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3403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0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减震筒、浮动杆和防护组件,所述减震筒上方插接有所述浮动杆,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伸缩套、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压环、定位板和紧固件,该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防护组件中,伸缩套通过第二连接头套设在减震筒的支撑环上,外层压环进一步压紧第二连接头,配合定位板与紧固件的插接固定,形成“支撑环限位+压环压紧+插块锁定”的三重固定;凸块上的反光件通过铰接框与插块联动:当插块锁定定位板时,其端部插入铰接框的插槽,使反光板展开(与减震筒呈垂直状态),若插块退出铰接框,此时铰接框上部分解锁后,铰接框不能保持竖直状态,方便使用者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具体为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


技术介绍

1、摩托车前减震器是安装在车架与前轮之间的核心部件,主要作用是吸收路面颠簸产生的冲击力,衰减振动,确保前轮与地面的良好接触,提升骑行的舒适性、稳定性和操控安全性;

2、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减震筒和浮动杆,为保证两者稳定配合,浮动杆上往往套设防尘套,防尘套下方与减震筒插接,当长时间使用后,防尘套下方容易与减震筒分离,进而导致其防尘效果变差,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减震筒、浮动杆和防护组件,所述减震筒上方插接有所述浮动杆,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伸缩套、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压环、定位板和紧固件,所述减震筒上方还设置有支撑所述浮动杆的支撑环,所述伸缩套套设在所述浮动杆上,所述伸缩套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减震筒、浮动杆和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筒上方插接有所述浮动杆,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伸缩套、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压环、定位板和紧固件,所述减震筒上方还设置有支撑所述浮动杆的支撑环,所述伸缩套套设在所述浮动杆上,所述伸缩套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套设在所述支撑环上,所述压环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头上,所述压环内径大于所述伸缩套最大外径,所述压环外径大于所述减震筒外径,所述压环下方还设置有两组定位板,所述减震筒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板连接的紧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减震筒、浮动杆和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筒上方插接有所述浮动杆,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伸缩套、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压环、定位板和紧固件,所述减震筒上方还设置有支撑所述浮动杆的支撑环,所述伸缩套套设在所述浮动杆上,所述伸缩套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套设在所述支撑环上,所述压环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头上,所述压环内径大于所述伸缩套最大外径,所述压环外径大于所述减震筒外径,所述压环下方还设置有两组定位板,所述减震筒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板连接的紧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筒下方设置有轴连接头,所述减震筒一侧设置有碟刹连接头,所述减震筒靠近所述浮动杆一端两侧设置有挡泥板连接头,所述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协金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帆泰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