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变速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211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齿轮变速传动装置,主动齿轮设置于主动齿轮箱体上,主动齿轮箱体通过活动支承臂加以支承。该变速传动装置的主动齿轮特别地依靠自身重力搭靠在从动齿轮上,使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在搭靠状态下啮合,从而取消了现有同类装置中的主动齿轮箱体顶托结构,简化了支承结构,尤其适于单向旋转机械使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传动装置,尤其是一种齿轮变速传动装置。《机械设计与研究》杂志1990年第4期上刊载了一篇题为“BOGIFLEX传动”的文章。文中介绍了一种EFP型齿轮变速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主要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定位辊子、主动齿轮箱体、活动支承臂、万向联轴器及主动齿轮箱顶托机构构成。在该传动装置中,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定位辊子成对设置在主动齿轮的两侧,其轮周靠设在从动齿轮轮周设置的轨道上,其作用是使主、从动齿轮轮齿的啮合不发生偏移,并使二齿轮的轴心距离保持不变。主动齿轮和定位辊子的转轴由主动齿轮箱体支承,主动齿轮的转轴由万向联轴器带动,主动齿轮箱体通过销轴与活动支承臂的一端相铰接,活动支承臂的另一端通过球形铰与固定基座相连接。主动齿轮箱体设置于从动齿轮的下部,通过主动齿轮箱体顶托机构对主动齿轮箱体加以顶托,使主、从动齿轮保持啮合。此处,主动齿轮箱体顶托机构可为弹性机构或液压机构。在上述现有齿轮变速传动装置中,由于对主动齿轮采用了柔性活动支承,因而可实现主动齿轮自动调位,改善主、从动齿轮间的啮合,避免轮齿严重磨损或折断。但是,上述现有齿轮变速传动装置是针对双向传动而设计的,而实际使用中的单向旋转设备较多,相对于单向旋转设备而言,上述现有齿轮变速传动装置的结构仍然较为复杂,有必要进一步加以简化。本技术的目的是对上述现有齿轮变速传动装置中的主动齿轮箱体的支承机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特别适于单向旋转设备使用的齿轮变速传动装置。本技术的齿轮变速传动装置具有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定位辊子、主动齿轮箱体、活动支承臂和万向联轴器。与上述现有齿轮变速传动装置相似,本技术中的定位辊子成对设置在主动齿轮两侧,其轮周靠设在从动齿轮轮周的轨道上。定位辊子和主动齿轮的转轴由主动齿轮箱体支承,主动齿轮的转轴由万向联轴器带动。主动齿轮箱体通过销轴与活动支承臂的一端相铰接,活动支承臂的另一端通过球形铰与固定基座相连接。在本技术中,特别地利用主动齿轮的自身重力,将主动齿轮搭靠在从动齿轮上,使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在搭靠状态下保持啮合。通常情况下,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点可设置在从动齿轮的上半周。但是,当通过适当选取活动支承臂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使支承臂向从动轮方向偏斜时,也可使主动齿轮在从动齿轮下半周的适当位置与从动齿轮啮合。此时,主动齿轮对从动齿轮的搭靠是由主动齿轮自身重力的侧向分力实现的。即主动齿轮及主动齿轮箱体的重力由活动支承臂及从动齿轮轮周共同承担,通过活动支承臂与竖直方向夹角的选取,主动齿轮及主动齿轮箱体具有向从动轮侧向倾倒的趋势,从而实现主动齿轮对从动齿轮的搭靠。在本技术中,由于利用主动齿轮的自身重力将主动齿轮搭靠在从动齿轮上,实现主、从动齿轮的正常啮合,从而取消了现有同类齿轮变速传动装置中的主动齿轮箱体顶托机构,简化了主动齿轮箱体的支承结构。因此,与现有同类装置相比,本技术的齿轮变速传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尤其适于单向旋转设备使用。本技术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齿轮变速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A-A剖视图。如图1-2所示,实施例中的变速传动装置主要由主动齿轮1、从动齿轮2、定位辊子4、5、辅助减速大,小齿轮6、7、主动齿轮箱体9、柔性活动支承臂11和万向联轴器17构成。主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2相啮合,定位辊子4、5分别设置在主动齿轮1的两侧,其轮周靠设在从动齿轮2的轮周轨道3上。在本实施例中,主动齿轮1和定位辊子4、5同轴设置,其转轴8由主动齿轮箱体9支承。辅助减速大、小齿轮6、7亦设置于主动齿轮箱体9内,该二齿轮相互啮合,大齿轮6与主动齿轮1同轴设置,小齿轮7的转轴与万向联轴器相联接。此处,辅助减速齿轮的设置是为了辅助完成部分减速功能,以减小用户的减速机构中主减速器的重量和尺寸。使用齿轮变速装置时,动力通过万向联轴器17输入,经辅助减速大、小齿轮6、7带动主动齿轮的转轴8旋转。当然,也可将实施例中的辅助减速大、小齿轮6、7去掉,直接由万向联轴器17与主动齿轮1的转轴相联接。在本实施例中,主动齿轮箱体9通过销轴10与活动支承臂11的一端相铰接,活动支承臂11的另一端通过球形铰15与齿轮装置外壁上的固定基座16相铰接。主动齿轮1利用其自身重力搭靠在从动齿轮2的上半周,使主、从动齿轮在搭靠状态下保持啮合。另外,为了吸收冲击振动、减轻动载、降低噪音,实施例中的活动支承臂11采用了柔性结构,即由支承轴12、支承筒13和弹簧14共同构成了一个中部分断的支承臂,支承轴12的一端套设在支承筒13内,支承轴12和支承筒13之间由弹簧14相连接,当承受轴向力时,通过弹簧14起到缓冲作用。本实施例中的齿轮传动装置可作为减速装置使用。为了满足重载要求,也可设置多个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及与主动齿轮相配套的主动齿轮箱体、支承臂和万向联轴器。另外,实施例中的从动齿轮可由销齿轮代替,以便用于双向传动。权利要求1.一种齿轮变速传动装置,具有主动齿轮(1)、从动齿轮(2)、定位辊子(4)、(5),主动齿轮箱体(9)、活动支承臂(11)和万向联轴器(17),定位辊子(4)、(5)成对设置在主动齿轮(1)的两侧,其轮周靠设在从动齿轮轮周的轨道(3)上,定位辊子和主动齿轮的转轴由主动齿轮箱体(9)支承,主动齿轮转轴(8)由万向联轴器(17)带动,主动齿轮箱体(9)通过销轴(10)与活动支承臂(11)的一端相铰接,活动支承臂(11)的另一端通过球形铰(15)与固定基座(16)相连接,其特征是主动齿轮(1)依靠其自身重力搭靠在从动齿轮(2)上,主动齿轮(1)与从动齿轮(2)在搭靠状态下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活动支承臂(11)中部分断,其分断处由弹性元件(14)相连接。专利摘要一种齿轮变速传动装置,主动齿轮设置于主动齿轮箱体上,主动齿轮箱体通过活动支承臂加以支承。该变速传动装置的主动齿轮特别地依靠自身重力搭靠在从动齿轮上,使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在搭靠状态下啮合,从而取消了现有同类装置中的主动齿轮箱体顶托结构,简化了支承结构,尤其适于单向旋转机械使用。文档编号F16H1/02GK2086824SQ9121432公开日1991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4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4日专利技术者郑自求, 张孝先 申请人:四川轻化工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变速传动装置,具有主动齿轮(1)、从动齿轮(2)、定位辊子(4)、(5),主动齿轮箱体(9)、活动支承臂(11)和万向联轴器(17),定位辊子(4)、(5)成对设置在主动齿轮(1)的两侧,其轮周靠设在从动齿轮轮周的轨道(3)上,定位辊子和主动齿轮的转轴由主动齿轮箱体(9)支承,主动齿轮转轴(8)由万向联轴器(17)带动,主动齿轮箱体(9)通过销轴(10)与活动支承臂(11)的一端相铰接,活动支承臂(11)的另一端通过球形铰(15)与固定基座(16)相连接,其特征是主动齿轮(1)依靠其自身重力搭靠在从动齿轮(2)上,主动齿轮(1)与从动齿轮(2)在搭靠状态下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自求张孝先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轻化工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