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纺纱绕线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917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绕线筒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色纺纱绕线筒,包括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所述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的外表面分别套设有第一防护筒和第二防护筒,所述限位框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呈圆周阵列设置的限位槽,所述第一防护筒和第二防护筒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抵接筒,所述套盘与抵接筒的内壁之间均固定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通过设置限位框、限位槽和限位块,配合抵接筒和第一弹簧,使得第一防护筒和第二防护筒分别对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进行连接,通过第一防护筒和第二防护筒对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上绕设的色纺纱进行防护,避免灰尘对色纺纱产生影响,且稳定性较强,避免绕线筒发生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绕线筒,具体为一种色纺纱绕线筒


技术介绍

1、色纺纱就是先将纤维染成有色纤维,然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经过充分混合后纺制成具有独特混色效果的纱线。色纺纱在同一根纱线上显现出多种颜色,色彩丰富、饱满柔和,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色纺纱制造厂中每天都要生产大量的色纺纱,这些色纺纱都需要用绕线筒对其进行收放和包装。

2、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9807608u)公开了一种色纺纱绕线筒结构,涉及色纺纱线绕线筒结构
,包括绕线筒,绕线筒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设置在绕线筒外侧的半圆仓,转动设置在半圆仓内部的透明防护罩,以及设置在透明防护罩外侧的固定件,半圆仓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架,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绕线筒不便对色纺纱线进行防护,使色纺纱线长时间暴露在外界,导致外界的灰尘会堆积在色纺纱线的外侧的问题,本实用通过防护机构、半圆仓、透明防护罩、绕线筒、挡板、限位孔、橡胶塞和固定件的设置,实现了将色纺纱线绕在绕线筒的外侧,并将线头进行固定,将透明防护罩固定在半圆仓的上端,避免了色纺纱线长时间暴露在外界使灰尘堆积过度而导致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纺纱绕线筒,包括第一绕线筒(1)和第二绕线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筒(1)和第二绕线筒(2)的外表面分别套设有第一防护筒(3)和第二防护筒(4),所述第一绕线筒(1)和第二绕线筒(2)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框(5),所述限位框(5)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呈圆周阵列设置的限位槽(6),所述第一防护筒(3)和第二防护筒(4)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抵接筒(9),所述第一防护筒(3)和第二防护筒(4)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设有套盘(11),所述套盘(11)与抵接筒(9)的内壁之间均固定套设有第一弹簧(10),两个所述第一弹簧(10)分别套设在第一防护筒(3)和第二防护筒(4)的外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纺纱绕线筒,包括第一绕线筒(1)和第二绕线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筒(1)和第二绕线筒(2)的外表面分别套设有第一防护筒(3)和第二防护筒(4),所述第一绕线筒(1)和第二绕线筒(2)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框(5),所述限位框(5)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呈圆周阵列设置的限位槽(6),所述第一防护筒(3)和第二防护筒(4)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抵接筒(9),所述第一防护筒(3)和第二防护筒(4)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设有套盘(11),所述套盘(11)与抵接筒(9)的内壁之间均固定套设有第一弹簧(10),两个所述第一弹簧(10)分别套设在第一防护筒(3)和第二防护筒(4)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防护筒(3)和第二防护筒(4)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7),所述容纳槽(7)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纺纱绕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柱(12),所述第二绕线筒(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柱(13),所述第一调节柱(12)活动套设在第二调节柱(13)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调节柱(12)的内部设置有两个调节板(15),所述调节板(15)延伸至第一绕线筒(1)的外部,两个所述调节板(15)相背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7),所述第一调节柱(12)和第二调节柱(13)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14),所述第二调节柱(13)外表面的限位孔(14)有若干个且呈线性阵列设置,两个所述调节板(1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纺纱绕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筒(3)和第二防护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怀清张乔华王蓉蓉郭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响水县中博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