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才扬专利>正文

一种低阻力高效船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517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低阻力高效船体结构,包括船体和螺旋桨,船体采用流线型构造,船体下方固定有左右两个和船体平行的浮筒,在每个浮筒上,螺旋桨安装在浮筒的前部,螺旋桨前面套有整流罩,整流罩和浮筒拼接成一个纺锤形形状,浮筒内部分为两部分,前部一个隔仓为动力仓,里面装设有换向机构,螺旋桨装在换向机构的输出轴上,换向机构的输入轴穿过浮筒的吊架和船体内的发动机连接转动,浮筒的后部是浮力仓,螺旋桨直径为浮筒直径的1.5-2倍。由于纺锤形浮筒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小,螺旋桨结合在纺锤形浮筒中,螺旋桨前部吸入水流阻力小,后部的水流经浮筒的整流作用,可减小涡流,提高了螺旋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特别涉及船体构造的设计。
技术介绍
船舶航行时,动力消耗主要是克服船体所受到的阻力,其中大部分为水对船体造成的阻力。现有的船只,船体尽量设计成流线型,但由于螺旋桨一般装在尾部,而且和船尾距离很近,螺旋桨吸入的水流先流经船体,这样船体本身就对该水流产生了阻力,船体对螺旋桨的效率发挥造成影响。另外,由于螺旋桨产生的水流含有大量的涡流成分,也降低了螺旋桨的推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发挥螺旋桨效率、阻力低的船体结构,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一种低阻力高效船体结构,包括船体和螺旋桨,船体采用流线型构造,船体下方固定有左右两个和船体平行的浮筒,在每个浮筒上,螺旋桨安装在浮筒的前部,螺旋桨前面套有整流罩,整流罩和浮筒拼接成一个纺锤形形状,浮筒内部分为两部分,前部一个隔仓为动力仓,里面装设有换向机构,螺旋桨装在换向机构的输出轴上,换向机构的输入轴穿过浮筒的吊架和船体内的发动机连接转动,浮筒的后部是浮力仓,螺旋桨直径为浮筒直径的1.5-2倍。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纺锤形物体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低,船体下的两个浮筒又可将船体托起,这样就减小了船舶行进时的阻力;螺旋桨结合在纺锤形浮筒中,螺旋桨前部吸入水流阻力小,螺旋桨直径为浮筒直径的1.5-2倍,使得后部的水流沿浮筒表面流动,经浮筒的整流作用,可减小涡流,提高了螺旋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1船体,2浮筒吊架,3换向机构的输入轴,4整流罩,5螺旋桨,6换向机构的输出轴,7换向机构,8动力仓,9浮筒,10浮筒支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低阻力高效船体结构,包括船体1和螺旋桨5,船体1下方通过浮筒吊架2固定有左右两个和船体平行的浮筒9,浮筒9的长度最长可等于船体的长度,形状为流线型,两个浮筒的浮力足以将船体托离水面,这样可实现最小阻力。 在每个浮筒上,螺旋桨5安装在浮筒9的前部,螺旋桨5前面套有整流罩4,整流罩4和浮筒9拼接成一个纺锤形形状。 浮筒9内部分为两部分,前部一个隔仓为动力仓8,动力仓是一密闭的仓体,里面装设有换向机构7,螺旋桨5装在换向机构的输出轴6上,换向机构的输入轴3穿过浮筒的吊架2和船体内的发动机连接转动,换向机构的输出轴6和输入轴3为90°,里面由两个锥形齿轮组成,以把垂直方向的转动转变为水平方向的转动,驱动螺旋桨5转动。 浮筒9的后部是浮力仓,用以产生浮力。 螺旋桨5直径为浮筒9直径的1.5-2倍,这样可以使螺旋桨后部的水流贴在浮筒表面流动,浮筒起到对该部分水流整流、减小涡流的作用。 浮筒吊架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以减小阻力。权利要求一种低阻力高效船体结构,包括船体和螺旋桨,船体采用流线型构造,其特征是船体(1)下方固定有左右两个和船体平行的浮筒(9),在每个浮筒(9)上,螺旋桨(5)安装在浮筒(9)的前部,螺旋桨(5)前面套有整流罩(4),整流罩(4)和浮筒(9)拼接成一个纺锤形形状,浮筒(9)内部分为两部分,前部一个隔仓为动力仓(8),里面装设有换向机构(7),螺旋桨(5)装在换向机构的输出轴(6)上,换向机构的输入轴(3)穿过浮筒的吊架(2)和船体内的发动机连接转动,浮筒(9)的后部是浮力仓,螺旋桨(5)直径为浮筒(9)直径的1.5-2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低阻力高效船体结构,包括船体和螺旋桨,船体采用流线型构造,船体下方固定有左右两个和船体平行的浮筒,在每个浮筒上,螺旋桨安装在浮筒的前部,螺旋桨前面套有整流罩,整流罩和浮筒拼接成一个纺锤形形状,浮筒内部分为两部分,前部一个隔仓为动力仓,里面装设有换向机构,螺旋桨装在换向机构的输出轴上,换向机构的输入轴穿过浮筒的吊架和船体内的发动机连接转动,浮筒的后部是浮力仓,螺旋桨直径为浮筒直径的1.5-2倍。由于纺锤形浮筒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小,螺旋桨结合在纺锤形浮筒中,螺旋桨前部吸入水流阻力小,后部的水流经浮筒的整流作用,可减小涡流,提高了螺旋桨的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63B1/32GK101391645SQ200810122168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周才扬 申请人:周才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阻力高效船体结构,包括船体和螺旋桨,船体采用流线型构造,其特征是:船体(1)下方固定有左右两个和船体平行的浮筒(9),在每个浮筒(9)上,螺旋桨(5)安装在浮筒(9)的前部,螺旋桨(5)前面套有整流罩(4),整流罩(4)和浮筒(9)拼接成一个纺锤形形状,浮筒(9)内部分为两部分,前部一个隔仓为动力仓(8),里面装设有换向机构(7),螺旋桨(5)装在换向机构的输出轴(6)上,换向机构的输入轴(3)穿过浮筒的吊架(2)和船体内的发动机连接转动,浮筒(9)的后部是浮力仓,螺旋桨(5)直径为浮筒(9)直径的1.5-2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才扬
申请(专利权)人:周才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