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悬架,尤其是一种运动解耦悬架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汽车工程领域,悬架系统是支撑车辆和乘客的关键部件;传统的悬架系统为了同时处理来自道路的垂直、侧向及纵向震动,常常会牺牲车辆动态性能与乘坐舒适度之间的平衡;具体来说,当下坡驾驶时,如果车辆悬架系统没有进行有效的解耦控制,整个系统的响应会变得迟缓不灵,从而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特别是在高速低架或复杂路况的驾驶环境中,车辆的乘坐舒适度受到极大影响,因此,提出一种运动解耦悬架装置,能够独立地处理不同方向震动,提高悬架系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动态响应和舒适度。
2、公告号为cn216969256u的一种机械式解耦悬架装置,其已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悬架结构的设计和计算则愈加复杂和难以实现的技术弊端,但在实际使用时类似结构的结构还存在诸多缺陷,如,现有的悬架在应对复杂路况时存在车身侧倾或俯仰的问题,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难以保持最佳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传统悬架设计在面对不同路况时,往往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减震弹力,无法有效应对高度变化和震动幅度不同的路面;这是因为在车辆行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解耦悬架装置,包括第一弹簧机构(1)、第二弹簧机构(2)、两个传动机构(3)和车架(6),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机构(3)均套接在车架(6)的外侧,两个所述传动机构(3)之间通过轴栓与第一弹簧机构(1)、第二弹簧机构(2)连接,且第一弹簧机构(1)位于第二弹簧机构(2)的上方,所述车架(6)的外侧套接有两个液压输送机构(4),两个液压输送机构(4)分别与两个传动机构(3)传动连接,所述车架(6)的两侧套接有连接臂机构(5);所述第一弹簧机构(1)由横向渐进式弹簧组件(101)和两个连接轴杆(102)组成,两个连接轴杆(102)通过轴栓分别安装在横向渐进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解耦悬架装置,包括第一弹簧机构(1)、第二弹簧机构(2)、两个传动机构(3)和车架(6),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机构(3)均套接在车架(6)的外侧,两个所述传动机构(3)之间通过轴栓与第一弹簧机构(1)、第二弹簧机构(2)连接,且第一弹簧机构(1)位于第二弹簧机构(2)的上方,所述车架(6)的外侧套接有两个液压输送机构(4),两个液压输送机构(4)分别与两个传动机构(3)传动连接,所述车架(6)的两侧套接有连接臂机构(5);所述第一弹簧机构(1)由横向渐进式弹簧组件(101)和两个连接轴杆(102)组成,两个连接轴杆(102)通过轴栓分别安装在横向渐进式弹簧组件(101)的两端;通过连接臂机构(5)将车轮受到的颠簸传递至传动机构(3),使得传动机构(3)在车架(6)外侧进行自转,自转的传动机构(3)将车轮受到的颠簸传递至第一弹簧机构(1)、第二弹簧机构(2),通过第一弹簧机构(1)、第二弹簧机构(2)的弹性缓冲性能为车轮的震动提供缓冲,并利用横向渐进式弹簧组件(101)根据震动幅度自适应式调节,同时满足柔软和承受巨大冲击的要求;同时自转的传动机构(3)驱动液压输送机构(4)运行,通过阀管将润滑油输送至传动机构(3),实现传动机构(3)自动上油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解耦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渐进式弹簧组件(101)由伸缩杆(1011)、活动卡环(1012)、限位环(1013)、低缓冲弹簧(1014)和高缓冲弹簧(1015)组成,高缓冲弹簧(1015)、活动卡环(1012)、低缓冲弹簧(1014)依次活动套接在伸缩杆(1011)的外侧,活动卡环(1012)位于低缓冲弹簧(1014)与高缓冲弹簧(1015)之间,限位环(1013)固定套接在伸缩杆(1011)的外侧,且限位环(1013)位于低缓冲弹簧(1014)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解耦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由翻转轴座(301)、面齿轮(302)和导油套(303)组成,面齿轮(302)固定安装在翻转轴座(301)的一侧,导油套(303)固定安装在翻转轴座(301)的另一侧,所述翻转轴座(301)、面齿轮(302)的内壁均开设有导油道(304),且导油套(303)内部的导油道(304)与翻转轴座(301)内部的导油道(304)贯通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动解耦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输送机构(4)由储油罐(401)、偏摆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易仑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