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井管道,特别是一种在管井作业中管道下放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通常降水井管井下放时,采取施工人员拉放绳索下放管井,绳索会摩擦土外壁,容易导致塌方,人工不能下放过重、过深管井。
2、基于现有技术发现:
3、现有的由于降水井施工中,成孔完成后下方无砂管井,管井下放时采取人工拉放绳索下放,下放时靠人工控制下放速度,不容易控制速度、下放管井不易过重和不容易精准控制下放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在管井作业中管道下放控制装置,架体放置在管井上方,管井从本装置中间下放,绳索固定在最下方的管井底部,绳索两端分别缠绕在固定支架的两个绳索固定组件。
2、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在管井作业中管道下放控制装置,包括土壁,所述土壁上贴合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顶部安装有两个绳索固定组件,两个绳索固定组件上共同滑动套接有绳索,绳索的圆柱外侧壁上缠绕有管井,土壁上开设有放置孔,放置孔内放置有管井,两个绳索固定组件上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柱,两个伸缩柱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两个挤压块均贴合有绳索,两个伸缩柱上均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伸缩柱以及挤压块。
3、本实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4、本技术使用时,本装置架体放置在管井上方,管井从本装置中间下放,绳索固定在最下方的管井底部,绳索两端分别缠绕在固定支架的两个绳索固定组件上,绳索缠绕两圈或三圈,每加一节管井,下放一
5、解决了现有的由于降水井施工中,成孔完成后下方无砂管井,管井下放时采取人工拉放绳索下放,下放时靠人工控制下放速度,不容易控制速度、下放管井不易过重和不容易精准控制下放标高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管井作业中管道下放控制装置,包括土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壁(1)上贴合有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的顶部安装有两个绳索固定组件(3),两个绳索固定组件(3)上共同滑动套接有绳索(4),绳索(4)的圆柱外侧壁上缠绕有管井(5),土壁(1)上开设有放置孔,放置孔内放置有管井(5),两个绳索固定组件(3)上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柱(6),两个伸缩柱(6)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7),两个挤压块(7)均贴合有绳索(4),两个伸缩柱(6)上均套接有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伸缩柱(6)以及挤压块(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管井作业中管道下放控制装置,包括土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壁(1)上贴合有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的顶部安装有两个绳索固定组件(3),两个绳索固定组件(3)上共同滑动套接有绳索(4),绳索(4)的圆柱外侧壁上缠绕有管井(5),土壁(1)上开设有放置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云鹏,刘宇,李长明,李刚,刘吉,张博,敖志新,曲笑群,王洋,闫晗,王靖淇,权道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