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32845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齿轮传动装置,具有共用齿轮(20),该共用齿轮(20)在共同的齿轮主体(21)的内周以在轴线方向上相邻的方式形成有2列内齿(13a、33a),外齿齿轮与各列内齿(13a、33a)相啮合而逐列构成传动机构,其中:在将共用齿轮(20)的使用频率高的旋转方向设为正转方向时,使各列内齿(13a、33a),以轴线方向内侧的端部(13b、33b)比轴线方向外侧的端部(13c、33c)偏向正转方向的方式相对于轴线方向倾斜。在内齿(13a、33a)之间设置排油孔(25),在内齿(13a、33a)的齿根设置排油槽(13d、33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多个传递机构之间共用内齿齿轮的齿轮传动装置。 背景4支术作为传递车辆的驱动力等的齿轮传动装置,已知如下齿轮传动装置(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具有共用齿轮,该共用齿轮在共同的齿轮主体 的内周形成有2列内齿,在该共用齿轮的内侧对每列内齿设置有小齿轮、 太阳齿轮以及行星架而构成一对行星齿轮机构。此外,作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 的现有技术文献,存在专利文献1~3。专利文献1:特表2005-517139号公净艮专利文献2:特开平10-184863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7-980651号y〉才艮非专利文献1:丰田自动车林式会社编集、《猎犬型混合动力新型车辆说明书》(八y:r—八^:/i; 、乂 h、新型車解説書)、丰田自动车林式会社发行、2005年3月22曰、第3章第26页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的以往的齿轮传动装置中,在一对行星齿轮机构的小齿轮或者 行星架之间产生轴线方向的空隙,润滑油大量先\该空隙。但是,空隙的 外周侧被已共同化的共用齿轮覆盖,所以不存在润滑油的排出路径。另夕卜, 如果至少任意一方的小齿轮以及行星架围绕太阳齿轮旋转(公转),则润 滑油也难以从该小齿轮侧排出。其结果,具有下述可能润滑油滞留在空 隙内,由于该润滑油的搅拌阻力,导致损失增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润滑油的排出而抑制由润 滑油的搅拌阻力所导致的损失的齿轮传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1齿轮传动装置这样解决上述的课题,该齿轮传动装置具 有共用齿轮,该共用齿轮在共同的齿轮主体的内周以在轴线方向上相邻的方式形成有2列内齿,外齿齿轮啮合于各列内齿而逐列构成传动机构,其 中在将所述共用齿轮的使用频率高的旋转方向设为正转方向时,各列内方向的方式,相对于所述轴线方向倾斜。根据第l齿轮传动装置,在共用齿轮沿正转方向旋转时,倾斜的内齿 将润滑油从轴线方向内侧向外侧搅出。由此,抑制了润滑油ii/v设置于共 用齿轮内的传动机构之间的空隙。另外,即使在润滑油i4^传动机构之间 的空隙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由内齿的倾斜而生成的润滑油的流动,促进 润滑油从该空隙排出。因此,能够抑制润滑油滞留在传动机构之间的空隙, 抑制由润滑油的搅拌阻力所导致的损失。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中,也可以在所述共用齿轮上,设有从所^目 邻的2列内齿的列与列之间的内周面到外周面贯穿该共用齿轮的排油孔。 通过设置排油孔,能够通过离心力将进入传动机构之间的空隙内的润滑油 从排油孔向共用齿轮的外侧排出。正转方向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共用齿轮的半径方向倾斜。通过对排油孔赋 予这样的倾斜,能够4吏排油孔的方向与作用于润滑油的离心力的方向一致 而更高效地排出润滑油。当在所述共用齿轮的外周还形成有外齿时,所迷排油孔也可以在所述 外齿的列上或者与该外齿的列相邻的位置开口。此时,能够将经由排油孔 排出的润滑油用于共用齿轮的外齿的润滑。本专利技术的第2齿轮传动装置这样解决上述的课题,该齿轮传动装置具 有共用齿轮,该共用齿轮在共同的齿轮主体的内周以在轴线方向上相邻的 方式形成有2列内齿,外齿齿轮啮合于各列内齿而逐列构成传动机构,其5中在所述共用齿轮,设有从所^目邻的2列内齿的列与列之间的内周面 到外周面贯穿该共用齿轮的排油孔。根据第2齿轮传动装置,能够通过离心力将ii^传动机构之间的空隙 内的润滑油从排油孔向共用齿轮的外周排出。由此,能够抑制润滑油滞留 在传动机构之间的空隙,抑制由润滑油的搅拌阻力所导致的损失。另外, 在第2齿轮传动装置中也可以在将所述共用齿轮的使用频率高的旋转方 向设为正转方向时,所述排油孔以所述内周側的端部比所述外周侧的端部 偏向所述正转方向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共用齿轮的半径方向倾斜。另外,也 可以在所述共用齿轮的外周还形成有外齿,所述排油孔在所述外齿上开 口 。进而,在本专利技术的齿轮传动装置的一个方案中,也可以在所述共用有遍及齿宽方向全长而延伸的排油槽。根据该方案,即使在外齿齿轮与内 齿啮合的位置,也能够经由排油槽将润滑油从传动机构之间的空隙向共用 齿轮的轴线方向外侧排出。因此,能够更高效地排出润滑油,进一步抑制 由润滑油的搅拌阻力所导致的损失。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齿轮传动装置,对内齿赋予倾斜而使供给至 内齿的润滑油产生向轴线方向外侧排出的方向的流动,或者在共用齿轮上 设置排油孔而通过离心力将润滑油从传动机构之间的空隙排出,所以能够 抑制润滑油滞留于传动机构之间的空隙,抑制由润滑油的搅拌阻力所导致 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的齿轮传动装置的车辆的动力 传递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图。图2 M开表示共用齿轮的内周面的图。图3是共用齿轮的内齿与小齿轮的外齿的啮合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的共用齿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l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的齿轮传动装置的车辆的动力传递机构的主要部分。动力传递机构1包括马达减速机构10,其将作为搭 和动力分割机构30,其将车辆的内燃机(未图示)产生的动力分割而输出至驱动轮以;sj义电机3。马达减速机构IO构成为行星齿轮机构,该行星齿轮机构具有太阳齿 轮ll,其能够一体旋转地嵌合于马达2的输出轴2a的前端外周;多个小 齿轮12,它们等间隔地配置在太阳齿轮ll的周围;齿圏13,其与这些小 齿轮12啮合;和行星架14,其保持小齿轮12。行星架14固定于动力传递 机构1的壳体4。因此,在马达减速机构10中,小齿轮12仅在由行星架 14保持的位置自转,而不围绕太阳齿轮ll公转运动。另一方面,动力分割才几构30构成为^亍星齿轮机构,该行星齿轮4几构具 有太阳齿轮31,其相对于输入轴5相对旋转自如地嵌合于该输入轴5的 一端部的外周;多个小齿轮32,它们等间隔地配置在太阳齿轮31的周围; 齿圏33,其与这些小齿轮32啮合;和行星架34,其保持小齿轮32。输入 轴5与马达2的输出轴2a配置在同一条轴线上。输入轴5经由未图示的连 接机构与内燃机的曲轴连接,由此,内燃机的曲轴的旋转输入至输入轴5。 在输入轴5的前端设有突缘5a,该突缘5a被固定于行星架34。因此,小 齿轮32在输入轴5的驱动下围绕太阳齿轮31公转。太阳齿轮31与发电机 3的驱动轴3a能够一体旋转地相连接。马达减速机构10的齿圈13以及动力分割才几构30的齿圈33作为共用 齿轮20的一部分互相一体化。即,共用齿轮20具有环状的齿轮主体21, 在该齿轮主体21的内周,形成有在轴线方相上相邻的2列内齿13a、 33a (参照图2),由此使齿圏13与齿圏33—体化。在共用齿轮20的外周, 还一体地形成有反转驱动齿轮(counter drive gear ) 22。反转驱动齿轮22 与反转从动齿轮(counter driven gear) 23相啮合。反转从动齿轮23经由 未图示的减速齿轮列与车辆的驱动轮连接。另外,^没置于动力传递机构1的各种旋转部件分别由轴承适当支撑,省略它们的详细说明。在上面的动力传递机构1中,在使马达2的输出轴2a旋转时,共用齿 轮20以由该马达2的转速和马达减速才几构10的减速比确定的速度旋转,向驱动轮一方输出。在动力分割机构30—方,太阳齿轮31以与共用齿轮 20的转速和由内燃机所定的输入轴5的驱动速度相应的速度旋转,由该太 阳齿轮31的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传动装置,具有共用齿轮,该共用齿轮在共同的齿轮主体的内周以在轴线方向上相邻的方式形成有2列内齿,外齿齿轮啮合于各列内齿而逐列构成传动机构,其中: 在将所述共用齿轮的使用频率高的旋转方向设为正转方向时,各列内齿,以所述轴线方向内 侧的端部比所述轴线方向外侧的端部偏向所述正转方向的方式,相对于所述轴线方向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本祐纪平尾年弘寺岛正人铃木章之根本祐介藤田和也中田明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