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设备用的内撑式加长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08458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弯管设备用的内撑式加长杆机构,包括有钢筒10,钢筒10连接支撑筒11,支撑筒11外设有支撑块5,支撑块5与钢筒10之间设有弹簧7,支撑块5的尾部外围与钢筒10的前端外围设有套筒6,套筒6与钢筒10之间设有弹簧8,支撑块5的外围通过燕尾槽连接有楔形滑块4,楔形滑块4外部设有调整垫片12,楔形滑块4前端面设有挡环3,使钢管1端部沿钢管轴向压缩套筒6内的弹簧8,同时挡环3将楔形滑块4向右推移,楔形滑块4同时做径向移动贴紧钢管内径,弯制完后,弹簧7、8将套筒6、滑块4和支撑块5复位,使管尾胀紧机构自如取出,具有结构紧凑,预期效果好,生产效率高,节约材料,管端几何形状符合要求的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弯管设备
,具体设计一种弯管设备用的 内撑式加长杆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弯管设备在弯制弯管时,由于考虑到经济性和施工现场的限制,弯管的直管段部分留的很短, 一般只有200 400mm,而两组腰 鼓轮之间的尺寸和设备其它部分尺寸较长,感应加热圈离管段后端的 夹紧部分距离比较远,约3000 mm,无法把按弯管所需长度下好的钢 管单独进行弯制,都是采用整根管子或者将按弯管所需长度下好的钢 管与做推头用的钢管焊接后再进行弯制,弯管弯制完成后又要将弯管 与做推头用的钢管在弯管机上进行切割、分离,并需重新车制坡口。 所以在这种工艺状态下弯管机的在机辅助时间长,弯管生产节奏慢, 设备使用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材料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弯管设备用的内撑式加长杆机构,利用弯管机的推力和回程力可使本 机构能自动张开、收縮和自锁,管尾胀紧机构紧紧撑起管尾端内壁, 可确保弯管尾端几何形状不变,具有结构紧凑,预期效果好,生产效 率高,节约材料,管端几何形状符合要求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弯管设备用的内撑式加长杆机构,包括有钢筒io,钢筒10连接支撑筒11,.支撑筒11外设有支撑块5,支撑块5与钢筒10之间设有弹簧7,支 撑块5的尾部外围与钢筒10的前端外围设有套筒6,套筒6与钢筒 10之间设有弹簧8,支撑块5的外围通过燕尾槽连接有楔形滑块4, 楔形滑块4外部设有调整垫片12,楔形滑块4前端面设有挡环3。所说的挡环3和套筒6用螺钉2连接成一体。所说的套筒6、支撑块5、楔形滑块4和挡环3组成管尾胀紧机构。所说的燕尾槽轴线夹角为7° 。 所说的弹簧7、弹簧8各有六组本技术由于在弯管弯制过程中,无需外加动力源,利用弯管 机的推力和回程力可使本机构能自动张开、收縮和自锁。管尾胀紧机 构紧紧撑起管尾端内壁,可确保弯管尾端几何形状不变。本实用新犁 能适应相同外径不同壁厚的多种规格弯管。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 细说明。参见附图, 一种弯管设备用的内撑式加长杆机构,包括有钢筒 10,钢筒10通过键9连接支撑筒11,防止管尾胀紧机构与钢筒10 相对旋转,支撑筒11外设有支撑块5,支撑块5可以在支撑筒11上的滑动槽中做轴向运动,支撑块5与钢筒10之间设有弹簧7,弹簧7 共有六组,支撑块5的尾部外围与钢筒10的前端外围设有套筒6, 套筒6与钢筒10之间设有弹簧8,弹簧8共有六组,当弹簧7、弹簧 8被压縮时,套筒6可以沿轴向相对移动,弹簧力决定了内撑力大小, 套筒6内壁又限制着支撑块5不能径向移动,支撑块5的外围通过燕 尾槽连接有楔形滑块4,燕尾槽与轴线夹角为7° ,此角度能保证楔 形滑块4和支撑块5在受到径向作用力时实现自锁,楔形滑块4在支 撑块5的燕尾槽中向右移动的同时沿径向向外移动,楔形滑块4外部 设有调整垫片12,使该机构能适应相同外径不同壁厚的钢管,楔形 滑块4前端面设有挡环3,挡环3和套筒6用螺钉2连接成一体。所 说的套筒6、支撑块5、楔形滑块4和挡环3组成管尾胀紧机构。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使钢管1端部沿钢管轴向压縮套筒6内的弹簧8,同时 挡环3将楔形滑块4向右推移,楔形滑块4同时做径向移动贴紧钢管 内径。开始弯制时,钢管l被弯曲后会造成管子端口与内撑式加长杆 机构接触的各点受力发生变化,由于楔形滑块4和支撑块5能够实现 自锁,所以,在挡环2不运动的情况下,楔形滑块4和支撑块5也不 会相互运动,这样,钢管l的端口几何形状就不会发生变化,完成弯 制后,弹簧7、 8将套筒6、滑块4和支撑块5复位,使管尾胀紧机 构自如取出。权利要求1、一种弯管设备用的内撑式加长杆机构,包括有钢筒(10),其特征在于,钢筒(10)连接支撑筒(11),支撑筒(11)外设有支撑块(5),支撑块(5)与钢筒(10)之间设有弹簧(7),支撑块(5)的尾部外围与钢筒(10)的前端外围设有套筒(6),套筒(6)与钢筒(10)之间设有弹簧(8),支撑块(5)的外围通过燕尾槽连接有楔形滑块(4),楔形滑块(4)外部设有调整垫片(12),楔形滑块(4)前端面设有挡环(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设备用的内撑式加长杆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挡环(3)和套筒(6)用螺钉(2)连接成一体。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设备用的内撑式加长杆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套筒(6)、支撑块(5)、楔形滑块(4)和挡 环(3)组成管尾胀紧机构。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设备用的内撑式加长杆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燕尾槽与轴线夹角为7°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设备用的内撑式加长杆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弹簧(7)、弹簧(8)各有六组。专利摘要一种弯管设备用的内撑式加长杆机构,包括有钢筒10,钢筒10连接支撑筒11,支撑筒11外设有支撑块5,支撑块5与钢筒10之间设有弹簧7,支撑块5的尾部外围与钢筒10的前端外围设有套筒6,套筒6与钢筒10之间设有弹簧8,支撑块5的外围通过燕尾槽连接有楔形滑块4,楔形滑块4外部设有调整垫片12,楔形滑块4前端面设有挡环3,使钢管1端部沿钢管轴向压缩套筒6内的弹簧8,同时挡环3将楔形滑块4向右推移,楔形滑块4同时做径向移动贴紧钢管内径,弯制完后,弹簧7、8将套筒6、滑块4和支撑块5复位,使管尾胀紧机构自如取出,具有结构紧凑,预期效果好,生产效率高,节约材料,管端几何形状符合要求的特点。文档编号B21D7/16GK201399513SQ20092003282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刘积录, 曹文胜, 权晓惠, 杨丹锋, 董建虎, 董晓娟, 辛宏斌 申请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管设备用的内撑式加长杆机构,包括有钢筒(10),其特征在于,钢筒(10)连接支撑筒(11),支撑筒(11)外设有支撑块(5),支撑块(5)与钢筒(10)之间设有弹簧(7),支撑块(5)的尾部外围与钢筒(10)的前端外围设有套筒(6),套筒(6)与钢筒(10)之间设有弹簧(8),支撑块(5)的外围通过燕尾槽连接有楔形滑块(4),楔形滑块(4)外部设有调整垫片(12),楔形滑块(4)前端面设有挡环(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娟曹文胜董建虎刘积录权晓惠辛宏斌杨丹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