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梅专利>正文

一种泪道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7023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泪囊炎引起的泪道阻塞的一种泪道套管,由内管和外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外管的前端为钝头,并且侧壁的同一条母线上设置有外管前孔和外管后孔,外管管柄内侧设有导轨槽;内管为空心状,并且前端为钝头,内管侧壁上设置有内管孔,并且与外管前孔相匹配,内管管柄设置有导轨,并且与外管管柄上的导轨槽相匹配;内管的管柄上设置有标尺,标尺的长度和外管前孔与外管后孔的距离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选择性地开放套管针侧孔,既可冲洗泪道,又可方便地向留置管与泪囊间注药,利于泪囊炎的治疗,并且不损伤泪道壁;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属于眼科医疗器械,是一种用于治 疗慢性泪囊炎引起的泪道阻塞的器械,特别是一种泪道套管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泪囊炎引起的泪道阻塞,方法是使用激光打通泪 道后,将硅胶管或硬膜外麻醉管植入泪道内,支撑泪道,使泪道畅通。需要 采用逆行牵引或手术切开的方法,将硅胶管植入泪道内,存在手术复杂,创 伤大的缺点。釆用硬膜外麻醉管支撑泪道时,由于硬膜外麻醉管比较粗,用 医用塑料制作,无硬性支撑,并且其顶端为钝性盲端,造成泪点处插入的操 作比较困难,插入方向比较难控制,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泪道套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泪道套管,由内管和外管组成, 其特征在于外管的前端为钝头,并且侧壁的同一条母线上设置有外管前孔 和外管后孔,外管管柄内侧设有导轨槽;内管为空心状,并且前端为钝头, 内管侧壁上设置有内管孔,并且与外管前孔相匹配,内管管柄设置有导轨, 并且与外管管柄上的导轨槽相匹配;内管的管柄上设置有标尺,标尺的长度和外管前孔与外管后孔的距离相匹配。本技术可以选择性地开放套管针侧孔,既可冲洗泪道,又可方便地向留置管与泪囊间注药,利于泪囊炎的治疗,并且不损伤泪道壁;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3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l外管 2外管前孔 3外管后孔4外管管柄5导轨槽 6导轨 7标尺8内管管柄 9内管孔10内管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泪道套管,由内管10和外管1组成,其特征在于外管l的前端为 钝头,并且恻壁的同一条母线上设置有外管前孔2和外管后孔3,外管管柄4 内侧设有导轨槽5;内管10为空心状,并且前端为钝头,内管10侧壁上设置 有内管孔9,并且与外管前孔2相匹配,内管管柄8设置有导轨6,并且与外 管管柄4上的导轨槽5相匹配;内管管柄8上设置有标尺7,标尺7的长度和 外管前孔2与外管后孔3的距离相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泪道套管,由内管(10)和外管(1)组成,其特征在于:外管(1)的前端为钝头,并且侧壁的同一条母线上设置有外管前孔(2)和外管后孔(3),外管管柄(4)内侧设有导轨槽(5);内管(10)为空心状,并且前端为钝头,内管(10)侧壁上设置有内管孔(9),并且与外管壁前孔(2)相匹配,内管管柄(8)设置有导轨(6),并且与外管管柄(4)上的导轨槽(5)相匹配;内管管柄(8)上设置有标尺(7),标尺(7)的长度和外管前孔(2)与外管后孔(3)的距离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泪道套管,由内管(10)和外管(1)组成,其特征在于外管(1)的前端为钝头,并且侧壁的同一条母线上设置有外管前孔(2)和外管后孔(3),外管管柄(4)内侧设有导轨槽(5);内管(10)为空心状,并且前端为钝头,内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梅李晨华
申请(专利权)人:赵梅李晨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