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德君专利>正文

气体增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04137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增压装置,包括增压缸,在增压缸的缸筒内设置有浮动活塞,浮动活塞将增压缸分隔成增压室和油室,增压室进气处设置有进气阀,排气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油室经油管与油箱连通,油管上设置有液压油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低压甚至是大气压气体直接压缩成高压气体,可根据需要输出不同高压的气体,输出压力高,具有高效、输出压力高、体积小、制造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低压气体增压到符合要求的高压气体的增压装置,属于 气动、气控工程领域,可适用于车辆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及其它类似系统。
技术介绍
要将气体气压从较低值增压到20MPA甚至更高的压力,可以采用单级或多级气 体压缩机。例如,中国专利号"200810008837.5"公开了一种多级压缩机,在壳体 内设有低级侧压縮机构和高级侧压縮机构,将在所述低级侧压縮机构压縮的中间压 力制冷剂气体吸入到所述高级侧压縮机构而进行二级压縮,并且设有喷射回路,向 吸入到所述高级侧压縮机构的中间压力制冷剂气体中喷射从制冷剂回路抽取的中间 压力的制冷剂,在所述高级侧压縮机构上,设有使压缩中的制冷剂气体迂回至吸入 侧的容量控制机构,在所述喷射回路上,设有接通断开制冷剂的喷射的开关机构, 容量控制机构和所述开关机构彼此连动而动作。在二级压縮机中,根据气体喷射回 路的有无,分别存在适合各种情况的低级侧压縮单元和高级侧压縮单元的最佳压缩 比。因此,在具有气体喷射回路的二级压縮机中,在气体喷射回路上设置开闭阀等, 根据运转条件接通断开气体喷射回路时,低级侧和高级侧的压縮比发生变化,破坏 特意设定的最佳压縮比,从而导致效率降低,性能低下。这个问题同样出现在代替 气体喷射回路而设置有喷射中间压力的液体制冷剂的液体喷射回路的情况。因此, 采用单级或多级气体压縮机存在效率低、体积大、噪声大、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也可采用压縮空气驱动大面积端活塞,在活塞小面积端得到高压气体输出的原 理,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0820030513.7"公开了一种气体增压器,包括气源、增 压气缸、驱动气缸、双联活塞、换向阀、调压阀、设置在增压气缸各进出气口的单 向阀,在增压气缸和驱动气缸的有杆腔分别设有换向阀的执行开关;增压气缸、驱 动气缸截面面积比为l: 1.8 4。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对两级缸筒的同心度 要求很高,制造成本高。2、两级活塞与缸筒的密封润滑条件差,维修率高。3、大 活塞每往复一次就要浪费一半的气源,能源浪费严重。4、采用此种方式对气体增压 需要提供气源和不断消耗气源,整个系统复杂,经济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气体增压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气体增压装置,本技术可将低压甚至是大气压气体直接压縮成高压气体,可根据需要输 出不同高压压力的气体,具有输出压力高,高效率、体积小、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体增压装置,包括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增压缸的缸筒内设置有浮动活 塞,浮动活塞将增压缸分隔成增压室和油室,增压室进气处设置有进气阀,排气处 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油室经油管与油箱连通,油管上设置有液压油泵。本技术还包括储气室,储气室经单向阀与增压室连通,储气室连接有输气 管,输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储气室与增压室呈一整体,单向阀设置在储气室与增压室之间的端盖处。所述储气室与增压室之间连接有排气管,单向阀设置在排气管上。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和气压压力传感器。所述油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油室还通过卸压阀与油箱连通,卸压阀与液压油泵并联。 所述油室还通过旁通阀与油箱连通,旁通阀与卸压阀并联。所述浮动活塞与增压缸内缸壁配合处设置有密封件,与增压室的端盖配合的面 上设置有防撞块。本技术还包括控制进气阀、排气阀、旁通阀、卸压阀、液压油泵和压力传 感器工作的控制器。采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 本技术增压缸的缸筒内设置有浮动活塞,浮动活塞将增压缸分隔成增 压室和油室,增压室进气处设置有进气阀,排气处设置有单向阀,油室经油管与油 箱连通,油管上设置有液压油泵,通过液压油泵的双向泵油并配合进气阀的开关动 作,可一次将低压气体压縮成压力可达几十兆帕的高压气体,通过输气管道给用气 装置提供高压气体,具有高效、输出压力高、体积小、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二、 本技术还包括储气室,储气室经单向阀与增压室连通,储气室连接有 输气管,输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通过储气室为用气装置提供稳定的高压气体。三、 本技术在与油室连接的油管上和液压油泵并联安装有旁通阀和卸压阀, 旁通阀与进气阀联动同时打开,在增压室进气压力大于大气压一定值时油液可通过 旁通阀回到油箱,旁通阀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油室油压超过设定值时打开,油液可 通过旁通阀回到油箱,卸压阀在控制器出现故障时而油室油压超过卸压阀设定值时 打开,油液可通过旁通阀回到油箱。四、 本技术浮动活塞与增压缸内缸壁配合处设置有密封件,防止油室油液 与增压室气体相互渗漏,浮动活塞顶端设置有防撞橡胶块,可防止浮动活塞与端盖 刚性碰撞。五、 本技术储气室与增压室呈一整体,单向阀设置在储气室与增压室之间的端盖处,或储气室与增压室之间连接有排气管,单向阀设置在排气管上,即储气 室与增压室可为整体式结构,也可通过排气管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可应用于不同用 途的增压,应用范围广。六、本技术还包括控制进气阀、排气阀、旁通阀、卸压阀、液压油泵和压 力传感器工作的控制器,采用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操作 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增压缸,2、浮动活塞,3、增压室,4、油室,5、进气阀,6、 单向阀,7、油箱,8、液压油泵,9、卸压阀,10、压力表,11、密封件,12、防撞 块,13、压力传感器,14、电控板,15、储气室,16、排气阀,17、旁通阀,18、 智能气弹簧,19、高度传感器,20、气压压力传感器,21、气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应用在要求不高的工业高压供气中时,包括增压缸1,增压缸1的 缸筒内设置有浮动活塞2,浮动活塞2将增压缸1分隔成增压室3和油室4,增压室 3的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5,增压室3上端盖上的排气口设置有单向阀6,油室4 经油管与油箱7连通,油管上设置有双向液压油泵8。本技术中,连接油室4与液压油泵8的油管上设置有与液压油泵8并联安 装的卸压阀9。在单向阀6的出口安装有压力表10用于监视输出压力,浮动活塞2 与增压缸内缸壁配合处设置有密封件11,浮动活塞2上端面上设置有防撞块12。 本技术还包括控制进气阔5和控制液压油泵8、压力传感器13工作的控制器, 控制器设置在电控板14上。压力传感器13设置在连接油室4和液压油泵8的油管 上。本技术中,浮动活塞2在油室4中的油液与增压室3的气体的压强差作用 下可上下运动,迫使增压室3进气和气体压縮。油液由液压油泵8从油箱7泵到油 室4中或由液压油泵8从油室4中泵回油箱7。增压室3进气时,进气阀5打开, 液压油泵8反转将油室4的油液泵回油箱7,压縮时进气阀5关闭,液压油泵8正 转将油箱7中的油液泵到油室4中去迫使浮动活塞2压缩增压室3中的气体,增压 室3中的气压大于单向阀6出口端压力一定值时,其中的气体将通过单向阀6输出。 与液压油泵8并联安装的卸压阀9限制了油室4油液的最高压力值。5本技术应用在要求不高的工业高压供气中的工作原理如下-进气行程进气阀5打开并联动液压油泵8反转将油室4中的油液泵回油箱7,同时迫使浮动活塞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增压装置,包括增压缸(1),其特征在于:增压缸(1)的缸筒内设置有浮动活塞(2),浮动活塞(2)将增压缸(1)分隔成增压室(3)和油室(4),增压室(3)进气处设置有进气阀(5),排气处设置有单向阀(6),所述油室(4)经油管与油箱(7)连通,油管上设置有液压油泵(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君陈翀石正鹏
申请(专利权)人:杨德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