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抑制电子元件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38688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抑制电子元件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该磁路部分包括有线圈架、线圈引出脚、抑制电子元件、线圈缠线柱和漆包线;该漆包线缠绕在线圈架上,漆包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线圈缠线柱上;线圈引出脚与线圈缠线柱为一体结构;抑制电子元件两端的金属引线分别与两个线圈缠线柱成十字形交叉相接触,且抑制电子元件的金属引线与线圈缠线柱的十字形交叉接触处通过电阻焊方式熔焊相固定。采用该结构后,一方面可以提高电阻式焊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既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操作人员的健康伤害,又提高了抑制电子元件与线圈缠线柱连接的抗冲击振动性能、抗温度变化性能和导电性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性能稳定和生产环保 的内置抑制电子元件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电磁继电器作为一种机电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控制设备中。现有技术的拍 合式电磁继电器,通常包括底座部分、磁路部分和衔铁动簧部分。磁路部分则包括有线圈 架、线圈引出脚和漆包线等部件,在线圈架上通常还设有两个线圈缠线柱,漆包线缠绕在线 圈架后,漆包线的两端要缠绕在线圈缠线柱上,然后再实现两个线圈缠线柱与两个线圈引 出脚之间的电连接,两个线圈引出脚是用来实现与外部电源的连接,使施加在两个线圈引 出脚上的电源提供给线圈使用,当电源通过两个线圈引出脚输入电压或电流时,线圈得电, 继电器进入工作。由于线圈的贮能特性,在电源断电瞬间,线圈所释放的高能量(即瞬间高 电压或电流)易造成主电路中其它电子元件的损坏,为了保护继电器的应用电路,通常需 要在线圈的二个输入端并联一只能抑制线圈能量的电子元件(简称抑制电子元件),抑制 电子元件可以是电阻或二极管或稳压管等,在电源断电瞬间,线圈释放的高能量(瞬间高 电压或电流)可以由线圈的一个输入端流过抑制电子元件,再通过另一个输入端流入线圈 内,即抑制电子元件与线圈形成回路,保证了线圈的高能量不会通过继电器的主电路而造 成主电路中其它电子元件的损坏,起到了保护主电路的作用。现有的这种内置抑制电子元 件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其抑制电子元件一股采用锡焊接方式或卡装式。锡焊接方式由于 需要采用助焊剂,在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锡粒助焊剂飞溅,污染继电器触头等接触零件; 且助焊剂在高温下,容易挥发形成有毒烟雾,污染环境,被人体吸入则会损害人体健康。卡 装式是在线圈引出脚上开槽,将抑制电子元件的引线压入槽内连接;虽然这种装配简易,污 染少,但机械力的压入存在一定的材料应力,当继电器在低温和高温等不同环境条件中工 作时,易造成引线松动,甚至脱离;且在引线压入相反方向的抗冲击与振动性能下降,从而 影响了继电器的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内置抑制电子元件的拍合 式电磁继电器,通过对抑制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的改良,既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操作人员 的健康伤害,又提高了抑制电子元件与线圈缠线柱连接的抗冲击振动性能、抗温度变化性 能和导电性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抑制电子元件的拍合 式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该磁路部分包括有线圈架、线圈引出脚、抑制电子元件、线圈 缠线柱和漆包线;该漆包线缠绕在线圈架上,漆包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线圈缠线柱上; 线圈引出脚与线圈缠线柱为一体结构;抑制电子元件两端的金属引线分别与两个线圈缠线 柱成十字形交叉相接触,且抑制电子元件的金属引线与线圈缠线柱的十字形交叉接触处通过电阻焊方式熔焊相固定。所述的漆包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线圈缠线柱的端头里段,抑制电子元件的金 属引线与线圈缠线柱的十字形交叉接触处设在线圈缠线柱的端头外段。所述的线圈引出脚与线圈缠线柱的端头段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本技术的一种内置抑制电子元件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抑制电子元件的金属 引线与继电器线圈引出端之间是采用十字形交叉接触方式相连接,并通过电阻焊方式进行 焊接相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将线圈引出脚与线圈缠线柱设为一体结 构;将抑制电子元件两端的金属引线分别与两个线圈缠线柱成十字形交叉相接触,且抑制 电子元件的金属引线与线圈缠线柱的十字形交叉接触处通过电阻焊方式熔焊相固定;抑制 电子元件与线圈缠线柱采用十字形方式相连接,可以提高电阻式焊接的可靠性;采用电阻 式焊接后,抑制电子元件的金属引线与线圈缠线柱的材料相互熔融形成一体,既不会造成 环境污染和操作人员的健康伤害,又提高了抑制电子元件与线圈缠线柱连接的抗冲击振动 性能、抗温度变化性能和导电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内 置抑制电子元件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磁路部分的部分零件的构造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部分磁路部分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内置抑制电子元件的拍合式电磁 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以及衔铁11、动簧12、底座13、静簧14等零件;磁路部分和静簧14分 别装在底座13上,并成相互配合关系。该磁路部分包括有轭铁21、铁芯22、线圈架23、线 圈引出脚24、抑制电子元件25、线圈缠线柱26和漆包线27 ;动簧12连接在衔铁11上,衔 铁11通过一个拉簧15安装在轭铁21上,铁芯22穿过线圈架23的一个孔231,铁芯22的 一端与轭铁21铆接相固定,铁芯22的另一端与衔铁11处在相配合的位置;线圈引出脚24 与线圈缠线柱26为一体结构即构成一个整体件;线圈引出脚24和线圈缠线柱26所构成的 整体件通过线圈架23的另外的孔232安装在线圈架23上,线圈架23上的两个孔232分别 安装线圈引出脚24和线圈缠线柱26所构成的二个整体件;漆包线27缠绕在线圈架23上, 漆包线27的两端271分别缠绕在两个线圈缠线柱26上;抑制电子元件25两端的金属引线 251分别与两个线圈缠线柱26成十字形交叉相接触,且抑制电子元件的金属引线251与线 圈缠线柱26的十字形交叉接触处通过电阻焊方式熔焊相固定。其中漆包线27的两端271分别缠绕在两个线圈缠线柱26的端头261里段,即缠绕漆 包线27的位置到线圈缠线柱26的末端留出一段距离;抑制电子元件25的金属引线251与线圈缠线柱26的十字形交叉接触处设在线圈缠线柱的端头261外段,即设在线圈缠线柱26 末端所留出的一段距离中;线圈引出脚24与线圈缠线柱26的端头段261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本技术的一种内置抑制电子元件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抑制电子元件25的 金属引线251与继电器线圈引出端之间是采用十字形交叉接触方式相连接,并通过电阻焊 方式进行焊接相固定。由于采用了将线圈引出脚224与线圈缠线柱26设为一体结构;将抑制电子元件两 端的金属引线251分别与两个线圈缠线柱26成十字形交叉相接触,且抑制电子元件的金属 引线251与线圈缠线柱26的十字形交叉接触处通过电阻焊方式熔焊相固定;抑制电子元件 25与线圈缠线柱26采用十字形方式相连接,可以提高电阻式焊接的可靠性;采用电阻式焊 接后,抑制电子元件的金属引线251与线圈缠线柱26的材料相互熔融形成一体,既不会造 成环境污染和操作人员的健康伤害,又提高了抑制电子元件与线圈缠线柱连接的抗冲击振 动性能、抗温度变化性能和导电性能。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内置抑制电子元件的拍合式电 磁继电器,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 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内置抑制电子元件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该磁路部分包括有线圈架、线圈引出脚、抑制电子元件、线圈缠线柱和漆包线;该漆包线缠绕在线圈架上,漆包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线圈缠线柱上;其特征在于线圈引出脚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抑制电子元件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该磁路部分包括有线圈架、线圈引出脚、抑制电子元件、线圈缠线柱和漆包线;该漆包线缠绕在线圈架上,漆包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线圈缠线柱上;其特征在于:线圈引出脚与线圈缠线柱为一体结构;抑制电子元件两端的金属引线分别与两个线圈缠线柱成十字形交叉相接触,且抑制电子元件的金属引线与线圈缠线柱的十字形交叉接触处通过电阻焊方式熔焊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子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