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元专利>正文

一种曝气机水下主机防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8048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曝气机水下主机防水装置,壳体内连有电机,壳体下连有底封头,连接电机的传动轴上、下分别与壳体内连于上顶的上轴承和底封头的下轴承连接,密封电缆通过壳体连接电机。用于保护内部主机不漏水,实现主机在水下正常工作,从而起到缩短传动轴距、减小偏心转动和摩擦、提高转速的作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曝气机水下主机防水装置。技术背景 目前,减少水污染,净化环境,节省宝贵的淡水资源,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 技术专家的高度重视。处理方法和使用的设备繁多,但向水中充氧曝气是众多处理方案中 不能缺少的工序。压强随水深的增加而加大,要实现深水曝气,必须克服极大的水压,这对 传统风机的性能要求极高,能耗也巨大。曝气机单靠水上的充氧机很难实现深水曝气,有关 技术专家采用抽气射流方案实现了深水曝气,该结构安装在曝气机底部,距水面距离通常 大于4米,具有从水上抽气并向水体射流的功能,从而减轻了水上充氧机的负担,用水上充氧机作为辅助充氧设备。水下的抽气射流结构必须由电机带动,必须将电机安装在深水中, 才能縮短传动轴长度,减少偏心旋转、摩擦晃动,提高转速,然而电机作为主机的主要构件, 防水密封是关键,从而保护内部电机不进水损坏。 如果主机安装在水上,势必需要用很长的传动轴(通常长度大于4米)连接下部 的抽气射流结构,产生偏心、摩擦、晃动、转速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安 全可靠的曝气机水下主机防水装置,实现主机在水下正常工作,从而起到縮短传动轴距、减 小偏心转动和摩擦、提高转速的作用。 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壳体内连有电机,壳体下连有底封头,连接电机的传动轴上、下分别与壳体内连于上顶的上轴承和底封头的下轴承连接,密封电缆通过壳体连接电机。 本技术设有 (1)密封电缆——为电机供电,排除电缆漏水隐患; [ooog] (2)吊装环——固定主机; (3、6)壳体、底封头——采用通常的潜水污泥泵壳体作为电机的防水密封,将该壳体应用于曝气机水下电机的防水密封; (4)电机——水下主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5)轴承——连接上、下部空心轴; (7)传动轴——带动下部结构工作; (8)抽气射流结构——曝气机下部的抽气射流结构,在电机带动下旋转; (9)主筒——主筒上部连接水上平台,下部连接抽气射流结构; (10)进气口——固定在主机下部,连接充氧管,使空气由此进入下部抽气射流结 构。 本技术采用通常的潜水污泥泵壳体作为电机的防水密封,结构简单,密封效3果好,安全可靠,实现主机在水下正常工作,縮短了传动轴距、减小偏心转动和摩擦、提高了 转速。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与其他部件接合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上连有吊环2的壳体3内连有电机4,壳体3下连有底封头6,连接电机4的传动 轴7上、下分别与壳体3内连于上顶的上轴承11和底封头6的下轴承5连接,密封电缆1 通过壳体3连接电机4,主筒9下部连接抽气射流结构8,抽气射流结构8连有进气口 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曝气机水下主机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3)内连有电机(4),壳体(3)下连有底封头(6),连接电机(4)的传动轴(7)上、下分别与壳体(3)内连于上顶的上轴承(11)和底封头(6)的下轴承(5)连接,密封电缆(1)通过壳体(3)连接电机(4)。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曝气机水下主机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3)内连有电机(4),壳体(3)下连有底封头(6),连接电机(4)的传动轴(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元刘宗森刘骏陈娟
申请(专利权)人:邓元刘宗森刘骏陈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