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废水中回收重金属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4956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工业废水中回收重金属的装置,解析再生床和吸附床内装有树脂,当含有重金属离子工业废水流经树脂时金属离子便被树脂吸附。第一床的树脂最先达到饱和,通过管道,将第一床的树脂转移到解析再生床,其他各床逐级依次下移树脂,再生后的树脂加入尾床,如此循环为工业化连续生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斜坡排列,便于操作与维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便,大大减少了管道,降低了造价,减少了占地面积;树脂的解析再生与吸附可以同时工作,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从工业废水中回收重金属的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废水特别是电镀废水,水质复杂,成份不易控制,其中含有铬、 铜、铅、锌、镍、镉、锑、金、银、铂、铠、铹等重金属,以及氰化物等 毒性较大,有些属于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若直接排放,将对人类和环境危害极大。中国专利号200420102598. 7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处 理系统,其流程管道多、繁杂,占居空间大,管道切换复杂,造价高,难 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流程管道较少、方便操作的从工业废 水中回收重金属的装置。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从工业废水中回收重金属的装 置,解析再生床一端通过管道接有阀门3,阀门3通过管道分别与阀门1、 阀门2连接,阀门1与接口 C连接,解析再生床另一端通过管道分别与阀 门17、阀门18连接,阀门17与接口 A连接,阀门18与接口 D连接;解析 再生床通过阀门4与吸附床I连接,吸附床I通过阀门6与吸附床n连接, 吸附床II通过阀门10与吸附床III连接,吸附床III通过阀门14与吸附床IV 连接;吸附床I 一端通过阀门5与接口 B连接,吸附床I另一端通过阀门 19分别与阀门20、阀门2连接;吸附床II一端通过阀门9与吸附床III的一 端连接,吸附床II一端通过闽门7与接口 A连接,吸附床II另一端通过阀 门21分别与阀门20、阀门22连接;吸附床III一端通过阀门11、阀门8与 接口 A连接,吸附床III另一端通过阀门23与阀门22连接;吸附床IV —端 通过阀门16、阀门12与阀门8连接,吸附床IV —端通过阀门15、阀门13 接在阀门16与阀门12之间的管道上,吸附床IV另一端通过阀门24与阀门 22连接。所述的解析再生床、吸附床I、吸附床n、吸附床III吸附床IV两端均 设有布水器。所述的解析再生床、吸附床i、吸附床n、吸附床in、吸附床iv呈水平放置,彼此组合呈坡度排列,坡度为45 60度。本技术通过水平逆压注入,树脂定期逐级下移,有利于树脂松散流动,不会造成树脂板结,依靠树脂自重和大气压力完成下移;解析再生床 和吸附床釆用斜坡排列,便于操作与维修;本技术结构简便,大大减少 了管道,降低了造价,减少了占地面积;树脂的解析再生与吸附可以同时工 作,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在图中阀门l,阀门2,阀门3,阀门4,阀门5,阀门6,闽门7, 阀门8,阀门9,阀门IO,阀门ll,阀门12,闽门13,阀门14,阀门15, 阀门16,阀门17,阀门18,阀门19,阀门20,阀门21,闽门22,闽门 23,阀门24,解析再生床25、吸附床I26、吸附床I127、吸附床I1128、吸 附床IV2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其不代表为本实用 新型的唯一实施方式。请阅图1,解析再生床25 —端通过管道接有阀门3,阀门3通过管道 分别与阀门l、阀门2连接,阀门1与接口C连接,解析再生床25另一端 通过管道分别与阀门17、阀门18连接,阀门17与接口A连接,闽门18与 接口 D连接;解析再生床25通过闽门4与吸附床I连接,吸附床I26通过 阀门6与吸附床II27连接,吸附床II27通过阀门10与吸附床III28连接, 吸附床I1128通过阀门14与吸附床IV29连接;吸附床I 26 —端通过闽门5 与接口B连接,吸附床I 26另一端通过阀门19分别与阀门20、阀门2连 接;吸附床I127 —端通过阀门9与吸附床I1128的一端连接,吸附床I127 — 端通过阀门7与接口 A连接,吸附床I127另一端通过阀门21分别与阀门 20、阀门22连接;吸附床I1128 —端通过阀门11、阀门8与接口 A连接, 吸附床I1128另 一端通过阀门23与闽门22连接;吸附床IV29 —端通过阀门 16、阀门12与阀门8连接,吸附床IV29—端通过阀门15、阀门13接在阀 门16与阀门12之间的管道上,吸附床IV29另一端通过阀门24与闽门22连接。解析再生床25、吸附床I26、吸附床I127、吸附床III28吸附床IV29两 端均设有布水器,布水器只能通过水,不能通过树脂;解析再生床25、吸 附床126、吸附床I127、吸附床I1128、吸附床IV29呈水平放置,彼此组合 呈坡度排列,坡度为45 60度,见图2。本技术用于从工业废水中回收重金属时,工业废水由B接口通过 阀门5进入吸附床I26,经阀门19、阀门20、阀门21进入吸附床I127, 由阀门9进入吸附床I1128,再经阀门23、闽门24进入吸附床IV29,这样完 成了四级吸附。吸附后的工业废水通过阀门15、阀门12、阀门8由A接口 流出,当吸附床I26内的树脂吸附饱和后,通过阀门4下移解析再生床25, 同理,吸附床I127内的树脂通过阀门6下移吸附床I26,吸附床III28内的 树脂通过闽门10下移到吸附床I127,吸附床IV29内的树脂通过阀门14下 移到吸附床I1128内,解析再生床25内再生合格的树脂通过阀门17流经接 口 A,再经阀门8、阀门12、阀门16进入吸附床IV29内。清水通过C接口 经阀门1、闽门3进入解析再生床25内,解析再生床25内的树脂随清水由 闽门17流出,再由接口 A经阀门8、阆门12、闽门16进入吸附床IV29内。 解析水由C接口经闽门1、阀门3进入解析再生床25内,对树脂进行解析, 树脂所吸附的重金属离子脱离树脂进入解析液,含高浓度重金属离子的解 析液经阀门18由D接口流出后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工业废水中回收重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解析再生床(25)一端通过管道接有阀门(3),阀门(3)通过管道分别与阀门(1)、阀门(2)连接,阀门(1)与接口C连接,解析再生床(25)另一端通过管道分别与阀门(17)、阀门(18)连接,阀门(17)与接口A连接,阀门(18)与接口D连接;解析再生床(25)通过阀门(4)与吸附床Ⅰ(26)连接,吸附床Ⅰ(26)通过阀门(6)与吸附床Ⅱ(27)连接,吸附床Ⅱ(27)通过阀门(10)与吸附床Ⅲ(28)连接,吸附床Ⅲ(28)通过阀门(14)与吸附床Ⅳ(29)连接;吸附床Ⅰ(26)一端通过阀门(5)与接口B连接,吸附床Ⅰ(26)另一端通过阀门(19)分别与阀门(20)、阀门(2)连接;吸附床Ⅱ(27)一端通过阀门(9)与吸附床Ⅲ(28)的一端连接,吸附床Ⅱ(27)一端通过阀门(7)与接口A连接,吸附床Ⅱ(27)另一端通过阀门(21)分别与阀门(20)、阀门(22)连接;吸附床Ⅲ(28)一端通过阀门(11)、阀门(8)与接口A连接,吸附床Ⅲ(28)另一端通过阀门(23)与阀门(22)连接;吸附床Ⅳ(29)一端通过阀门(16)、阀门(12)与阀门(8)连接,吸附床Ⅳ(29)一端通过阀门(15)、阀门(13)接在阀门(16)与阀门(12)之间的管道上,吸附床Ⅳ(29)另一端通过阀门(24)与阀门(2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工业废水中回收重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解析再生床(25)一端通过管道接有阀门(3),阀门(3)通过管道分别与阀门(1)、阀门(2)连接,阀门(1)与接口C连接,解析再生床(25)另一端通过管道分别与阀门(17)、阀门(18)连接,阀门(17)与接口A连接,阀门(18)与接口D连接;解析再生床(25)通过阀门(4)与吸附床I(26)连接,吸附床I(26)通过阀门(6)与吸附床II(27)连接,吸附床II(27)通过阀门(10)与吸附床III(28)连接,吸附床III(28)通过阀门(14)与吸附床IV(29)连接;吸附床I(26)一端通过阀门(5)与接口B连接,吸附床I(26)另一端通过阀门(19)分别与阀门(20)、阀门(2)连接;吸附床II(27)一端通过阀门(9)与吸附床III(28)的一端连接,吸附床II(27)一端通过阀门(7)与接口A连接,吸附床II(27)另一端通过阀门(21)分别与阀门(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光雄吴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市中合环保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