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套管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11755 阅读: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铝合金套管座,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套管座本体(1)构成,每个套管座本体(1)均呈圆管状,其内孔(2)上制有斜切面(3),旋装有杯口螺栓(4),其外壁上连接有单耳(5),两个套管座本体(1)通过其上的单耳(5)及连接螺栓(6)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连接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平、斜腕臂,结构简单新颖,安装维修方便,安全可靠性高,适应电气化铁路高速发展的需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套管座,属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件制造

技术介绍
目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连接平、斜腕臂的连接件采用锻造结构钢,两幅抱箍的四 螺栓连接结构。此类结构不但增加了接触网负载,安装时须紧固螺栓的数量较多,而且要求 斜腕臂上须配合有与之连接的单耳零件,结构复杂,安装、调试和维修不方便,难以适应电 气化铁路高速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铝合金套管座,是一种用于连接电气化铁 道接触网平、斜腕臂的接触网零件,结构简单新颖,安装维修方便,安全可靠性高,适应电气 化铁路高速发展的需求。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铝合金套管座,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套管座本体构成,每个套管座本体均呈圆管状,其内孔上制有斜切面,旋装有杯口螺栓,其外壁上连接 有单耳,两个套管座本体通过其上的单耳及连接螺栓连接在一起。 所述套管座本体的内孔上制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斜切面,旋装有两个杯口螺栓。 所述套管座本体采用铝镁硅合金通过金属模精密铸造工艺制成。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 1、结构简单新颖,安装维修方便,安全可靠性高,适应电气化铁路高速发展的需 求。 2、腕臂管通过斜切面与套管座本体接触,并采用杯口螺栓顶紧,提高了零件连接 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2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 —种铝合金套管座,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套管座本体1构成,每个套管座本体1均呈 圆管状,其内孔2上制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斜切面3,旋装有两个杯口螺栓4,其外壁上连接有 单耳5,两个套管座本体1通过其上的单耳5及连接螺栓6连接在一起。套管座本体1采用 铝镁硅合金通过金属模精密铸造工艺制成。 使用方法将两个套管座本体1分别套装在平腕臂管7和斜腕臂管8上,使平腕臂 管7和斜腕臂管8的外壁与套管座本体1内孔2上的两个相互对称的斜切面3相接触,拧3紧两个杯口螺栓4顶紧在平腕臂管7和斜腕臂管8的外壁上,然后用连接螺栓6通过套管 座本体1外壁上的单耳5将两个套管座本体1连接起来,进而达到连接平腕臂管7和斜腕 臂管8的目的。权利要求一种铝合金套管座,其特征是所述套管座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套管座本体(1)构成,每个套管座本体(1)均呈圆管状,其内孔(2)上制有斜切面(3),旋装有杯口螺栓(4),其外壁上连接有单耳(5),两个套管座本体(1)通过其上的单耳(5)及连接螺栓(6)连接在一起。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铝合金套管座,其特征是所述套管座本体(1)的内孔(2)上制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斜切面(3),旋装有两个杯口螺栓(4)。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套管座,其特征是所述套管座本体(1)采用铝 镁硅合金通过金属模精密铸造工艺制成。专利摘要一种铝合金套管座,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套管座本体(1)构成,每个套管座本体(1)均呈圆管状,其内孔(2)上制有斜切面(3),旋装有杯口螺栓(4),其外壁上连接有单耳(5),两个套管座本体(1)通过其上的单耳(5)及连接螺栓(6)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用于连接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平、斜腕臂,结构简单新颖,安装维修方便,安全可靠性高,适应电气化铁路高速发展的需求。文档编号B60M1/12GK201446887SQ200920033399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2日专利技术者李军杰, 李永生, 路海健, 闫军芳 申请人: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套管座,其特征是:所述套管座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套管座本体(1)构成,每个套管座本体(1)均呈圆管状,其内孔(2)上制有斜切面(3),旋装有杯口螺栓(4),其外壁上连接有单耳(5),两个套管座本体(1)通过其上的单耳(5)及连接螺栓(6)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杰李永生路海健闫军芳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