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螺纹管材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9526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螺纹管材成型工艺,涉及内螺纹管材加工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化控制水平较低,调整精度较差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管坯准备、初步成型、旋压调整、旋压成齿和后续处理五个步骤;通过伺服系统控制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中空转台,进而带动移动塞调整芯头位置,在拉拔过程中,操作人员可根据产品表面状况手动输入调整芯头位置,或通过设定时间间隔自动调整;并且利用本工艺的伺服控制系统,实现管材拉拔过程芯头位置连续微动调整的新工艺突破;由于芯头位置旋压的均匀性,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外表面质量,使得产品的米克重、椭圆率及壁厚偏差能够得到更精确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螺纹管材加工,具体为一种内螺纹管材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1、中国专利cn117463850b,公开了一种用于内螺纹管材成型的专用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芯杆组件、旋压组件和超声波滚压组件;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电机驱动调节螺母,从而驱动移动塞,以此精确调节芯杆组件和旋压组件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螺纹芯头和旋压环的旋压位置调整。

2、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装置,虽然能够完成管材内螺纹的加工生产,然而采用电机直接驱动调节螺母转动,来改变螺纹芯头和旋压环的旋压位置,存在智能化控制水平较低,调整精度较差的问题,且容易造成芯头使用不均匀,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内螺纹管材成型工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螺纹管材成型工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管坯准备,将螺纹芯杆和螺纹芯头置入管坯内部,并注入适量的拉伸内膜油,操作人员使用制头机器对管坯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螺纹管材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螺纹管材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所述中空转台(2)内设有驱动腔(21)和转动腔(22),且所述驱动腔(21)和所述转动腔(22)连通,所述驱动腔(21)内通过轴承(7)转动连接有驱动轴(6),所述转动腔(22)内设有支撑套(23),所述支撑套(23)上转动连接有连接套(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螺纹管材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6)包括支撑部(61)和驱动齿牙(62),所述支撑部(61)通过轴承(7)与所述中空转台(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螺纹管材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螺纹管材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所述中空转台(2)内设有驱动腔(21)和转动腔(22),且所述驱动腔(21)和所述转动腔(22)连通,所述驱动腔(21)内通过轴承(7)转动连接有驱动轴(6),所述转动腔(22)内设有支撑套(23),所述支撑套(23)上转动连接有连接套(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螺纹管材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6)包括支撑部(61)和驱动齿牙(62),所述支撑部(61)通过轴承(7)与所述中空转台(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61)与所述伺服电机(1)位置相对应,且与所述伺服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轴(6)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中空转台(2)之间定位的挡环(63),所述驱动齿牙(62)设在所述驱动轴(6)靠近所述转动腔(22)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连接套(5)的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螺纹管材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得桂马秀辉王江磊张新永王世杰孙亚林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龙鑫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