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向经编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6424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轴向经编织物,由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排列构成的第一和第二纱层、零度方向的经纱排列构成的第三纱层以及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纱层捆绑编织成为一体的且位于零度方向的捆绑纱构成,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的号数均为300tex,零度方向经纱的号数为1200tex,捆绑纱的号数为8.3tex,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的密度均为433根/米,零度方向的经纱和捆绑纱的密度分别为413根/米和394根/米,在所述捆绑纱上的线圈的密度为350个/米。所述经纬纱均为玻璃纤维纱,捆绑纱为绦纶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织物,其各方向纱线的密度控制准确,每平方米达到了标准克重,满足了使用要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经编织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在零度及正、负四十五 度方向的三轴向经编织物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风力发电叶片、船艇等增强材料的经编织物,尤其是一种广 泛使用的三轴向玻璃纤维经编织物,其由正四十五度方向的炜纱排列构成的 第一纱层、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绵纱排列构成的第二纱层、零度方向的经纱排 列构成的第三纱层以及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纱层捆绑编织成为一体的且位于零度方向的捆绑纱构成,所述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炜纱的号数均为300 tex,零度方向的经纱的号数为1200tex,捆绑纱的号数为8.3 tex;在作为风 力发电叶片增强材料时,对应于风力发电设备较为理想的一种三轴向玻璃纤 维经编织物,其克重为870±3%g/m2,而在生产时,由于对各方向纱线的密 度控制得不准确,织物达不到额定的标准克重,从而使得制成的叶片无法满 足风力发电设备所需要求,甚至在使用过程中对发电设备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各方向纱线的密度控制准 确,从而使织物达到标准克重的三轴向经编织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一种三轴向经编织物,由正 四十五度方向的绵纱排列构成的第一纱层、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绵纱排列构成 的第二纱层、零度方向的经纱排列构成的第三纱层以及将所述第一、第二和 第三纱层捆绑编织成为一体的且位于零度方向的捆绑纱构成,所述正、负四 十五度方向的绵纱的号数均为300 tex,所述零度方向的经纱的号数为1200 tex,所述捆绑纱的号数为8.3 tex,所述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绵纱的密度均 为433根/米,所述零度方向的经纱的密度为413根/米,所述零度方向的 捆绑纱的密度为394才艮/米,在所述捆绑纱上的线圈的密度为350个/米。所述正四十五度方向的绵纱、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绵纱和零度方向的经纱 均为玻璃纤维纱,所述捆绑纱为绦纶纱。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在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绰纱的密度均采用433 根/米,所述零度方向的经纱的密度采用413根/米,所述零度方向的捆绑 纱的密度为394根/米,在所述捆绑纱上的线圈的密度为350个/米;这样生 产出的织物,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绵纱的克重均为184g/m2,零度方向经纱的3克重为496g/m2,捆绑纱克重为8g/m2,因而这种结构的织物达到了标准克重 870 ±3%g/m2,从而保证了风力发电叶片等产品的质量,满足了产品的使用 要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织物的底层为第一绵纱层,中间 层为第二绋纱层,顶层为第三绊纱层。采用这样的结构, -使织物的结构更为 可靠,在使用中iiJ'J最佳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三轴向经编织物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三轴向经编织物中捆绑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2所示的一种三轴向经编织物,其由正四十五度方向的绵纱1 排列构成的第一纱层、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绋纱2排列构成的第二纱层、零度 方向的经纱3排列构成的第三纱层以及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纱层捆绑编 织成为一体的且位于零度方向的捆绑纱4构成,所述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的 綷纱1 、 2的号数均为300 tex,所述零度方向采用号数为1200 tex的经纱3 进行衬经,所述捆绑纱4的号数为8.3tex,所述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绵纱 1、 2的密度均为433根/米,即正、负四十五度的炜纱l、 2,每米上分别有 433根,所述零度方向的经纱3的密度为413根/米,所述零度方向的捆绑 纱4的密度为394根/米,如图2所示,在所述捆绑纱4上的线圏4 - 1的密 度为350个/米,即在捆绑纱4的长度方向上,线圈4-l的数量为每米350 个。所述正四十五度方向的炜纱1、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绵纱2和零度方向的 经纱3均优选为玻璃纤维无^4且纱,所述捆绑纱4采用绦纶纱。当然,可根 据不同产品的实际要求,所述各方向的经绰纱及捆绑纱还可采用其它品种的 纱线。本技术的三轴向经编织物,其纱层可按下列次序排列底层为第一 纱层,中间层为第二纱层,顶层为第三纱层。当然,底层也可为第二纱层, 中间层为第一纱层,顶层为第三纱层。本技术的三轴向经编织物,其克重达到了额定的标准克重870 ± 3%g/m2,采用其生产出的风力发电叶片能很好地满足风力发电设备的使用要 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轴向经编织物,由正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1)排列构成的第一纱层、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2)排列构成的第二纱层、零度方向的经纱(3)排列构成的第三纱层以及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纱层捆绑编织成为一体的且位于零度方向的捆绑纱(4)构成,所述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1、2)的号数均为300tex,所述零度方向的经纱(3)的号数为1200tex,所述捆绑纱(4)的号数为8.3tex,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1、2)的密度均为433根/米,所述零度方向的经纱(3)的密度为413根/米,所述零度方向的捆绑纱(4)的密度为394根/米,在所述捆绑纱(4)上的线圈(4-1)的密度为350个/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轴向经编织物,由正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1)排列构成的第一纱层、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2)排列构成的第二纱层、零度方向的经纱(3)排列构成的第三纱层以及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纱层捆绑编织成为一体的且位于零度方向的捆绑纱(4)构成,所述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1、2)的号数均为300tex,所述零度方向的经纱(3)的号数为1200tex,所述捆绑纱(4)的号数为8.3tex,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1、2)的密度均为433根/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家辉刘琴燕周亚芬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常玻纤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