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烤烟叠层紧凑优化型节能烤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5208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集烤烟叠层紧凑优化型节能烤房,包括有发热供热室、风机和热风通道构成,其特征在于紧凑优化型节能烤房由4~8个并排/横排放置的各自独立的单个密集烤室构成,第一个密集烤室的热风通道进口端与发热供热室高温热风通道连通,第一个密集烤室的热风通道出口端与第二个密集烤室的热风通道进口端连通,如此循环,最后一个密集烤室(19)的热风通道出口端与外界相通,或者再与发热供热室相通,或者与停火需要回潮的其它烤房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型密集烤房诸多优势,该研究符合我国国情,顺应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需要,可以很好的解决当前密集烤房推广中亟待解决的许多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密集烤烟叠层紧凑优化型节能烤房,属烟叶烘烤

技术介绍
密集烤房是烤烟生产中烘烤加工烟叶的专用设备,它分为加热室和装烟室两部 分,由隔墙隔开,密集烤房的装烟密度是普通烤房的2 4倍,它使用风机进行强制热风循 环,有温度和湿度的自控系统。烤烟时,风机把热风强制均勻地压入装烟室内,通过烟叶层 而加热烟叶,热风带走烟叶的水分而向下流动,向下流动的湿热气流一部分从排气口排出, 大部分与进气口的新鲜空气混合,再被加热室加热而送入装烟室。如此循环,带走烟叶排出 的水分,直到烟叶被烤干为止。但随着密集烤房的推广,密集烤房也存在集约利用率低、烤房建造成本高、热量损 耗大、干烟回潮难度大等问题,导致使用成本高、能耗高、排放余热方面的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专利技术一种将集中供热蓄热提取技术、 叠层紧凑装烟加密、热风传递循环技术(余热利用技术)的密集烤烟叠层优化型节能烤房。 本技术优化型节能烤房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现有密集烤房供热控制,将数个密集烤房 紧凑并排放置,按集中供热、梯度传热、余热利用的方式,优化型密集烤房,提高每个密集烤 房设备集约利用率,充分利用余热加热,保证干烟回潮度,减少热损失,降低每个烤房建造 成本。同时,还可以用最低的投入达到连续化烘烤(日产500kg干烟)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优化型密集烤房技术方案是密集烤烟叠层紧凑优化型节能烤房,包 括有发热供热室(1)、风机和热风通道构成,其特征在于紧凑优化型节能烤房由4 8个并 排/横排放置的各自独立的单个密集烤室构成,第一个密集烤室(14)的热风通道进口端 与发热供热室(1)高温热风通道连通,第一个密集烤室(14)的热风通道出口端与第二个密 集烤室(15)的热风通道进口端连通,如此循环,最后一个密集烤室(19)的热风通道出口端 与外界相通,或者再与发热供热室(1)相通,或者与停火需要回潮的其它烤房相接。每个密集烤室(14)由密集烤室,风道检修门(14-1),热风循环室(14-2),回风 室调节门(14-3);内部检修门/回风室检修门(14-4);烤房回风口(14-5);烤房回风室 (14-6),第一密集烤房循环风机(14-7)和热风循环室调节门(14-8)组成,密集烤室中的回 风通道和进风通道为独立,通过各个风门/调节门与其它任意将相邻或不相邻的两个密集 烤室进行串联,每个密集烤室都与热风通道相接。每个密集烤室内共设有4层烤烟放置台,底台距地面高度为1100 1200mm,其它 各层之间的距离为400mm,顶台上空距离烤房斜顶最高端的距离为400 700mm。密集烤室的装出烟门要设两道,对应每一仓烟要有一道,且高度要高出顶台 100mm,宽度达到1200mm,每道门的大小为高1900mm,宽1200mm。紧凑优化型节能烤房中的密集烤室最好是5 6个并排放置;3发热供热室(1)通过高温热风通道同时向并排放置的各自独立的单个密集烤室 供热,各密集烤室内中各装有烤房循环风机(14-7、15-7、16-7、17-7、18-7、19-7)。工作原理本技术根据烟叶烘烤工艺对热量需要的特点,按现行密集烤房的 规格和叠层紧凑装烟加密,将密集烤房以5 6个为一组横排建盖。然后再将所有供热室 进行整体设计建盖,将主供热器提供的热风和各烤房排出的湿热风,通过多层风通道的交 换和分配,使所有烤房相连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将各个烤房不同阶段的热风 (余热)进行传递循环再利用,从而产生多级余热利用效果(参见图1)。其传递循环工作原理是主供热器(1)始终优先提供温度最高的热风给需要高 温的第一个单个密集烤室,第一个单个密集烤室排出的热风(一次余热)又供给下一个烤 室(并排的第二个单个密集烤室),而下一个烤室(第二个单个密集烤室)排出的热风(二次余热)再传给再下一个烤室使用.........,如此循环传递热能,最后一个单个密集烤室排出的低温潮湿风(利用了五次或六次余热)可再送给停火需要回潮的烤房回潮干烟,如此循 环利用热能,让整个优化型节能烤房在启动烘烤5至6天后,便形成一个闭合或半闭合的循 环圈,而循环圈内的各个烤房,则依据温度递减的顺序,形成单个密集烤房独立的温湿度场 的梯度传热,让单个密集烤房温湿度场刚好与该烤房内的烟叶形成一个吻合的工艺对应关 系。这种对应关系在大的趋势上随上一个烤房温湿度场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还可以通过高 温热风通道及其他通道的调整进行单个烤房温湿度场的微调。整个循环系统的关键技术在于热风室循环风分配系统,该系统是建盖在原密集烤 房供热室位置上的一个即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循环风交换系统,系统由高温热风通道、 回风通道、余热风分配通道、进风通道,以及分风门等组成。其中回风通道和进风通道对应 每个烤房是独立的,而余热风分配通道则可以通过分风门任意将相邻或不相邻的两个烤房 进行串联,使不同烤房之间轻松进行余热交换。本技术模拟堆积烘烤箱式叠层装烟的方法,是在装烟时用降低棚距(棚距可 从常规的750mm 800mm降至400mm 500mm)的办法产生叠层挂竿的效应,该效应可以产 生在相等的空间里增加装烟密度的效果,装烟密度高于烟夹式装烟,仅次于箱式装烟。另 外,叠层紧凑装烟加密后的密集烤房,在装入烟叶以后,烤房空间及烟层紧凑,烟层相互达 接形成的链接作用,使运行的气流无短路产生,通过烟层的气流更顺畅,无效耗能得到有效 控制,可节能5 10%,所以在试验中便反应出叠层紧凑装烟加密的烤房烘烤时间有缩短 的趋势。本技术优化型密集烤房的集中供热设备可根据当地的能源情况选择,电力富 足的地方,首选电力供热,还可视烟区气候特点,考虑太阳能辅助供热。试验表明,本技术优化型密集烤房具有如下突破性优势1、可达到连续化烘烤的功效;2、多装烟叶25%以上,可使密集烤房的总体投资降低25%以上;3、满足单个密集烤房的单季烘烤能力能达到70担以上的要求;4、可比原来的密集烤房降低能耗40%以上;5、单个密集烤房的造价比原来的要低10%以上;6、可比原来的密集烤房减少装出烟用工;7、可比原来的密集烤房减少烘烤烧火用工80%以上。本技术优化型密集烤房诸多优势,该研究符合我国国情,顺呼现代烟草农业 发展的需要,可以很好的解决当前密集烤房推广中亟待解决的许多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密集烤烟叠层紧凑优化型节能烤房整体烘烤工作时的热风传 递循环路线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密集烤烟叠层紧凑优化型节能烤房烘烤工艺温湿度曲线图。图3为本技术密集烤烟叠层紧凑优化型节能烤房中第一密集烤室(14)的各 室/门位置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密集烤烟叠层紧凑优化型节能烤房纵向剖视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密集烤烟叠层紧凑优化型节能烤房中第一密集烤室(14)的纵 向剖视的结构图。图6为图1所示密集烤烟叠层紧凑优化型节能烤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中阴影部分为常规烘烤工艺温湿度正常区域,黑色折线为云密-09密集 烤房烘烤工艺温湿度曲线(6个炉次烘烤结果合并)。图中标号代表1 一发热供热室,2—总进风门,3—总循环风机,4一总排湿回风道, 5—热风道入口,6—第一层主风道,7—第二层主风道,8—第三层主风道,9一第四层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集烤烟叠层紧凑优化型节能烤房,包括有发热供热室(1)、风机和热风通道构成,其特征在于紧凑优化型节能烤房由4~8个并排/横排放置的各自独立的单个密集烤室构成,第一个密集烤室(14)的热风通道进口端与发热供热室(1)高温热风通道连通,第一个密集烤室(14)的热风通道出口端与第二个密集烤室(15)的热风通道进口端连通,如此循环,最后一个密集烤室(19)的热风通道出口端与外界相通,或者再与发热供热室(1)相通,或者与停火需要回潮的其它烤房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飞鸿普怀玉李颖杜绍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航天烘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云南宏金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