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阀组,具体为一种带有负压隔离功能的船舶通风用阀组。
技术介绍
1、在船舶通风系统中,尤其是涉及传染病防控或特殊污染隔离的场景(如医疗船、隔离舱室),负压隔离功能至关重要,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控制气流方向和压力差,确保污染空气不外泄,同时维持舱内空气质量,为实现舱室负压环境,防止空气无序流动和病菌外泄。
2、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3578020u的一种船用模块构件通风阀,通过设置电机驱动的船用模块构件通风阀,对船舱进行换气,并对空气进行净化过滤,提高了空气质量,通过设置风速测量仪,可在船舱内感知外界天气变化,对海航进行调整。
3、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的通风阀组通过排风管道直接通向船舶舷外排出,当主排风阀开度不足或机舱压力过高时,难以将船舶舱室内部隔离气流进行有效排出;且传统通风阀组仅实现气流开关,无过滤功能,需额外安装过滤器,增加系统复杂性和成本。
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有负压隔离功能的船舶通风用阀组,来解决现有主排风阀开度不足或机舱压力过高时,难以将船舶舱室内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负压隔离功能的船舶通风用阀组,包括进风管道和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包括连接管道(1)和主排风管道(2),所述连接管道(1)与主排风管道(2)通过法兰螺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风管道(2)的内侧设置有阀板组件,所述阀板组件包括安装在主排风管道(2)上方的控制器(3),所述主排风管道(2)的内侧设置有负压风机(32),所述连接管道(1)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排风机构,所述辅助排风机构包括旁通阀组(4)和旁通弯管(5),所述旁通阀组(4)包括旁通接管(41)和阀体外壳(42),所述旁通接管(41)的一端与连接管道(1)的内壁贯通连接,所述旁通接管(41)与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负压隔离功能的船舶通风用阀组,包括进风管道和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包括连接管道(1)和主排风管道(2),所述连接管道(1)与主排风管道(2)通过法兰螺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风管道(2)的内侧设置有阀板组件,所述阀板组件包括安装在主排风管道(2)上方的控制器(3),所述主排风管道(2)的内侧设置有负压风机(32),所述连接管道(1)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排风机构,所述辅助排风机构包括旁通阀组(4)和旁通弯管(5),所述旁通阀组(4)包括旁通接管(41)和阀体外壳(42),所述旁通接管(41)的一端与连接管道(1)的内壁贯通连接,所述旁通接管(41)与阀体外壳(42)通过法兰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旁通弯管(5)的输入端与阀体外壳(42)的一侧内壁贯通连接,且所述旁通弯管(5)的输出端延伸至主排风管道(2)的内壁且位于负压风机(32)之前,所述阀体外壳(42)的内侧活动安装有旋转壳组(44),所述旋转壳组(4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板(45),所述安装环板(45)的内侧设置有风阀调节组件和过滤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负压隔离功能的船舶通风用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壳组(44)由后壳板(441)和前壳板(442)组合而成,所述后壳板(441)与前壳板(44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后壳板(441)的中心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中心轴杆(431),所述中心轴杆(431)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43),所述伺服电机(43)固定安装在阀体外壳(42)远离旁通接管(41)的一侧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负压隔离功能的船舶通风用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板(441)的外环面均匀开设有通风槽(4410),所述阀体外壳(42)靠近旁通接管(4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进风圆槽(44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负压隔离功能的船舶通风用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板(441)及前壳板(442)的内侧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加强件和降噪件,所述加强件包括加强筋条(4411),所述加强筋条(4411)呈发散状结构固定安装在后壳板(441)及前壳板(442)的内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负压隔离功能的船舶通风用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件包括环形体(47),所述环形体(47)的外环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凸板(471),所述固定凸板(471)设置有多组且关于环形体(47)的中心轴线圆形阵列排布,且多组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士林,贾丙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东方船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