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塔协同自主应急响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623748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塔协同自主应急响应系统包括:部署于前端的地面核心层、按需启动的空中机动层,以及部署于后方的中央决策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应急处置资源预先部署于关键基础设施节点,并建立基于特定事件触发的自主响应机制,从而实现应急模式从传统的被动式、依赖人工指令启动的模式,向主动式、由装备自主先行介入的模式的转变,从而解决重大灾害初期,因公用通信网络中断及物理交通阻绝而导致的应急力量初始部署困难与现场通信链路建立延迟的关键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提升应急救援装备的实战化水平与推动其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应急响应,具体涉及一种空塔协同自主应急响应系统


技术介绍

1、国家通信基础设施,特别是跨地域、途经复杂地形的通信铁塔群,其运行安全面临着由地震、洪涝、滑坡及火灾等构成的复合型灾害的严峻挑战。现有监测技术体系在此类挑战面前,暴露了在感知、通信与决策三个层面系统性的能力短板。

2、现有技术常用的是通信铁塔群的灾害监测技术,但因其固有的结构性瓶颈,在真实灾害场景下表现出高成本、低效率、响应慢及可靠性差的特点。这些系统高度依赖在灾害中极易损毁的固定通信链路,一旦通信中断,便会形成“信息孤岛”,使控制中心无法获取故障点的实时状态。这直接导致必须启用耗时巨大的人工巡检,响应延迟通常高达数小时,不仅严重错失灾后抢修和救援的黄金窗口期,更放大了次生灾害的风险。

3、此外,通信铁塔群的灾害监测技术在感知与预测层面也存在严重短板。塔上固定的传感器不仅存在监测盲区,且功能单一,难以识别复合型灾害。即便是采用无人机巡检,其搭载的单一光学设备也极易受到烟、雾、植被等环境因素的遮挡,导致灾害类型的误判率居高不下,无法获取积水深度、地质结构变化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塔协同自主应急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部署于前端的地面核心层、按需启动的空中机动层以及部署于后方的中央决策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塔协同自主应急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核心层由多个互相通信的通信塔组成,所述空中机动层由通信塔上搭载的无人机、自主充电及弹射机构的机巢构成,所述中央决策系统搭载在服务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塔协同自主应急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环境信息构建无线信道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塔协同自主应急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无线信道模型构建临时通信网络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塔协同自主应急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部署于前端的地面核心层、按需启动的空中机动层以及部署于后方的中央决策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塔协同自主应急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核心层由多个互相通信的通信塔组成,所述空中机动层由通信塔上搭载的无人机、自主充电及弹射机构的机巢构成,所述中央决策系统搭载在服务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塔协同自主应急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环境信息构建无线信道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塔协同自主应急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无线信道模型构建临时通信网络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塔协同自主应急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断连的通信塔,用该断连的通信塔上的无人机代替该断连的通信塔,并通过所述无线信道模型与其他通信塔建立临时通信网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姚卓蕙汪剑宇郭皓明程文驰张鑫源王振宇张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