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车转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750213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台车转向系统,具体地说是可以使台车转向的轨道摩擦系统设置在摩擦线线体上,属于输送机械技术领域。特征是所述前轨道与圆弧型轨道相互连接,所述圆弧型轨道上面分别设有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和弯段摩擦驱动装置;圆弧型轨道与道岔中的连接弯轨相连接,道岔通过固定直轨与直轨相连接,直轨上设有直段摩擦驱动装置;道岔通过连接直轨与S型轨道相连接;S型轨道上设有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所述S型轨道与后轨道相连接。所述道岔由固定直轨、活动轨道、连接弯轨及连接直轨连接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自动使台车转向,可以保证快的生产节拍;维修保养方便;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且可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可以使台车转向的轨道摩擦系统,它设置在摩 擦线线体上,属于输送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摩擦线线体上一般使用台车输送车身,当满台车转载完车体后, 空台车需要返回,进入下一循环,在空台车返回时,有时台车会出现尾部向 前的情况,这时需要台车转向,以适应台车进入下一循环。原有的工作方式 是在满台车卸载后,完全依靠人力将空台车转向。完全依靠人工既浪费工作 时间、同时也加大了工作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也相对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自动使台 车转向、降低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台车转向系统。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前轨道、后轨道,特征是所述 前轨道与圆弧型轨道相互连接,所述圆弧型轨道上面分别设有直弯段摩擦驱 动装置和弯段摩擦驱动装置;圆弧型轨道与道岔中的连接弯轨相连接,道岔 通过固定直轨与直轨相连接,直轨上设有直段摩擦驱动装置;道岔通过连接 直轨与S型轨道相连接;S型轨道上设有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所述S型轨 道与后轨道相连接。所述道岔由固定直轨、活动轨道、连接弯轨及连接直轨连接组成。所述前轨道、圆弧型轨道、直轨、道岔、S型轨道及后轨道组成轨道输 送线体。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自动使台车转向,可以保证快的 生产节拍;维修保养方便;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且可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道岔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直弯段摩擦驱动(SCL)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弯段摩擦驱动(CR)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直段摩擦驱动(SL)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主要由原有前轨道1、直弯段摩擦驱动(SCL)2、圆弧型轨道3、 弯段摩擦驱动(CR)4、直轨5、直段摩擦驱动(SL)6、道岔7、直弯段摩擦驱动 (SCR)8、 S型轨道9、原有后轨道IO、固定直轨ll、活动轨道12、连接弯轨 13、连接直轨14、底架15等组成。如图1所示,本技术采用前轨道1与圆弧型轨道3相互连接,在圆 弧型轨道3的上面设有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SCL) 2和弯段摩擦驱动装置 (CR) 4,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SCL) 2和弯段摩擦驱动装置(CR) 4为台 车的运行提供动力。所述圆弧型轨道3与道岔7中的连接弯轨13相连接,道 岔7通过固定直轨11与直轨5相连接,直轨5上设有直段摩擦驱动装置(SL) 6,直段摩擦驱动装置(SL) 6为台车的运行提供动力。道岔7通过连接直轨 14与S型轨道9相连接,道岔7通过活动轨道12的旋转从而达到台车转向 的目的。S型轨道9上设有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SCR) 8,直弯段摩擦驱动 装置(SCR) 8为台车的运行提供动力。S型轨道9与后轨道IO相连。如图2所示,所述道岔7由固定直轨11、活动轨道12、连接弯轨13及 连接直轨14、底架15连接组成。固定直轨11、活动轨道12、连接弯轨13 及连接直轨14全部连接在底架15上,通过活动轨道12的转向实现道岔7 的功能。所述前轨道l、圆弧型轨道3、直轨5、道岔7、 S型轨道9及后轨道10 连接组成轨道输送线体。如图3所示,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SCL) 2由链条拉紧组件2-l、摩擦 轮支架2-2、拉杆组件2-3、摩擦轮2-4、压紧轮组件2-5和支撑架组件2-6 等连接组成;拉杆组件2-3、摩擦轮2-4分别与摩擦轮支架2-2连接,然后连 接于支撑架组件2-6,链条拉紧组件2-1和压紧轮组件2-5分别连接于支撑架 组件2-6。如图4所示,弯段摩擦驱动装置(CR) 4由链条拉紧组件4-1、摩擦轮 支架4-2、拉杆组件4-3、摩擦轮4-4、压紧轮组件4-5和支撑架组件4-6等连 接组成。拉杆组件4-3、摩擦轮4-4分别连接于摩擦轮支架4-2,摩擦轮支架 4-2连接于支撑架组件4-6,链条拉紧组件4-1和压紧轮组件4-5分别连接于 支撑架组件4-6。所述弯段摩擦驱动装置(CR)4和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SCR)8结构相同。 如图5所示,直段摩擦驱动装置(SL) 6由摩擦轮6-1、摩擦轮支架6-2、 拉杆组件6-3、支撑架组件6-4、压紧轮支架6-5和压紧轮6-6等连接组成。 摩擦轮6-1和拉杆组件6-3分别连接于摩擦轮支架6-2,摩擦轮支架6-2连接 于支撑架组件6-4,压紧轮6-6连接于压紧轮支架6-5,压紧轮支架6-5连接 于支撑架组件6-4。本技术中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SCL)2、弯段摩擦驱动装置(CR)4、直 段摩擦驱动装置(SL)6、道岔7、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SCR)8均为本行业中已 有部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其中前轨道l、圆弧型轨道3、直轨5、道岔7、 S型轨道9与后轨道10 组成整个轨道系统,为台车运行提供运行通道;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SCL)2、 弯段摩擦驱动装置(CR)4、直段摩擦驱动装置(SL)6与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 (SCR)8为台车运行提供运行所需要的动力;直段摩擦驱动装置(SL)6为正反 转驱动,为台车转向提供双向动力。在台车转载车体后,空台车通过轨道运行,经过道岔的连接弯轨和活动 轨道进入直轨,当空台车完全脱离活动轨道后,活动轨道和连接直轨转接, 直段摩擦驱动装置(SL)6反转,空台车通过活动轨道和连接直轨返回,进入 下一循环线体运动。权利要求1、一种台车转向系统,包括前轨道(1)、后轨道(10),其特征是所述前轨道(1)与圆弧型轨道(3)相互连接,所述圆弧型轨道(3)上面分别设有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2)和弯段摩擦驱动装置(4);圆弧型轨道(3)与道岔(7)中的连接弯轨(13)相连接,道岔(7)通过固定直轨(11)与直轨(5)相连接,直轨(5)上设有直段摩擦驱动装置(6);道岔(7)通过连接直轨(14)与S型轨道(9)相连接;S型轨道(9)上设有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8),所述S型轨道(9)与后轨道(10)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台车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岔 (7)由固定直轨(11)、活动轨道(12)、连接弯轨(13)及连接直轨(14) 连接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台车转向系统,具体地说是可以使台车转向的轨道摩擦系统设置在摩擦线线体上,属于输送机械
特征是所述前轨道与圆弧型轨道相互连接,所述圆弧型轨道上面分别设有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和弯段摩擦驱动装置;圆弧型轨道与道岔中的连接弯轨相连接,道岔通过固定直轨与直轨相连接,直轨上设有直段摩擦驱动装置;道岔通过连接直轨与S型轨道相连接;S型轨道上设有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所述S型轨道与后轨道相连接。所述道岔由固定直轨、活动轨道、连接弯轨及连接直轨连接组成。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自动使台车转向,可以保证快的生产节拍;维修保养方便;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且可提高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65G35/00GK201284118SQ20082003954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严得殷, 陆雷兵 申请人: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台车转向系统,包括前轨道(1)、后轨道(10),其特征是:所述前轨道(1)与圆弧型轨道(3)相互连接,所述圆弧型轨道(3)上面分别设有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2)和弯段摩擦驱动装置(4);圆弧型轨道(3)与道岔(7)中的连接弯轨(13)相连接,道岔(7)通过固定直轨(11)与直轨(5)相连接,直轨(5)上设有直段摩擦驱动装置(6);道岔(7)通过连接直轨(14)与S型轨道(9)相连接;S型轨道(9)上设有直弯段摩擦驱动装置(8),所述S型轨道(9)与后轨道(10)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雷兵严得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