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高强钢材料改性,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强钢复相组织强韧性电冲击闪速回火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1、超高强钢在强度提升过程中普遍存在塑韧性急剧下降的强韧性倒置问题,这一矛盾严重制约了其在关键承载部件的应用。以往研究中,通过在马氏体基体中引入一定比例的下贝氏体形成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实现强韧性的协同匹配。如,在高碳轴承钢通过精确控制等温淬火工艺参数(如,等温淬火温度:236℃,等温淬火时间:60min)已实现制备。与之相比,中碳微合金钢体系中的下贝氏体相变动力学表现出特殊的工艺敏感性:其形核孕育期极短(秒级),导致生产工艺窗口异常狭窄;同时,等温时间延长会引发下贝氏体相粗化,形成的异质界面成为微裂纹优先形核位点,不仅显著增加材料脆性断裂倾向,还导致性能稳定性严重劣化。这些特性使得中碳微合金超高强钢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的制备面临严峻挑战,必须依赖后续长时回火(回火温度:250℃~500℃,回火时间:60min~150min)处理来改善性能,极大制约了材料的规模化工程应用。
2、因此,突破现有工艺限制,开发能够有效拓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强钢复相组织强韧性电冲击闪速回火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高强钢复相组织强韧性电冲击闪速回火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中碳微合金钢材料的化学成分为:C 0.25 wt.%~0.60 wt.%、Si0.2 wt.%~0.5 wt.%、Mn 1.0 wt.%~2.0 wt.%、Cr 0.1 wt.%~0.3 wt.%、Mo+Al+Co+Ni 0~0.95 wt.%、Nb+V+Ti 0wt.%~0.26wt.%,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高强钢复相组织强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强钢复相组织强韧性电冲击闪速回火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高强钢复相组织强韧性电冲击闪速回火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中碳微合金钢材料的化学成分为:c 0.25 wt.%~0.60 wt.%、si0.2 wt.%~0.5 wt.%、mn 1.0 wt.%~2.0 wt.%、cr 0.1 wt.%~0.3 wt.%、mo+al+co+ni 0~0.95 wt.%、nb+v+ti 0wt.%~0.26wt.%,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高强钢复相组织强韧性电冲击闪速回火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中碳微合金钢材料的化学成分为:c 0.25 wt.%~0.60 wt.%、si0.2 wt.%~0.5 wt.%、mn 1.0 wt.%~2.0 wt.%、cr 0.1 wt.%~0.3 wt.%、b 0~0.005 wt.%、n0~0.01 wt.%、mo 0~0.3 wt.%、al 0~0.05 wt.%、co 0~0.3 wt.%、ni 0~0.3 wt.%,p 0~0.02wt.%、s 0~0.02 wt.%、nb 0~0.08 wt.%、v 0~0.1 wt.%、ti 0~0.08 wt.%,其余含量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高强钢复相组织强韧性电冲击闪速回火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化处理的温度为ac3+50℃~ac3+200℃,ac3为奥氏体化转变结束温度,所述奥氏体化处理的时间为1~15min,平均升温速率为5~15℃/s,气氛为保护性气氛。
5.根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