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志杰专利>正文

五轮自动起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54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五轮自动起网机,包括底座、连接盘和变速箱体,在变速箱体后面设有马达,在变速箱体内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齿轮轴和齿轮,在齿轮轴前端分别设有胶轮,其特殊之处是在马达的进油口处设有高压回止阀,在变速箱体内中间位置设有上、中、下齿轮轴及上、中、下齿轮,在中齿轮轴前端设有胶轮,在变速箱体两侧板上、下设有方铁,在上、下方铁之间设有转动挡辊,在每个方铁前端连接有支板,在支板前端设有长方形孔,在长方形孔内分别设有滑块,在对应变速箱体上端和下端的滑块上分别设有上滑块固定销和下滑块固定销,在上、下滑块固定销之间分别设有活动安全辊。优点是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可实现自动停机,防止渔网损坏,单人即可作业,操作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Five wheel automatic hauling machine

A five wheel automatic haul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connecting disk and a gear box, gear box in the back with the motor in the gear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four rectangular distribution of the gear shaft and the gear in the gear shaf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ront wheel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high pressure check valve into the oil motor mouth in a gear box body, the middle position, and gear shaft, gear, gear shaft in the fron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wheel, with iron in the gearbox on both sides of the plate, an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iron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roller, in each iron front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plate. The fron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rectangular hole on the supporting plate, the rectangular hol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lider, the slider in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corresponding gear box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slider and the lower slider fixed pin pin,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liding block fixing pin Movable safety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automatic shutdown can be realized when the abnormal situation occurs, and the fishing net is prevented from being dama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渔船上使用的起网机,特别涉及一种五轮自动起网机
技术介绍
起网机是渔船上用来收渔网的机械设备。现有的起网机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有变速箱体,在底座和变速箱体连接处设有连接盘,在变速箱体后面设有马达,在变速箱体上设有四个工作轮,在变速箱体两侧设有固定辊,这种结构的起网机存在的问题是1、没有制动系统,制动完全靠人工实现,当起网的重量超过额定负荷时,就会出现工作轮空转,网具在工作轮上打滑,使网具与工作轮产生摩擦,造成网具磨坏,甚至由于摩擦产生热力把网具烫焦,操作人员集中力稍有分散,就会有几米长的网具破损。2、由于在变速箱体两侧只有一根固定辊,一旦渔网不按规则进入工作轮时,渔网的外侧就会缠绕在工作轮的外端口上,如不及时停机处理,就会把渔网绞坏,因此这种起网机在起网作业时,必须增加一人在前面观察渔网,防止它跑偏;同时由于只有一根固定辊,工作轮全部裸露在外转动,在起网作业时,如果操作人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将手卷入工作轮,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可实现自动停机,操作安全可靠,单人即可作业,防止渔网损坏的五轮自动起网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有一个底座,在底座上设有变速箱体,在底座和变速箱体连接处设有连接盘,在变速箱体后面设有马达,在马达上设有进油口、出油口,在变速箱体内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齿轮轴及齿轮,在每个齿轮轴上位于变速箱体前面分别设有胶轮,在变速箱体上端面两侧设有吊环,其特殊之处是在马达的进油口处设有高压回止阀,在变速箱体内位于四个齿轮轴中间位置按上、中、下依次设有上、中、下齿轮轴及上齿轮、中齿轮、下齿轮,其中下齿轮分别与位于变速箱体下部两侧的齿轮相啮合,中齿轮也与位于变速箱体下部两侧的齿轮相啮合,上齿轮底部与中齿轮顶部相啮合,上齿轮两侧与位于变速箱体上部的齿轮分别相啮合,中、下齿轮轴可分别与马达输出轴相连接,中齿轮轴上位于变速箱体前面设有胶轮,在变速箱体两侧板上、下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方铁,在上部方铁上对应连接螺栓处分别设有条形孔,在每个方铁的前部分别设有螺孔,在上部方铁的螺孔内分别设有上固定销,在上固定销上端设有螺母,在下部方铁的螺孔内分别设有下固定销,在上固定销和下固定销之间分别设有转动挡辊,在每个方铁前端通过固定销轴分别连接有支板,在支板前端分别设有长方形孔,在支板上位于长方形孔端口设有盖板,在上部支板上对应长方形孔上、下孔壁中间位置设有条形孔,在下部支板上对应长方形孔上孔壁中间位置也设有条形孔,在所述的长方形孔内分别设有滑块,在每个滑块中心设有螺孔,在长方形孔内位于滑块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弹簧,在对应变速箱体上端的两个滑块的螺孔内分别设有上滑块固定销,在对应变速箱体下端的两个滑块的螺孔内分别设有下滑块固定销,在上滑块固定销和下滑块固定销之间分别设有活动安全辊。根据上述的五轮自动起网机,所说的连接盘与变速箱体底部通过螺栓连接,连接盘与底座上端口通过间隙配合插接,以使变速箱体可360°旋转,从而扩大起网机的工作面,保证起网机工作的需求。根据上述的五轮自动起网机,所说的转动挡辊为空心,以降低成本,减轻重量。根据上述的五轮自动起网机,所说的活动安全辊为空心,以降低成本,减轻重量。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在马达的进油口处设有高压回止阀,当出现异常工作情况使马达工作腔内油温过高,油压增大,高压回止阀会自动泄油,断绝了供给马达的油路,使工作轮停止转动,防止空转,实现了制动系统自动化;通过设置活动安全辊,控制了起网作业时渔网跑偏,使网具安全的导入工作轮内,解决了长期以来工作轮缠绕网具的问题,防止渔网损坏,单人即可作业,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作业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3的A处局部示意图;图5是图3的B处局部示意图;图6是图3的C向局部示意图; 图7是图3的D向局部示意图。图中1-底座,2-变速箱体,3-马达,4-进油口,5-出油口,6-高压回止阀,7-进油口,8-泄油口,9-齿轮轴,10-齿轮轴,11-齿轮轴,12-齿轮轴,13-齿轮,14-齿轮,15-齿轮,16-齿轮,17-轴承,18-胶轮,19-胶轮,20-胶轮,21-胶轮,22-螺母,23-上齿轮轴,24-中齿轮轴,25-下齿轮轴,26-上齿轮,27-中齿轮,28-下齿轮,29-胶轮,30-螺栓,31-方铁,32-方铁,33-方铁,34-方铁,35-条形孔,36-螺孔,37-上固定销,38-螺母,39-下固定销,40-转动挡辊,41-固定销轴,42-支板,43-支板,44-支板,45-支板,46-长方形孔,47-条形孔,48-滑块,49-弹簧,50-卡簧,51-上滑块固定销,52-下滑块固定销,53-活动安全辊,54-连接盘,55-螺栓,56-吊环,57-盖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有一个底座1,在底座1上端口通过间隙配合插接有连接盘54,连接盘54可在底座1上360°旋转,在连接盘54上通过螺栓55连接有变速箱体2,在变速箱体2上端面两侧分别设有吊环56,在变速箱体2后面通过螺栓设有马达3,在马达3上设有进油口4、出油口5,在马达3的进油口4处设有高压回止阀6,在高压回止阀6上设有进油口7和泄油口8,在马达3输出轴端设有外花键,在变速箱体内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齿轮轴9、10、11、12,在每个齿轮轴9、10、11、12上位于变速箱体2内通过键连接分别设有齿轮13、14、15、16,在每个齿轮轴9、10、11、12上位于变速箱体2前后两侧板内分别设有轴承17,在每个齿轮轴9、10、11、12上位于变速箱体2前面分别设有胶轮18、19、20、21并分别通过螺母22限位,在变速箱体2内位于四个齿轮轴9、10、11、12中间位置按上、中、下依次设有上齿轮轴23、中齿轮轴24、下齿轮轴25,在每个齿轮轴23、24、25上位于变速箱体2前后两侧板内分别设有轴承17,在每个齿轮轴23、24、25上位于变速箱体2内分别设有通过键连接有上齿轮26、中齿轮27、下齿轮28,其中下齿轮28分别与位于变速箱体2下部两侧的齿轮13、16相啮合,中齿轮27也与位于变速箱体2下部两侧的齿轮13、16分别相啮合,上齿轮26底部与中齿轮27顶部相啮合,上齿轮26两侧与位于变速箱体2上部两侧的齿轮14、15分别相啮合,在中、下齿轮轴24、25后轴端设有内花键,所说的马达3输出轴端的外花键可分别与中、下齿轮轴24、25后轴端的内花键相配合,在中齿轮轴24上位于变速箱体2前面同样设有胶轮29并通过螺母22限位,在变速箱体2左、右两侧板上、下分别通过螺栓30连接有方铁31、32、33、34,在上部方铁31、33上对应螺栓30处分别设有条形孔35,在每个方铁31、32、33、34上位于变速箱体2前端分别设有螺孔36,在上部方铁31、33的螺孔36内分别设有上固定销37,在上固定销37上端设有螺母38,在下部方铁32、34的螺孔36内分别设有下固定销39,在每个上固定销37和下固定销39之间分别设有转动挡辊40,在每个方铁31、32、33、34前端通过固定销轴41分别连接有支板42、43、44、45,在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轮自动起网机,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设有变速箱体(2),在底座(1)和变速箱体(2)连接处设有连接盘(54),在变速箱体(2)后面设有马达(3),在马达(3)上设有进油口(4)、出油口(5),在变速箱体(2)内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齿轮轴(9)、(10)、(11)、(12)及齿轮(13)、(14)、(15)、(16),在每个齿轮轴(9)、(10)、(11)、(12)上位于变速箱体(2)前面分别设有胶轮(18)、(19)、(20)、(21),在变速箱体(2)上端面两侧分别设有吊环(56),其特征是:在马达(3)的进油口(4)处设有高压回止阀(6),在变速箱体(2)内位于四个齿轮轴(9)、(10)、(11)、(12)中间位置按上、中、下依次设有上、中、下齿轮轴(23)、(24)、(25)及上齿轮(26)、中齿轮(27)、下齿轮(28),其中下齿轮(28)分别与位于变速箱体(2)下部两侧的齿轮(13)、(16)相啮合,中齿轮(27)也与位于变速箱体(2)下部两侧的齿轮(13)、(16)相啮合,上齿轮(26)底部与中齿轮(27)顶部相啮合,上齿轮(26)两侧与位于变速箱体(2)上部的齿轮(14)、(15)分别相啮合,中、下齿轮轴(27)、(28)可分别与马达(3)输出轴相连接,在中齿轮轴(24)上位于变速箱体(2)前面设有胶轮(29),在变速箱体(2)两侧板上、下分别通过螺栓(30)连接有方铁(31)、(32)、(33)、(34),在上部方铁(31)、(33)上对应连接螺栓(30)处分别设有条形孔(35),在每个方铁(31)、(32)、(33)、(34)的前部分别设有螺孔(36),在上部方铁(31)、(33)的螺孔(36)内分别设有上固定销(37),在上固定销(37)上端设有螺母(38),在下部方铁(32)、(34)的螺孔(36)内分别设有下固定销(39),在上固定销(37)和下固定销(39)之间分别设有转动挡辊(40),在每个方铁(31)、(32)、(33)、(34)前端通过固定销轴(41)分别连接有支板(42)、(43)、(44)、(45),在支板(42)、(43)、(44)、(45)前端分别设有长方形孔(46),在支板(42)、(43)、(44)、(45)上位于长方形孔(46)端口设有盖板(57),在上部支板(42)、(44)上对应长方形孔(46)上、下孔壁设有条形孔(47),在下部支板(4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轮自动起网机,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设有变速箱体(2),在底座(1)和变速箱体(2)连接处设有连接盘(54),在变速箱体(2)后面设有马达(3),在马达(3)上设有进油口(4)、出油口(5),在变速箱体(2)内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齿轮轴(9)、(10)、(11)、(12)及齿轮(13)、(14)、(15)、(16),在每个齿轮轴(9)、(10)、(11)、(12)上位于变速箱体(2)前面分别设有胶轮(18)、(19)、(20)、(21),在变速箱体(2)上端面两侧分别设有吊环(56),其特征是在马达(3)的进油口(4)处设有高压回止阀(6),在变速箱体(2)内位于四个齿轮轴(9)、(10)、(11)、(12)中间位置按上、中、下依次设有上、中、下齿轮轴(23)、(24)、(25)及上齿轮(26)、中齿轮(27)、下齿轮(28),其中下齿轮(28)分别与位于变速箱体(2)下部两侧的齿轮(13)、(16)相啮合,中齿轮(27)也与位于变速箱体(2)下部两侧的齿轮(13)、(16)相啮合,上齿轮(26)底部与中齿轮(27)顶部相啮合,上齿轮(26)两侧与位于变速箱体(2)上部的齿轮(14)、(15)分别相啮合,中、下齿轮轴(27)、(28)可分别与马达(3)输出轴相连接,在中齿轮轴(24)上位于变速箱体(2)前面设有胶轮(29),在变速箱体(2)两侧板上、下分别通过螺栓(30)连接有方铁(31)、(32)、(33)、(34),在上部方铁(31)、(33)上对应连接螺栓(30)处分别设有条形孔(35),在每个方铁(31)、(32)、(33)、(34)的前部分别设有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洋何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何志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