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置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51473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装置和用电装置,所述电池装置包括:箱体和电池单体组件,箱体内部具有容纳腔,电池单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盖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箱体还包括结构梁和吊装部,所述结构梁形成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所述吊装部形成在所述第一箱体的侧部,所述结构梁和所述吊装部相连。本申请中,通过使得吊装部与第一箱体的底部的结构梁固定连接,使得电池装置能稳定地通过吊装部装配在车辆的底部,并且,还由于结构梁位于第一箱体的底部,并且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装置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2、以动力电池应用在车辆为例,动力电池往往通过独立的挂载梁挂载在车辆的底盘下侧,如果发生正面或侧面碰撞,动力电池可能会直接受到冲击,如果挂载梁设计不当或者材料强度不够,仍然有可能导致电池受损,引发短路甚至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包括:箱体和电池单体组件,箱体内部具有容纳腔;电池单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其中,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盖合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梁(7)包括第一方向(X)延伸的底部纵梁(72)和/或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底部横梁(71),其中,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互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部(5)包括沿第三方向(Z)层叠设置的第一层板(51)和第二层板(52),所述第一层板(51)与所述底部横梁(71)相连,所述第二层板(52)与所述底部纵梁(72)相连,其中,所述第三方向(Z)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梁(7)包括第一方向(x)延伸的底部纵梁(72)和/或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底部横梁(71),其中,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互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部(5)包括沿第三方向(z)层叠设置的第一层板(51)和第二层板(52),所述第一层板(51)与所述底部横梁(71)相连,所述第二层板(52)与所述底部纵梁(72)相连,其中,所述第三方向(z)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板(51)和所述第二层板(52)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三方向(z)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置(100),其特征在于,间隔开的所述第一层板(51)和所述第二层板(52)之间具有第一空腔(41),所述第一层板(51)上有第一挂载孔,所述第二层板(52)上有与所述第一挂载孔相对的第二挂载孔,所述第一空腔(41)连通所述第一挂载孔和所述第二挂载孔,所述第一空腔(41)背离所述箱体(10)的一侧具有开口为第一开口(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载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挂载孔的孔径,挂载套筒(31)穿设于所述第二挂载孔并伸入至所述第一空腔(41)内,所述挂载套筒(3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层板(51)的上表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横梁(71)与所述第一层板(51)一体成型,和/或,所述底部纵梁(72)与所述第二层板(52)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包括底壁(11),在所述第三方向(z)上,所述第一层板(51)位于所述第二层板(52)和所述底壁(11)之间,所述第一层板(51)朝向所述底壁(11)的表面与所述底壁(11)背离所述第一层板(51)的表面之间的距离d满足:d>d1+d2,其中,d1为支架板(32)的厚度,d2为安装在所述支架板(32)上的螺母(33)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部(5)还包括第三层板(53),在第三方向(z)上,所述第三层板(53)位于所述第二层板(52)背离所述第一层板(51)的一侧,且第三层板(53)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层板(52)间隔开,所述第三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泳翔吴光当罗文超王志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