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及电磁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087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9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磁铁及电磁铁设备。电磁铁包括外轭铁、内轭铁、铁芯、线圈组件和永磁铁。外轭铁呈板状,弯曲围成一具有第一缺口的框型;内轭铁呈板状,弯曲围成一具有第二缺口的框型;内轭铁套叠于外轭铁内,且与外轭铁固定连接;内轭铁还具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均沿内轭铁的厚度方向贯穿内轭铁;铁芯穿设于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铁芯的轴向可移动地设于外轭铁围成的框型内;线圈组件设于内轭铁围成的框型内,且环绕于铁芯的外周;永磁铁设于外轭铁和内轭铁彼此面对的两个表面之间,用于在铁芯位于第一位置时在电磁铁内形成第一磁回路,且用于在铁芯位于第二位置时在电磁铁内形成第二磁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气控制元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铁及电磁铁设备


技术介绍

1、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可作为多种电气控制元件中的动作执行元件。电磁铁包括铁芯、线圈组件和轭铁,线圈环绕于铁芯外周,轭铁包围铁芯和线圈组件,用于增强电磁线圈的吸合力。

2、目前,电磁铁的线圈组件的引出脚需要与电路板连接,通过电路板来控制线圈组件的通断电。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电磁铁的结构通常采用封闭结构,导致引出脚不便与电路板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铁及电磁铁设备,通过外轭铁和内轭铁形成相互嵌套的开放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引出脚不便与电路板进行连接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磁铁,包括:

3、外轭铁,呈板状,弯曲围成一具有第一缺口的框型;

4、内轭铁,呈板状,弯曲围成一具有第二缺口的框型;所述内轭铁套叠于所述外轭铁内,且与所述外轭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的开口朝向为同向;所述内轭铁还具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均沿所述内轭铁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内轭铁;

5、铁芯,穿设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所述铁芯的轴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外轭铁围成的框型内;

6、线圈组件,设于所述内轭铁围成的框型内,且环绕于所述铁芯的外周;以及

7、永磁铁,设于所述外轭铁和所述内轭铁彼此面对的两个表面之间,用于在所述铁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在所述电磁铁内形成第一磁回路,以及用于在所述铁芯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在所述电磁铁内形成第二磁回路。

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外轭铁包括第一外轭铁板、第二外轭铁板和第三外轭铁板,所述第二外轭铁板与所述铁芯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外轭铁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外轭铁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外轭铁板沿所述铁芯的轴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外轭铁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外轭铁板的另一端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缺口;

9、所述内轭铁包括第一内轭铁板、第二内轭铁板和第三内轭铁板,所述第二内轭铁板与所述第二外轭铁板平行,且所述第二内轭铁板与所述第二外轭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轭铁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内轭铁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内轭铁板沿所述铁芯的轴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内轭铁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内轭铁板的另一端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穿孔设于所述第一内轭铁板,所述第二穿孔设于所述第三内轭铁板;

10、所述永磁铁设于所述第二外轭铁板和所述第二内轭铁板彼此面对的两个表面之间;

11、其中,在所述铁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铁芯与所述第一外轭铁板朝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表面抵接,且与所述第三内轭铁板背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表面抵接;在所述铁芯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铁芯与所述第三外轭铁板朝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表面抵接,且与所述第一内轭铁板背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表面抵接。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外轭铁板和所述第三外轭铁板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外轭铁板;

13、所述第一内轭铁板和所述第三内轭铁板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内轭铁板。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铁芯包括:

15、杆部,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以及

16、第一极部和第二极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杆部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一极部设于所述第一内轭铁板背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极部设于所述第三内轭铁板背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

17、其中,沿所述铁芯的轴向,所述第一极部在所述第一内轭铁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极部在所述第三内轭铁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穿孔;

18、其中,在所述铁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极部与所述第一外轭铁板朝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表面抵接,所述第二极部与所述第三内轭铁板背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表面抵接;在所述铁芯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极部与所述第三外轭铁板朝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表面抵接,所述第一极部与所述第一内轭铁板背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表面抵接。

1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极部与所述杆部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二极部与所述杆部的另一端分体连接。

2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磁铁还包括磁调节板,所述磁调节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外轭铁和所述内轭铁彼此面对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

21、所述第一磁回路或所述第二磁回路经过所述磁调节板。

2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沿所述铁芯的轴向,所述磁调节板具有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对应的第三穿孔,所述第三穿孔沿所述磁调节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磁调节板;

23、所述磁调节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内轭铁背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表面,所述铁芯穿过所述第三穿孔。

2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外轭铁包括第一外轭铁板、第二外轭铁板和第三外轭铁板,所述第二外轭铁板与所述铁芯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外轭铁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外轭铁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外轭铁板沿所述铁芯的轴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外轭铁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外轭铁板的另一端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缺口;

25、所述内轭铁包括第一内轭铁板、第二内轭铁板和第三内轭铁板,所述第二内轭铁板与所述第二外轭铁板平行,且所述第二内轭铁板与所述第二外轭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轭铁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内轭铁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内轭铁板沿所述铁芯的轴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内轭铁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内轭铁板的另一端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穿孔设于所述第一内轭铁板,所述第二穿孔设于所述第三内轭铁板;所述磁调节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内轭铁板背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表面;

26、所述永磁铁设于所述第二外轭铁板和所述第二内轭铁板彼此面对的两个表面之间;

27、其中,在所述铁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铁芯与所述第一外轭铁板朝向所述内轭铁的一侧表面抵接,且与所述磁调节板背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表面抵接;在所述铁芯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铁芯与所述第三外轭铁板朝向所述内轭铁的一侧表面抵接,且与所述第一内轭铁板背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表面抵接。

2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铁芯包括:

29、杆部,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以及

30、第一极部和第二极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杆部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一极部设于所述第一内轭铁板背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极部设于所述第三内轭铁板背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

31、其中,沿所述铁芯的轴向,所述第一极部在所述第一内轭铁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极部在所述第三内轭铁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穿孔;

32、其中,在所述铁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极部与所述第一外轭铁板朝向所述线圈组件的一侧表面抵接,所述第二极部与所述磁调节板背向所述线圈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轭铁包括第一外轭铁板、第二外轭铁板和第三外轭铁板,所述第二外轭铁板与所述铁芯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外轭铁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外轭铁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外轭铁板沿所述铁芯的轴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外轭铁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外轭铁板的另一端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轭铁板和所述第三外轭铁板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外轭铁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部与所述杆部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二极部与所述杆部的另一端分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还包括磁调节板,所述磁调节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外轭铁和所述内轭铁彼此面对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铁芯的轴向,所述磁调节板具有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对应的第三穿孔,所述第三穿孔沿所述磁调节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磁调节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轭铁包括第一外轭铁板、第二外轭铁板和第三外轭铁板,所述第二外轭铁板与所述铁芯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外轭铁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外轭铁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外轭铁板沿所述铁芯的轴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外轭铁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外轭铁板的另一端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调节板由导磁材料或非导磁材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引出脚,所述线圈引出脚通过所述第一缺口伸出于所述外轭铁。

12.一种电磁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轭铁包括第一外轭铁板、第二外轭铁板和第三外轭铁板,所述第二外轭铁板与所述铁芯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外轭铁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外轭铁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外轭铁板沿所述铁芯的轴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外轭铁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外轭铁板的另一端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轭铁板和所述第三外轭铁板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外轭铁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部与所述杆部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二极部与所述杆部的另一端分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还包括磁调节板,所述磁调节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外轭铁和所述内轭铁彼此面对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兵林正极林景煌谭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