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涡流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82030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船用涡流发生器,包括分别为三角形形状的两鳍板,所述两鳍板倾斜相交于两鳍板的顶边,两鳍板的壁面由连接板连接,两鳍板的侧边分别与尾板的两侧边连接,两鳍板的底边以及尾板的底边分别与支承板连接,两鳍板倾斜相交的角度为20~50°,两鳍板的顶部为圆弧弯折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成对安装于船舶底部、螺旋桨前方的位置,可以有效地消除连体涡空泡,同时可以使连体涡空泡诱导的船体振动减小到原来幅值的1/2~1/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产品相比,尺寸小、重量轻、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在使用时船体和螺旋桨无需重新设计。(*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涡流发生器,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船舶上用来消除连体涡空泡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海上运输经济、快速的要求,船舶的生产正朝着大型化和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现代船舶由于吨位大、航速高,导致螺旋桨盘面处伴流场不均匀,恶化了螺旋桨的工作环境。螺旋桨单位面积上负荷大,空泡性能严重下降。部分船型在模型试验时发现有害的连体涡空泡(propeller-hull vortexcavitation),使船艉振动非常严重。所述连体涡是指螺旋桨与船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涡;连体涡空泡,是指由于螺旋桨的叶背压力降低而形成吸力面,某处的压力降至临界值以下时导致爆发式的气化,水气通过界面进入气核并使之膨胀形成的气泡。 目前通常使用的消除连体涡空泡的办法,是在船艉两侧加筋板或在螺旋桨前方加整流导管,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完全消除连体涡空泡,并且安装整流导管的工序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申请人针对上述船舶行驶时产生连体涡空泡而引起船艉振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研究,提供一种船用涡流发生器,可有效消除连体涡空泡,减小船体振动。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船用涡流发生器,包括分别为三角形形状的两鳍板,所述两鳍板倾斜相交于两鳍板的顶边,两鳍板的壁面由连接板连接,两鳍板的侧边分别与尾板的两侧边连接,两鳍板的底边以及尾板的底边分别与支承板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两鳍板倾斜相交的角度为20 50° 。 所述两鳍板的顶部为圆弧弯折形状。 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技术在使用时成对的安装于船舶底部、螺旋桨前方的位置,可以有效地消除连体涡空泡,同时可以使连体涡空泡诱导的船体振动减小到原来幅值的1/2 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尺寸小、重量轻、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在使用时船体和螺旋桨无需重新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 图4是本技术的右视图。 图5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图6是本技术使用前后空泡诱导的船体振动幅值比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 5所示,本技术的船用涡流发生器,包括两片成倾斜角度布置的三角形鳍板1 、2,鳍板1 、2之间通过连接板5连接固定,其后部由尾板3密封,其底部设置有固定板4,用于与船体固定。 本技术包括分别为三角形形状的鳍板1及鳍板2,两鳍板倾斜相交于两鳍板的顶边,两鳍板的壁面由连接板5连接,两鳍板的侧边分别与尾板3的两侧边连接,两鳍板的底边以及尾板3的底边分别与支承板4连接,用于与船体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两鳍板倾斜相交的角度为30。。两鳍板的顶部为圆弧弯折形状,这样的圆滑处理美观而又安全。 本技术对材料没有特殊的要求,船厂可直接采用船板同样的材料,以方便材料的采购和防止电化学腐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对不同的船型进行艉部流场分析,然后再确定具体的尺度以及安装位置和角度,才能使本技术契合艉部流场而起到消除连体涡空泡的作用。本技术一般在船体下成对安装。 图6是本技术使用前后空泡诱导的船体振动幅值比较图。其中纵坐标表示脉动压力振动幅值(单位KPa),横坐标表示8个不同的脉动压力传感器,斜线区域表示安装本技术前的情况,点区域表示安装本技术后的情况。从图6中可以明显看出使用本技术后,连体涡完全消除,由螺旋桨空泡诱导的船体脉动压力振动幅值明显减小到原来幅值的1/2左右,在其他船型上使用,甚至能减小到原来的1/3左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权利要求一种船用涡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为三角形形状的鳍板(1)及鳍板(2),所述两鳍板倾斜相交于两鳍板的顶边,两鳍板的壁面由连接板(5)连接,两鳍板的侧边分别与尾板(3)的两侧边连接,两鳍板的底边以及尾板(3)的底边分别与支承板(4)连接。2. 按权利要求1所述船用涡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鳍板倾斜相交的角度为20 50°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船用涡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鳍板的顶部为圆弧弯折形状。专利摘要一种船用涡流发生器,包括分别为三角形形状的两鳍板,所述两鳍板倾斜相交于两鳍板的顶边,两鳍板的壁面由连接板连接,两鳍板的侧边分别与尾板的两侧边连接,两鳍板的底边以及尾板的底边分别与支承板连接,两鳍板倾斜相交的角度为20~50°,两鳍板的顶部为圆弧弯折形状。本技术使用时成对安装于船舶底部、螺旋桨前方的位置,可以有效地消除连体涡空泡,同时可以使连体涡空泡诱导的船体振动减小到原来幅值的1/2~1/3。本技术与现有产品相比,尺寸小、重量轻、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在使用时船体和螺旋桨无需重新设计。文档编号B63B1/32GK201447045SQ200920045490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9日专利技术者丁恩宝, 王建芳, 陆芳, 黄红波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用涡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为三角形形状的鳍板(1)及鳍板(2),所述两鳍板倾斜相交于两鳍板的顶边,两鳍板的壁面由连接板(5)连接,两鳍板的侧边分别与尾板(3)的两侧边连接,两鳍板的底边以及尾板(3)的底边分别与支承板(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恩宝陆芳王建芳黄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