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吸排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0452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吸排上料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行走轮的机架。所述机架的上部设置带有料位计的料斗,料斗的上部连接吸料管和负压管,料斗的下端口设置有给料阀,给料阀连接叶轮给料机,叶轮给料机的下方设置加速室,叶轮给料机通过加速室连接输料管,位于加速室内设置有流化部件;所述输料管的前端与用料锅炉连接,其后端通过送风管与空气压缩机连通;所述吸料管与送料车连接,负压管连接真空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装置采用负压吸料、正压输料的工作原理,整个工作过程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工作效率高,环保效果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吸排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环保和节能的要求,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是该领域技术发展的方向。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启动时需要加入50-100吨、直径为0-20亳米的干 燥炉灰渣用来蓄热和传热,另外在锅炉工作时,经常会出现漏渣过快而需 要补料,也有因煤质好少渣而补料。鉴于上述状况,目前大多釆用人工上 料,此种方式耗费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且现场工作环境恶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 理,结构简单,环保效果好的移动式吸排上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式吸排 上料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行走轮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上部 设置带有料位计的料斗,料斗的上部连接吸料管和负压管,料斗的下端口 设置有给料阀,给料阀连接叶轮给料机,叶轮给料机的下方设置加速室, 叶轮给料机通过加速室连接输料管,位于加速室内设置有流化部件;所述 输料管的前端与用料锅炉连接,其后端通过送风管与空气压缩机连通;所 述吸料管与送料车连接,负压管连接真空泵。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应用负压吸料,正压输料的工作原理,整个工作过 程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工作环境好,现场无扬尘;(2) 可控性高,能够通过改变叶轮给料机的转速改变给料量;(3) 气源处设置压力计,可以实时测量输送压力,从而实时检测管 道内的料气比;(4) 由PLC、变频器根据压力计控制给料量,达到合理、寻优的输 送方式;(5) 由触摸屏、PLC可对现场参数进行输入、计算,自适应性强, 适合多行业多领域的输料,自动化程度高;(6) 由于叶轮给料机具有封闭的作用,因而吸料、输料同步进行, 作业效率高;(7) 本技术具有吸尘功能,可用来吸收各个区域的散料,适用 于环境恶劣、人员无法入内区域的物料清理和转移;(8) 能够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底部设置有行走轮的机架1,在机架1 的上部设置带有料位计14的料斗13,料斗13的上部连接吸料管5和负压 管9,料斗13的下端口设置有给料阀7,给料阀7连接叶轮给料机4,叶 轮给料机4的下方设置加速室19,叶轮给料机4通过加速室19连接输料 管6,为加速床料在加速室19内的流动,不堵塞,在加速室19内设置有 流化部件20,流化部件20为一横向放置的三棱柱体;所述输料管6的前 端与用料锅炉2连接,其后端通过送风管8与空气压缩机11连通;所述吸 料管5与送料车3连接,负压管9连接真空泵10。所述送风管8上设置有控制风量大小的供气阀12和用于保护空气压 缩机和整个装置的正压放空阀21。为保护真空泵10能够正常工作,在负压管9上设置有负压放空阀23。所述送风管8上设置有检测管内压力的压力计22,用于检测管内气料比的变化,达到合理配比上料。本技术工作时,真空泵10所产生的高负压形成动力将床料吸入本技术上料装置,并通过旋风分离器将床料分散在料斗13内,含有少量灰尘的空气经过多级过滤最终到真空管9,并由真空泵10的出口排入大气。进入料斗13的床料则由叶轮给料机4输送到加速室19,并经流化部件20流化。由空气压缩机11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送风管8进入输料管6,在输料管6内形成高速气流,将被流化过的床料送至锅炉2的炉膛堂内,即完成了整个输送过程。本技术的工作全过程可釆用自动控制,整个自动化系统由触摸屏、PLC、变频器控制等。由触摸屏输入现场参数输送管道长度、高度及口径,输送物料堆密度、湿度及颗粒大小、弯头数量及大小等;在设定好的PLC内进行数据计算,输出最优所需风量、最优给料量及相应源头空气压强等;根据压力计22实时检测,通过PLC和变频器控制风机转速和给料机转速,达到自寻优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式吸排上料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行走轮的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上部设置带有料位计(14)的料斗(13),料斗(13)的上部连接吸料管(5)和负压管(9),料斗(13)的下端口设置有给料阀(7),给料阀(7)连接叶轮给料机(4),叶轮给料机(4)的下方设置加速室(19),叶轮给料机(4)通过加速室(19)连接输料管(6),位于加速室(19)内设置有流化部件(20);所述输料管(6)的前端与用料锅炉(2)连接,其后端通过送风管(8)与空气压缩机(11)连通;所述吸料管(5)与送料车(3)连接,负压管(9)连接真空泵(1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吸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送风管(8)上设置有供气阀(12)和正压放空阀(21)。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吸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管(9)上设置有负压放空阀(23)。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吸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管(8)上设置有检测管内压力的压力计(22)。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吸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流化部件(20)为一横向放置的三棱柱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吸排上料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行走轮的机架。所述机架的上部设置带有料位计的料斗,料斗的上部连接吸料管和负压管,料斗的下端口设置有给料阀,给料阀连接叶轮给料机,叶轮给料机的下方设置加速室,叶轮给料机通过加速室连接输料管,位于加速室内设置有流化部件;所述输料管的前端与用料锅炉连接,其后端通过送风管与空气压缩机连通;所述吸料管与送料车连接,负压管连接真空泵。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装置采用负压吸料、正压输料的工作原理,整个工作过程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工作效率高,环保效果好。文档编号F23C10/22GK201407649SQ20092003211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6日专利技术者单春利 申请人:西安信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吸排上料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行走轮的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上部设置带有料位计(14)的料斗(13),料斗(13)的上部连接吸料管(5)和负压管(9),料斗(13)的下端口设置有给料阀(7),给料阀(7)连接叶轮给料机(4),叶轮给料机(4)的下方设置加速室(19),叶轮给料机(4)通过加速室(19)连接输料管(6),位于加速室(19)内设置有流化部件(20);所述输料管(6)的前端与用料锅炉(2)连接,其后端通过送风管(8)与空气压缩机(11)连通;所述吸料管(5)与送料车(3)连接,负压管(9)连接真空泵(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春利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信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