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启闭机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5703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精巧,方便布置的液压启闭机油缸,它包括空心活塞杆、缸筒、焊铜活塞及其导向套,油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布置在活塞杆1的头部,液压动力站的压力油通过现场压力管路通入活塞杆头部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经过活塞杆内部的集成油路进入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推动活塞的运动,进而带动水利闸门的开启。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减轻了启闭机油缸的总体重量,还为压力油提供了进出油缸的通道,继而实现了油缸缸筒布置在闸门门体上,节省了启闭机的布置空间及现场土建的施工量,缩小了整个水利工程的总体造价。(*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闸门启闭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水利启闭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应用的水利闸门启闭机设备已有传统的机械式改进为液压传动 式。但现在液压传动式水利闸门启闭机油缸一般采用实心结构,油路均布置在油 缸缸筒上。在某些实际工作中,特别是一些市政景观工程中,不利于启闭机油缸 自身的重量的减轻和结构上的优化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精巧,方便 布置的液压启闭机油缸。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压启闭机油缸,它包括空心活塞杆、缸筒、 焊铜活塞及其导向套,油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布置在活塞杆l的头部,液压动 力站的压力油通过现场压力管路通入活塞杆头部的进油口和出油口 ,经过活塞杆 内部的集成油路进入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推动活塞的运动,进而带动水利闸 门的开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不仅减轻了启闭机油缸的总体重量, 还为压力油提供了进出油缸的通道,继而实现了油缸缸筒布置在闸门门体上,节 省了启闭机的布置空间及现场土建的施工量,縮小了整个水利工程的总体造价。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所示, 一种液压启闭机油缸,包括空心活塞杆l、缸筒2、焊铜活塞 3及其导向套4,油缸的进油口 5和出油口 6均布置在活塞杆1的头部,液压动 力站的压力油通过现场压力管路通入活塞杆头部的进油口 5和出油口 6,经过活 塞杆1内部的集成油路进入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推动活塞3的运动,进而带 动水利闸门的开启。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启闭机油缸,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空心活塞杆(1)、缸筒(2)、焊铜活塞(3)及其导向套(4),油缸的进油口(5)和出油口(6)均布置在活塞杆(1)的头部,液压动力站的压力油通过现场压力管路通入活塞杆头部的进油口(5)和出油口(6),经过活塞杆(1)内部的集成油路进入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推动活塞(3)的运动,进而带动水利闸门的开启。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精巧,方便布置的液压启闭机油缸,它包括空心活塞杆、缸筒、焊铜活塞及其导向套,油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布置在活塞杆1的头部,液压动力站的压力油通过现场压力管路通入活塞杆头部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经过活塞杆内部的集成油路进入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推动活塞的运动,进而带动水利闸门的开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不仅减轻了启闭机油缸的总体重量,还为压力油提供了进出油缸的通道,继而实现了油缸缸筒布置在闸门门体上,节省了启闭机的布置空间及现场土建的施工量,缩小了整个水利工程的总体造价。文档编号F15B15/14GK201391503SQ20092004132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汤安林, 蒋大雷, 陈翠萍, 陈还喜 申请人:江苏朝阳液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启闭机油缸,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空心活塞杆(1)、缸筒(2)、焊铜活塞(3)及其导向套(4),油缸的进油口(5)和出油口(6)均布置在活塞杆(1)的头部,液压动力站的压力油通过现场压力管路通入活塞杆头部的进油口(5)和出油口(6),经过活塞杆(1)内部的集成油路进入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推动活塞(3)的运动,进而带动水利闸门的开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还喜陈翠萍蒋大雷汤安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朝阳液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