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环境响应智能纳米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594233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环境响应智能纳米体系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高分子在有/无铜离子的水相中自组装形成微环境响应智能纳米体系。当水相中不含铜离子时,所制备的微环境响应智能纳米体系是一种谷胱甘肽响应前药高分子囊泡体系,可有效保护并智能控释药物。当水相中含有铜离子时,所制备的微环境响应智能纳米体系具有微环境谷胱甘肽响应刚性可调能力;在生理环境中保持结构稳定性,其初始杨氏模量达636MPa,可有效规避巨噬细胞清除;在微环境谷胱甘肽作用下模量下降至119MPa,显著提升肿瘤细胞摄取效率及组织渗透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兼具智能刚性响应特性和多重生物学优势的新型纳米递送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环境响应智能纳米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目前,肿瘤治疗的方法有传统治疗方法(化疗、手术、放疗)以及新型治疗方法(如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免疫治疗等)。肿瘤治疗也往往采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开发新型功能性药物递送载体成为了现在肿瘤治疗研究重点。

2、纳米技术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强大潜力,尤其是药物递送方面。纳米粒子可以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减少非靶向毒性,并允许更高的药物载荷。此外,纳米粒子可以同时封装多种协同药物,并且其表面可以修饰针对癌症相关生物标志物的配体。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纳米粒子到达实体瘤的中位传递效率仅为0.7%。由于纳米粒子在体内递送过程中面临多种生物和物理屏障,如单核吞噬系统、肾脏清除、蛋白吸附、吞噬细胞清除等,这些因素限制了纳米粒子到达肿瘤组织的效率。

3、为了进一步提高纳米粒子在肿瘤中的积累和穿透,主要的思路是纳米粒子的物理化学特性(如大小、模量和表面电荷)进行调整,以及微环境修饰。有文献(mechano-boost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环境响应智能纳米体系,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原料包括式(Ⅰ)所示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PEG-PDTCTEMA和式(Ⅱ)所示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PDTCTEMA: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环境响应智能纳米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式(Ⅰ)所示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PEG-PDTCTEMA和式(Ⅱ)所示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PDTCTEMA的质量比为1:(0.1~2);高分子聚合物总质量和水相的质量比为1:(10~100);水相中含有铜离子时,高分子聚合物总质量和铜离子的质量比为1:(0.0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环境响应智能纳米体系,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原料包括式(ⅰ)所示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peg-pdtctema和式(ⅱ)所示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pdtctema: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环境响应智能纳米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式(ⅰ)所示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peg-pdtctema和式(ⅱ)所示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pdtctema的质量比为1:(0.1~2);高分子聚合物总质量和水相的质量比为1:(10~100);水相中含有铜离子时,高分子聚合物总质量和铜离子的质量比为1:(0.01~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含有铜离子的水相,其中的铜离子来自于cucl2,cu(ch3coo)2,cu(no3)2,cuglu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水相为水、磷酸缓冲体系、柠檬酸缓冲体系中的一种;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5~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倩倩谭芳容王林格董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