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9323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具有贮存油的内部的主壳体(670);带起所述油的鼓(691);以及将主壳体(670)的内部分隔成容纳鼓(691)的变速齿轮容纳部(101)和收集箱(350)的分隔壁(301)。主壳体(670)的内壁(200)包括向下延伸部(203)和退避部(204),所述向下延伸部朝收集箱(350)的供给开口(800)向下延伸,并且随着所述向下延伸部向下延伸,所述向下延伸部朝鼓(691)延伸而非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竖直平面延伸,所述退避部与所述向下延伸部毗连,并且从所述退避部与所述向下延伸部(203)毗连的毗连部位(P1)延伸离开鼓(69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减小油搅动阻力和抑制无用动力损失的产生,至今已提出了例如安装有润滑 油液面调整装置和润滑装置的各种类型的变速器等。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06-307908号公报中公开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安装有 润滑装置。该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设置有壳体、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所述壳体用于在 其内底部贮存齿轮润滑油,所述第一收集箱用于收集以贮存由齿圈带起的油,所述第二收 集箱与所述第一收集箱分开设置、用于收集以贮存由驱动齿轮带起的油。此外,在日本技术实开平6-14611号公报中公开的分动器安装有润滑油液面 调整装置,并且该分动器包括位于高速齿轮侧的壳体内壁上的油收集器。收集器的底部具 有形成在其中的泄漏孔,使得在进行低速旋转时输入轴和输出轴被充分润滑,并且在进行 高速旋转时,溅起的润滑油贮存在油收集器中以降低油液面及由此抑制齿轮对润滑油的过 搅动。在日本专利特开2007-92742号公报中公开的用于V型内燃发动机的曲轴箱润滑 结构中,已收集在曲轴箱底部的油借助于连杆的运动被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在日本专利特开2006-307908号公报中公开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所述分 动器中,由齿轮等带起的油被油箱或油收集器收集,此外,即使是在容纳齿轮等的容纳壳体 内滴下或沿容纳壳体的内表面流下的油也被油箱或油收集器收集。对于油来说,当发动机 起动时,油具有低的温度并且具有高的粘度。因此,被油泵所泵起的油回到容纳壳体的底部 要花一些时间,且由此容纳壳体中的油液面变得更低。这样,当油具有低的粘度且即使在容 纳壳体内滴下或沿容纳壳体的内表面流下的油例如被油箱或油收集器收集时,油液面也变 得更低且由此油液面可能变得比设在容纳壳体底部的过滤器的入口低。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动力传递装置, 其在工作中能在旋转体如齿轮被旋转驱动时减小油搅动阻力,并且能防止油液面变得过 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贮存油的内部;旋转体,所 述旋转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在旋转时带起所述油;和分隔壁,所述分隔壁 将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部分隔成旋转体容纳部和油贮存室,所述旋转体容纳部容纳所述旋转 体,所述油贮存室能够接纳由所述旋转体带起的所述油,并与所述旋转体容纳部相邻,且设 置得低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线。所述分隔壁限定用于将所述油供给到所述油贮存室中的 供给开口,所述供给开口的位置被限定成低于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线。所述壳体的内 壁包括向下延伸部和退避部。所述向下延伸部朝所述供给开口向下延伸,并且随着所述向3下延伸部向下延伸,所述向下延伸部朝所述旋转体延伸而非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虚拟竖 直平面延伸。所述退避部与所述向下延伸部毗连,并且从所述退避部与所述向下延伸部彼 此毗连的毗连部位延伸离开所述旋转体。所述分隔壁包括开口限定壁部,所述开口限定壁 部位于所述向下延伸部与所述退避部彼此毗连的所述毗连部位的正下方,并且与所述内壁 上所述毗连部位所处的部分一起限定所述供给开口。所述开口限定壁部向上延伸,并且从 位于所述毗连部位正下方的部分延伸离开所述旋转体。优选地,所述向下延伸部和所述旋转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分隔壁和所述旋转体 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向下延伸部沿中心为所述旋转轴线的虚拟圆延伸。优选地,所述 向下延伸部相对于这样的部分突出成更靠近所述旋转体,该部分是所述内壁上位置低于所 述旋转轴线并且关于所述向下延伸部与所述供给开口相对的部分。所述内壁包括由所述向 下延伸部和所述退避部限定并朝所述旋转体突出的突出部。优选地,所述突出部和所述旋转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旋转体和所述内壁上位置 高于所述突出部的部分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 设置在所述旋转体容纳部的下部中并且能够除去所述油中的异物。所述油贮存室设置得高 于所述过滤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装置在工作中能减小旋转体如齿轮对油的搅动阻力并且 能防止油液面变得过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自动变速器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变速器的壳体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箭头III的方向看去的正视图。图4是以放大状态示出图3的一部分以显示收集箱及其附近的放大正视图。图5是详细示出供给开口及其附近的结构的正视图。图6是自动变速器的分解正视图,示出从发动机的驱动停止后不久时起已经过数 分钟的状态。图7是自动变速器的分解正视图,示出已停止的发动机被驱动的状态。图8是自动变速器处于正常行驶模式的分解正视图。图9是自动变速器处于高速行驶模式的分解正视图。图10是示出向下延伸部和供给开口的变型的局部剖视正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至10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传递装置。应当指出,在下述实施例 中提及任何个数、量等的情况下,除非另外指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必一定受限于所述个数、 量等。此外,除非另外指明,以下实施例中的各个要素对于本专利技术不是一定必须的。另外, 在下文中例述多个实施例的情况下,本意是各实施例的相应特征可按照需要进行组合。本 实施例中的动力传递装置是指用于汽车的自动变速器。本实施例中的汽车是指其发动机置 于车身前侧且其前轮作为驱动轮工作的FF布局的汽车。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自动变速器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中的示意性剖视图对应于沿图3中的线I-I截取的自动变速器的剖面。自动变速器包括有旋转力输入的输入轴 652。输入到输入轴652的旋转力如箭头695所示传递到各个齿轮并从驱动轴666、667输出ο自动变速器包括配置在输入轴652上的后行星齿轮系659、前行星齿轮系658和副 轴驱动齿轮654。所述行星齿轮系包括用于改变速度和动力的齿轮。前行星齿轮系658包括绕输入轴652可旋转地设置的太阳齿轮710、与形成在太阳 齿轮710的外周上的齿啮合并沿太阳齿轮710的外周转动的多个小齿轮730、和设置在小齿 轮730的外周侧并与各个小齿轮730啮合的齿圈720。后行星齿轮系659也包括绕输入轴652可旋转地设置的太阳齿轮711、设置在太阳 齿轮711的外周上并与太阳齿轮711啮合的多个小齿轮731、和设置在小齿轮731的外周侧 并与各个小齿轮731啮合的环形齿圈721。自动变速器包括改变作为后行星齿轮系659和前行星齿轮系658的部件的齿轮之 间的连接以改变速度和动力的离合器400,并且包括用于停止齿轮的转动的制动器401和 制动器402。自动变速器包括连接到离合器400并连接到输入轴652的鼓691。鼓691绕输入 轴652的旋转轴线0旋转,并且设置在离合器400的外周上以及形成为有底筒体的形状。自动变速器包括配置成与副轴驱动齿轮654啮合的副轴从动齿轮656。在供副轴 从动齿轮656所配置的轴上,配置有差动驱动小齿轮661。差动驱动小齿轮661邻近副轴从 动齿轮656配置。自动变速器包括差动装置662。差动装置662包括作为第二齿轮的环形齿轮663。 环形齿轮663配置成与差动驱动小齿轮661啮合。差动装置662包括与环形齿轮663 —起 旋转的小齿轮668。差动装置662包括配置成与小齿轮668啮合的半轴齿轮669。半轴齿 轮669旋转以将旋转力传递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壳体(670),所述壳体具有贮存油的内部;旋转体(691),所述旋转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在旋转时带起所述油;和分隔壁(301),所述分隔壁将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部分隔成旋转体容纳部(101)和油贮存室(350),所述旋转体容纳部容纳所述旋转体,所述油贮存室能够接纳由所述旋转体带起的所述油,并与所述旋转体容纳部相邻,且设置得低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线,其中所述分隔壁限定用于将所述油供给到所述油贮存室中的供给开口(800),所述供给开口的位置被限定成低于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线,所述壳体的内壁包括向下延伸部(203)和退避部(204),所述向下延伸部朝所述供给开口向下延伸,并且随着所述向下延伸部向下延伸,所述向下延伸部朝所述旋转体延伸而非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虚拟竖直平面延伸,所述退避部与所述向下延伸部毗连,并且从所述退避部与所述向下延伸部彼此毗连的毗连部位(P1)延伸离开所述旋转体,所述分隔壁包括开口限定壁部(302),所述开口限定壁部位于所述向下延伸部与所述退避部彼此毗连的所述毗连部位的正下方,并且与所述内壁上所述毗连部位所处的部分一起限定所述供给开口,并且所述开口限定壁部向上延伸,并且从位于所述毗连部位正下方的部分延伸离开所述旋转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8-1-16 006963/2008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壳体(670),所述壳体具有贮存油的内部;旋转体(691),所述旋转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在旋转时带起所述油;和分隔壁(301),所述分隔壁将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部分隔成旋转体容纳部(101)和油贮存室(350),所述旋转体容纳部容纳所述旋转体,所述油贮存室能够接纳由所述旋转体带起的所述油,并与所述旋转体容纳部相邻,且设置得低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线,其中所述分隔壁限定用于将所述油供给到所述油贮存室中的供给开口(800),所述供给开口的位置被限定成低于所述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线,所述壳体的内壁包括向下延伸部(203)和退避部(204),所述向下延伸部朝所述供给开口向下延伸,并且随着所述向下延伸部向下延伸,所述向下延伸部朝所述旋转体延伸而非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虚拟竖直平面延伸,所述退避部与所述向下延伸部毗连,并且从所述退避部与所述向下延伸部彼此毗连的毗连部位(P1)延伸离开所述旋转体,所述分隔壁包括开口限定壁部(302),所述开口限定壁部位于所述向下延伸部与所述退避部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田茂嗣河野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