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叠积式全斜接缝铁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95230 阅读:3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心的叠积方法,尤其是一种步进叠积式全斜接缝铁心,属于变压器部件制造领域。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步进叠积式全斜接缝铁心如下:在叠片台上依次叠放N级铁心单元;位于所有N级铁心单元中间位置的一级铁心单元为最大级铁心单元;每级铁心单元均包括至少一组硅钢片;每组硅钢片由若干层硅钢片叠加而成,每层硅钢片均包括位于中间的中柱,位于中柱左侧的左边柱及位于中柱右侧的右边柱,以及位于中柱第一端的上轭和位于中柱第二端的下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磁通逐步穿过接缝、从而确保磁通在接缝两侧较规则地流通,避免大量接缝气隙集中于同一部位,降低铁心在接缝处的局部损耗,是一种可降低铁心空载损耗和噪声的全斜接缝步进叠积方法。(*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铁心的叠积方法,尤其是一种步进叠积式全斜接缝铁心,属于变压器部件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全斜接缝铁心叠积方法以两片一叠,主要以二级、三级和五级接缝为 主,是一种简单的叠积方法。 在叠片时遵循先叠中柱的中心定位法,边柱与上、下轭插上即可。在叠积中柱时,按照左大偏中、左小偏中、正中、右小偏中、右大偏中的顺序依次叠积,在叠积完一个循环后,再重复依次叠积。当叠厚达到规定的尺寸后,立即停止此级的叠积,准备进行次一级的叠积,次一级的叠积不完成上一级未循环完的部分,而是重新开始新的循环。 叠完中柱所有循环后,开始叠积边柱和上、下轭,按照与中柱配合的同一级叠积即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使磁通逐步穿过 接缝、从而确保磁通在接缝两侧较规则地流通,避免大量接缝气隙集中于同一部位,降低铁 心在接缝处的局部损耗,是一种可降低铁心空载损耗和噪声的全斜接缝步进叠积方法。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叠片台上依次有N级铁心单元,N为正整数; 位于所有N级铁心单元中间位置的一级铁心单元为最大级铁心单元,所述最大级铁心单元 中的硅钢片的尺寸最大,位于最大级铁心单元上下两侧的各级铁心单元的硅钢片的尺寸依 次对称地逐渐縮小,同级铁心单元中的硅钢片尺寸相同;每级铁心单元均包括至少一组硅 钢片;每组硅钢片由若干层硅钢片叠加而成,每层硅钢片均包括位于中间的中柱,位于中柱 左侧的左边柱及位于中柱右侧的右边柱,以及位于中柱第一端的上轭和位于中柱第二端的 下轭;在叠加时,相邻两层硅钢片中的中柱、左边柱、右边柱、上轭及下轭均沿着其各自的长 度方向偏移错位距离l,错位距离1为正数;同一组硅钢片的错位方向及错位距离均相同, 相邻两组硅钢片的错位方向相反。 在放置每层硅钢片时,均按照先中柱,后左边柱与右边柱,再上轭与下轭的顺序进 行。所述硅钢片的尺寸依次对称地逐渐减小是指硅钢片的形状相同,但等比例縮小;所述对 称是指以最大级铁心单元为对称中心,位于最大级铁心单元上下两侧的对应级的铁心单元 的硅钢片的縮小比例相等。 在所述中柱、左边柱、右边柱、上轭及下轭上均设置定位孔;相邻两层中柱、左边 柱、右边柱、上轭及下轭的定位孔均沿着其各自的长度方向偏移所述错位距离1,以步进周 期为一个循环。所述左边柱、右边柱、上轭及下轭的端部均设置45度的斜边,使所述左边柱 与上轭及下轭的结合部以及所述右边柱与上轭及下轭的结合部均成90度相交。在上轭与 下轭上设置V形缺口 ,在中柱的两个端部有V形头;叠放时,使中柱端部的V形头嵌入上轭与下轭上的V形缺口内。所述中柱、左边柱、右边柱、上轭及下轭的横断面均近似成圆形或 椭圆。 本技术可以使磁通错开穿过接缝、从而确保磁通在接缝两侧较规则地流通, 避免大量接缝气隙集中于同一截面,降低铁心接缝部损耗,防止接缝处局部过热,降低空载 损耗和噪声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叠积形成的铁心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铁心全斜接缝步进叠积方法如下 在叠片台上依次叠放N级铁心单元,N为正整数;位于所有N级铁心单元中间位置 的一级铁心单元为最大级铁心单元20,所述最大级铁心单元20中的硅钢片的尺寸最大,位 于最大级铁心单元上下两侧的各级铁心单元21的硅钢片的尺寸依次对称地逐渐縮小,同 级铁心单元中的硅钢片尺寸相同;每级铁心单元21均包括至少一组硅钢片;每组硅钢片可 以由7或9或11层等多层硅钢片叠加而成,每层硅钢片均包括位于中间的中柱5,位于中柱 5左侧的左边柱3及位于中柱5右侧的右边柱4,以及位于中柱5第一端的上轭1和位于中 柱5第二端的下轭2 ;在叠加时,相邻两层硅钢片中的中柱5、左边柱3、右边柱4、上轭1及 下轭2均沿着其各自的长度方向偏移错位距离l,所述错位距离1为正数;同一组硅钢片的 错位方向及错位距离均相同,相邻两组硅钢片的错位方向相反。 在放置每层硅钢片时,均按照先中柱5,后左边柱3与右边柱4,再上轭1与下轭2 的顺序进行。 所述硅钢片的尺寸依次对称地逐渐减小是指硅钢片的形状相同,但等比例縮小; 所述对称是指以最大级铁心单元20为对称中心,位于最大级铁心单元20上下两侧的对应 级的铁心单元21的硅钢片的縮小比例相等。 在所述中柱5、左边柱3、右边柱4、上轭1及下轭2上均设置定位孔10 ;相邻两层 中柱5、左边柱3、右边柱4、上轭1及下轭2的定位孔10均沿着其各自的长度方向偏移所述 错位距离l。 所述左边柱3、右边柱4、上轭1及下轭2的端部均设置45度的斜边,使所述左边 柱3与上轭1及下轭2的结合部以及所述右边柱4与上轭1及下轭2的结合部均成90度 相交。 所述中柱5、左边柱3、右边柱4、上轭1及下轭2的横断面均近似成圆形或椭圆。 具体叠放时,在叠片台上对应于放置中柱5、左边柱3、右边柱4、上轭1及下轭2的 部位均设置有定位杆,只要将中柱5、左边柱3、右边柱4、上轭1及下轭2上的定位孔10按 照设定的先后次序套在所述定位杆上,便可方便地完成叠放过程。叠放时,先将位于最下面 的一组( 一组中可以有7层硅钢片)的中柱5的定位孔10套在定位柱上,再在中柱5的左 侧的定位柱上套左边柱3,在中柱5的右侧放置右边柱4,然后在中柱5的第一端放置上轭 1,第二端放置下轭2 ;在放置上轭1与下轭2时,必须使左边柱3与上轭1及下轭2均成90度相交,使右边柱4与上轭1及下轭2也成90度相交,使中柱5端部的V形头嵌入上轭1 与下轭2上的V形缺口内,形成一个铁心框架的第一组。再在第一组上,按照第一组所述次 序放置第二组。由于同一组中每一层的中柱5、左边柱3、右边柱4、上轭1及下轭2上的定 位孔10均沿着其长度方向偏移,且具有错位距离1 (即偏移量),因此,第二层中的中柱5、 左边柱3、右边柱4、上轭1及下轭2均与第一层中的中柱5、左边柱3、右边柱4、上轭1及下 轭2具有错位距离1。偏移时,使上轭1与下轭2向右侧偏移,使左边柱3、右边柱4及中柱 5沿着平行于中柱5的方向向中柱5的第二端偏移。在放置第二组时,各层硅钢片的偏移方 向相同,偏移的错位距离1不变。在叠放完第二组后,可以根据需要再叠放第三组、第四组, 直至符合要求的厚度为止,形成第一级铁心单元;在整个叠放过程中,相邻两组硅钢片的偏 移方向均相反。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叠片时以7片为一组直接穿于定位柱上,不用一片一片 分开叠装,而是以7片为一单位同时进行,这样可以确保一组是整齐的。 在形成第一级铁心单元后,可以开始叠放第二级铁心单元,所述第二级铁心单元 中的中柱5、左边柱3、右边柱4、上轭1及下轭2的尺寸均略大于第一级中的中柱5、左边柱 3、右边柱4、上轭1及下轭2的对应的尺寸;所述第二级铁心单元中的中柱5、左边柱3、右 边柱4、上轭1及下轭2的尺寸均相同。在叠放第二级铁心单元时,叠放次序均与叠放第一 级时相同,只是硅钢片的尺寸略大。 在叠放完第二级铁心单元后,可以按照设定的要求再依次叠放第三级及第四级铁 心单元,在叠放每一级铁心单元时,相邻两级铁心单元中的硅钢片的尺寸逐渐增大,直至叠 放完最大级铁心单元20后,再使每一级铁心单元中的硅钢片尺寸依次逐渐縮小,其逐渐縮 小的量与前述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步进叠积式全斜接缝铁心,其特征是:在叠片台上依次有N级铁心单元,N为正整数;位于所有N级铁心单元中间位置的一级铁心单元为最大级铁心单元(20),所述最大级铁心单元(20)中的硅钢片的尺寸最大,位于最大级铁心单元上下两侧的各级铁心单元(21)的硅钢片的尺寸依次对称地逐渐缩小,同级铁心单元中的硅钢片尺寸相同;每级铁心单元(21)均包括至少一组硅钢片;每组硅钢片由若干层硅钢片叠加而成,每层硅钢片均包括位于中间的中柱(5),位于中柱(5)左侧的左边柱(3)及位于中柱(5)右侧的右边柱(4),以及位于中柱(5)第一端的上轭(1)和位于中柱(5)第二端的下轭(2);在叠加时,相邻两层硅钢片中的中柱(5)、左边柱(3)、右边柱(4)、上轭(1)及下轭(2)均沿着其各自的长度方向偏移错位距离l,错位距离l为正数;同一层的硅钢片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同一组硅钢片的错位方向及错位距离均相同,相邻两组硅钢片的错位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子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普天铁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