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观光车,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景区的无人驾驶与智慧导览观光车。
技术介绍
1、无人驾驶观光车输入目的地即可实现自主规划行驶路径、自主驾驶、自主避障等功能,无需安全员可运用于机场、园区等场景摆渡,助力智慧城市发展,为游客提供高效、安全、舒适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2、在多位游客乘坐无人驾驶观光车时,由于游客体重存在差异,有的体重甚至能相差100斤,加上游客都是自主乘坐,无人驾驶观光车容易出现游客乘坐位置不合理造成左右倾斜、前后倾斜,这样就使得无人驾驶观光车容易侧翻或翘头,驾驶安全性大大折扣,另外,因游客的身高存在不同的现象,造成身高较高的游客坐在前排时,身高较矮的游客坐在后排时,后排的游客无法对前方进行查看,存在影响观光效果的问题。
3、因此,提出一种用于景区的无人驾驶与智慧导览观光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景区的无人驾驶与智慧导览观光车,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景区的无人驾驶与智慧导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景区的无人驾驶与智慧导览观光车,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景区的无人驾驶与智慧导览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的内部底部设置有座椅抬升组件(5),所述座椅抬升组件(5)包括设于车架(2)内部底部的基座(51),所述基座(51)的顶部中央位置处嵌入固定有电动推杆一(52),所述电动推杆一(52)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座椅(53),所述座椅(53)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柱(54),所述基座(51)的顶部靠近限位柱(54)的正下方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孔(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景区的无人驾驶与智慧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景区的无人驾驶与智慧导览观光车,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景区的无人驾驶与智慧导览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的内部底部设置有座椅抬升组件(5),所述座椅抬升组件(5)包括设于车架(2)内部底部的基座(51),所述基座(51)的顶部中央位置处嵌入固定有电动推杆一(52),所述电动推杆一(52)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座椅(53),所述座椅(53)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柱(54),所述基座(51)的顶部靠近限位柱(54)的正下方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孔(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景区的无人驾驶与智慧导览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1)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二(56),所述电动推杆二(56)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护栏(5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景区的无人驾驶与智慧导览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的顶部设置有顶蓬(6),所述顶蓬(6)的顶部靠近座椅(53)正上方位置处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祥,朱亚男,杜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万星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