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解酸化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50372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解酸化反应器,包括池体、置于池体内的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口、与进水口相通并贯穿池体的进水槽、与进水槽相邻设置的布水槽,所述布水槽内设置有将其分割成若干个布水槽小单元的挡板,所述水解酸化反应器进一步包括与每一个布水槽小单元相连通并延伸向池体底部的布水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解酸化反应器布水均匀,不易出现死角和短流问题,能够保证水解酸化池长时间的正常运行。(*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解酸化反应器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解酸化反应器。
技术介绍
水解是非溶解性的有机物质在产酸细菌胞外水解酶的作用下被转化为简单的溶 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生物水解酸化作为有机废水预处理技术,是将厌氧过程控制 在水解酸化阶段,使废水中一些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 (如低分子有机酸、醇等),从而使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降解速率大幅度提高,以利 于后续好氧生物处理,达到较高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目前的水解酸化池搅拌形式多为空气搅拌和机械搅拌。空气搅拌是通过在池底布 设空气管道,间歇式对水解酸化池曝气达到废水同污泥接触、混合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会 增加水解酸化池的溶解氧含量,影响厌氧菌的活性,不利于水解酸化菌的生长代谢,降低了 水解酸化效率。机械搅拌式水解酸化池搅拌不均勻,容易在池底形成死角,造成反应器的有 效利用空间变小,降低了池容利用率。另外一种水解酸化池采用池底分枝进水的方式,从进水主管上分出多个支管进水 以达到均勻布水、增强泥水接触的效果,解决了消耗动力和污泥流失的问题。但是,以这种 方式进水,进水管一旦堵塞不容易察觉,从而造成布水不均,出现短流和死角的状况。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提高一种改进的水解酸化反应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水均勻的水解酸化反应器,且不易 出现四角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解酸化反应器,包括池体、置于池体内 的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口、与进水口相通并贯穿池体 的进水槽以及与进水槽相邻设置的布水槽,所述布水槽内设置有将其分割成若干个布水槽 小单元的挡板,该水解酸化反应器进一步包括与每一个布水槽小单元相通并延伸至池体底 部的布水管道。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所述布水槽排列于进水槽两侧;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所述每一个布水槽小单元靠近进水槽一端呈溢流 堰形状;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所述布水管道包括短管和布水软管,其中,短管与 对应的布水槽小单元相接,布水软管一端与短管相接,另一端通向池体底部;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所述布水软管末端连接有分水器;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所述出水系统包括出水管以及与出水管相通并横 向贯穿池体的出水溢流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水解酸化反应器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3型布水槽被分割成若干个小单元,且每一个小单元与各自的布水管道形成独立的系统,因 此,布水均勻,且一旦有某个布水管堵塞,也能够及时发现,通过简单疏通即可以照常运行, 因此避免了布水管道堵塞后水解酸化池出现的死角和短流问题,能够保证水解酸化池长时 间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水解酸化反应器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水解酸化反应器的另一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水解酸化反应器的俯视图。其中,图中标号与对应元件关系如下1-进水口2-池壁3-分水器4-布水软管5-布水槽挡板-5153-圆孔6-进水槽短管-78、9-出水溢流堰10-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水解酸化反应器做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水解酸化反应器包括池体、置于池体内的 布水系统,以及出水系统。池体,即反应器池本身,由四个池壁2围设而成。布水系统包括开设于一个池壁2上的进水口 1、与进水口 1相通并横向贯穿池体的 进水槽6以及分别置于进水槽6两侧的若干个布水槽5。所述每一个布水槽5内设置有若 干挡板51,如此,布水槽5被分割成若干个布水槽小单元,每一个布水槽小单元在靠近进水 槽6的一侧做成溢流堰的形式,且其底部设有圆孔53。所述每一个布水槽小单元底部连接有向池体底部延伸的布水管道,布水管道包括 通过上述圆孔53与布水槽连通的短管7以及一端与短管连通另一端向池底底部延伸的布 水软管4,所述布水软管4末端连接有分水器3,如此,布水槽5内的水经过短管7和布水软 管4向池体底部各个方向分散。出水系统,包括出水溢流堰8、9和出水管10,所述出水溢流堰8、9和出水管10相 通,如此,当废水经过进水口 1进入到酸化反应器内并处理后,自上述出水溢流堰8、9进入 到出水管10,从而排出。所述进水管1与出水管10未在同一水平线,而是存在一定落差。进水时,首先,废水从进水口 1进入到反应器内,并在进水槽6内被输送到各个布 水槽5的各个小单元内;之后,进入到布水槽小单元内的废水经过短管7和布水软管4被分 散器3输送到反应器底部,从而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处理过的清水通过出水溢流堰8、9 进入到出水管10,从而被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布水槽5被分割成若干个小单元,从而,形成若干个彼此独立的 系统,废水进来后,被均勻分散到反应器底部的各个位置,因此,布水均勻;此外,由于布水 槽5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系统,彼此互不影响,因此,一旦有某个布水管堵塞,能够及时4发现,并通过简单疏通即可以照常运行,故而,避免了布水管堵塞后水解酸化池出现的死角 和短流问题,能够保证水解酸化池长时间的正常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 换,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解酸化反应器,包括池体、置于池体内的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口(1)、与进水口(1)相通并贯穿池体的进水槽(6)以及与进水槽(6)相邻设置的布水槽(5),所述布水槽(5)内设置有将其分割成若干个布水槽小单元的挡板(51),该水解酸化反应器进一步包括与每一个布水槽小单元相通并延伸至池体底部的布水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水解酸化反应器,包括池体、置于池体内的进水系统和出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口(1)、与进水口(1)相通并贯穿池体的进水槽(6)以及与进水槽(6)相邻设置的布水槽(5),所述布水槽(5)内设置有将其分割成若干个布水槽小单元的挡板(51),该水解酸化反应器进一步包括与每一个布水槽小单元相通并延伸至池体底部的布水管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解酸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槽(5)排列于进水槽 (6)两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解酸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根行闫东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