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件焊接的装夹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654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零件焊接的装夹工装,包括工装平台,工装平台的上表面两端均设有多个第一夹具,第一夹具在工装平台的上表面呈多方位分布,第一夹具包括固定安装在工装平台上表面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下夹板,第一下夹板的一端利用销接片转动连接有第一上夹板,第一上夹板的末端连接有第一铰接件,第一铰接件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气缸。本技术中利用多个夹具组成夹持工装,各夹具上均设有可调的夹片,从而能够对汽车零件中的异形零件进行有效夹持,不同于抵触固定,本技术中采用的是上下两块夹板的挤压固定,从而其夹持的稳定性更高,对一些异形小体积零件的夹持效果更好,可以保留足够的空间供焊接时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装夹具,具体为一种汽车零件焊接的装夹工装


技术介绍

1、汽车零部件在生产加工中,需要对一些零部件进行焊接,焊接时需要用夹具对零部件进行固定,汽车零部件大多数为异型结构,而现有的夹具往往夹持结构较为简单,只能够对标准的矩形或者圆形件进行夹持固定,在对异型件进行夹持固定时效果往往较差。

2、中国技术专利cn221185263u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的工装夹具,通过设置夹持机构,该装置的夹持机构主体为矩形的装置框,在装置框的四个边框内侧均通过螺纹杆带动一个可移动的滑动座,滑动座上设置有通过蜗杆和蜗轮调节朝向的夹持液压杆,通过调节多个滑动座的位置并且同步调整多个夹持液压杆的朝向角度,就能够对各种形状的零件进行紧密的夹持作业,使得该装置能够紧固的对异型零件进行夹持,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3、上述对比文件中在装置框的四个边框内侧均通过螺纹杆带动一个可移动的滑动座,滑动座上设置有通过蜗杆和蜗轮调节朝向的夹持液压杆,但是只有相邻的两个滑动座才能靠近,而对零件的夹持至少需要三个夹持点才能保证稳定,因此上述专利在夹持体积较小的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零件焊接的装夹工装,包括工装平台(100),所述工装平台(100)的上表面两端均设有多个第一夹具(101),第一夹具(101)在工装平台(100)的上表面呈多方位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件焊接的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夹板(101b)的上表面前端开设有槽口,槽口的上表面设有L形结构的角钢,角钢上等距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角钢利用螺栓一端与槽口相连,角钢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下夹片(101b-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零件焊接的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夹板(101c)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上夹片(101c-2),第二上夹片(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件焊接的装夹工装,包括工装平台(100),所述工装平台(100)的上表面两端均设有多个第一夹具(101),第一夹具(101)在工装平台(100)的上表面呈多方位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件焊接的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夹板(101b)的上表面前端开设有槽口,槽口的上表面设有l形结构的角钢,角钢上等距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角钢利用螺栓一端与槽口相连,角钢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下夹片(101b-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零件焊接的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夹板(101c)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上夹片(101c-2),第二上夹片(101c-2)同样为l形结构,且第二上夹片(101c-2)的下端与第一下夹片(101b-1)的上端对齐,所述第一上夹板(101c)前侧面安装有第一上夹片(101c-1),第一上夹片(101c-1)上贯穿设有能够纵向调节高度的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件焊接的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102)包括第二支架(102a),第二支架(102a)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下夹板(102b),所述第二下夹板(102b)的一端利用销接片转动连接有第二上夹板(102c),第二上夹板(102c)的末端连接有第二铰接件(102d-1),第二铰接件(102d-1)的下端连接有第二气缸(102d),第二气缸(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峰张晶黄云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名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