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2476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谐振电容、变压器、上桥晶体管、下桥晶体管以及控制电路。谐振电容耦接至切换节点。变压器包括耦接至谐振电容的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上桥晶体管以及下桥晶体管分别将输入电压以及接地端耦接至切换节点。控制电路响应于上桥晶体管导通而利用与切换节点的电压相关的切换信号产生第一信号,响应于下桥晶体管以及上桥晶体管皆不导通而利用切换信号产生第二信号,将第二信号与对应至第一信号的电压临限值相比而产生第三信号。控制电路基于第三信号而调整下桥晶体管的导通时间,使得上桥晶体管达到零电压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达到上桥晶体管零电压切换的谐振式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携带型电子装置不断的发展,电源转换电路的发展趋势如同大部分的电源产品,朝着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以及低成本的方向发展。由于谐振式电源转换电路(包括llc谐振电源转换电路、反激式电源转换电路等)为一种高效率且高功率密度的功率转换电路,因此携带型电子装置的电源转换电路逐渐朝向谐振式电源转换电路。

2、谐振式电源转换电路的高效率,主要归功于谐振以及零电压切换(zero-voltageswitching,zvs)。然而,一般的谐振式电源转换电路往往为了达到零电压切换而产生较高的功率损耗。因此,有必要针对谐振式电源转换电路进行优化,使其于高负载以及轻负载时接能达成高效率的零电压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谐振式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调整下桥晶体管的导通时间而调整变压器的循环电流,不但能够达成上桥晶体管的零电压切换,且同时增加谐振式电源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电路更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电路更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电路基于自上述下桥驱动信号被失能至上述上桥驱动信号被使能的时间,产生一关断时间电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电路基于一最长关断时间信号,决定自上述下桥驱动信号被失能至上述上桥驱动信号被使能的最长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电路更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电路更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电路基于自上述下桥驱动信号被失能至上述上桥驱动信号被使能的时间,产生一关断时间电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电路基于一最长关断时间信号,决定自上述下桥驱动信号被失能至上述上桥驱动信号被使能的最长时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电路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电路利用上述下桥驱动信号使能上述下桥晶体管,而产生一循环电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定时间临限值是与上述下桥晶体管所产生的一最佳循环电流有关;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当上述关断时间电压对应的时间大于上述预定时间临限值时,上述控制电路增加下个周期的上述下桥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当上述第二信号小于上述电压临限值时,上述控制电路增加上述下桥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

12.一种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电源转换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勇刘国基林昆馀
申请(专利权)人: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