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瑞发专利>正文

车用滤清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5618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用滤清器构造,包含有一具有容室的筒体、一滤管组及一出气管组,该容室二侧分别界定出一进气端及一出气端,该滤管组设于该进气端内,且该滤管组至少包含有一进气管及一滤芯,该进气管顶部为一开阔的导流面,且该导流面朝该容室内渐缩,同时,该进气管于对应该出气端一侧还接设该滤芯,而该滤芯为大体沿轴向朝该容室渐缩收束的锥状体,又,该出气管组设于该容室的出气端内,且该出气管组包含有一组接部及一出气管,该组接部设于该容室内,并同时向外接设该出气管,由该导流面可将空气迅速集中导入至一汽车引擎内。(*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车用滤清器构造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为已知滤清器的剖视图,如美国专利专利证书号第6638330号案,其所揭露的结构是包含有一管状外罩1,该外罩1内至少设有一滤芯2,该滤芯2是固定于一支撑件3的一端,该支撑件3是具有一进气口 4,且其装设于一下开口 5内,其主要特征在于该滤芯2是与该支撑件3固接为一体,且邻近该进气口 4的边缘,同时,于该滤芯2内的自由端是设有一导流件6 ;该滤清器还包含有一导管7,该导管7中间是具有一出气口 8,且其可由松脱该紧固件9从该外罩1上移除;而气流是由该进气口 4进入,并由该导流件6导引通过该滤芯2及该外罩1间,进而从该滤清器1的出气口 8排出。 已知滤清器虽可从该进气口 4引进气体,但碍于该进气口 4的开口过于狭隘,以致于无法快速引进外在空气,且该滤芯2是一体设于该支撑件3内,若要增加该进气口 4的尺寸,相对该滤芯2会靠近该外罩1内侧管壁,使空气及该管壁碰撞影响空气导入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滤清器构造,其是由开阔的导流面可迅速集中空气并引进至车子引擎内,提升空气导入的速度。 本技术车用滤清器构造,包含有一筒体、一滤管组及一出气管组,而该筒体内具有一容室,且该容室二侧分别界定出一进气端及一出气端,该滤管组则设于该容室的进气端内,且该滤管组包含有一进气管及一滤芯,该进气管顶部为一开阔的导流面,且该导流面朝该容室内渐縮,同时,该进气管于对应该出气端一侧还接设该滤芯,而该滤芯为大体沿轴向朝该容室渐縮收束的锥状体,又,该出气管组设于该容室的出气端内,且该出气管组包含有一组接部及一出气管,该组接部设于该容室内,并同时向外接设该出气管,而由开阔的导流面可迅速集中空气并引进至车子引擎内。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的车用滤清器构造,其是由开阔的导流面可迅速集中空气并引进至车子引擎内,提升空气导入的速度。附图说明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特点和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其中 图1是已知滤清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技术滤清器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3是本技术滤清器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技术滤清器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5是本技术滤清器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技术滤清器再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分别为本技术滤清器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分解立体图及组合剖视图,其包含有 —筒体IO,其内具有一容室ll,且该容室11 二侧分别界定出一进气端111及一出气端112。 —滤管组20,是设于该容室11的进气端111内,而该滤管组20是包含有一进气管21、一组接管22及一滤芯23,该进气管21是顶部是为一开阔的导流面211,且该导流面211是朝该容室11内渐縮,而该导流面211的口径是可具有不同尺寸,同时,该进气管21于该导流面211底部延伸形成一环接部212,该环接部212的外周壁是设有一外螺纹213,又,该进气管21是与该组接管22相螺接,该组接管22是是具有一组接槽221,而该组接槽221内是具有一对应该外螺纹213的内螺纹222,另,该滤芯23是一体成型环设于该组接管22且邻近该组接槽221处,而该滤芯23是由该组接管22端侧轴向朝该容室11内渐縮收束,并形成一锥状体,且该滤芯23与该组接管22 —体共同设于该容室11内,另,该滤芯23于对应该出气端112 —侧还一体成型有一套头231,且该套头231是向该滤芯23内延伸形成一三角锥面2311。 —出气管组30,是设于该容室11的出气端112内,该出气管组30是包含有一组接部31及一出气管32,该组接部31是设于该容室11内,并同时向外接设该出气管32,而该组接部31是以多个螺栓33与该出气管32相螺接,同时,该组接部31是为一管体,且于对应该出气管32 —端径向向内设有一延伸环311 ,且该组接部31内壁与该延伸环311间还设有三间隔设置的凸块312,而该出气管32则是于对应该延伸环311 —端径向向外设有一组接环321,该组接环321是以所述螺栓33与该延伸环311相螺固,且该出气管32是外侧周壁是沿轴向向外渐縮形成一阶梯状,同时,该出气管32自由端的口径是具有不同尺寸。 —固接单元40,是与该筒体10及该组接管22相螺固,另,亦与该筒体10及该组接部31相螺固,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该固接单元40为多个螺丝,该固接单元40由该筒体10外周壁锁入,并分别与该组接管22的管壁及该组接部31的凸块312相锁设固定。 仍请参阅图4,于组装至一车子(图未示)时,因该出气管32是呈一阶梯状,故可因应多种车子的组装口径,以达到方便组装的效用,同时,更因该进气管21及该出气管32是可分别从该组接管22及该组接部31拆卸下,使可快速组装换成不同口径的进气管21及出气管32,又,因该进气管21的导流面211的开口面积较该环接部212大,而可使空气加速导入至该滤芯23内,以达到迅速集中空气的效用,同时,更进一步由于该滤芯23是呈一锥状,故可解决已知滤芯2(如图l所示)太贴近该外罩l(如图l所示)所造成的进出气不顺畅的问题。 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技术滤清器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本实施例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作动方式是相同,而其最大不同点在于该进气管21的环接部212是紧配合于该组接管22的组接槽221内,同时,该组接管22与该滤芯23是呈一体并设置于该容室11内,又,该组接部31是设于该容室11的出气端112内,且轴向朝外一体成型有该出气管32。 请参阅图6所示,是本技术滤清器再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本实施例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作动方式是相同,而其最大不同点在于该进气管21直接一体成型有该滤芯23,并共同设置于该容室11内,且该滤芯23于对应该出气端112 —侧还一体成型有一套头232,该套头232是为一环圈,且其凹设有一环槽2321,同时于该套头232中间并界定出一开口 2322,而该滤芯23是一体环设于该环槽2321内,且该套头232中间更进一步一体成型有一滤网2323,该滤网2323则是盖设于该开口 2322 —侧,由此,使空气可经由该滤芯23或该滤网2323过滤排出,以提高整体排气速度。权利要求一种车用滤清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筒体,其内具有一容室,且该容室二侧分别界定出一进气端及一出气端;一滤管组,设于该容室的进气端内,而该滤管组至少包含有一进气管及一滤芯,该进气管顶部为一开阔的导流面,且该导流面朝该容室内渐缩,同时,该进气管于对应该出气端一侧还接设该滤芯,而该滤芯为沿轴向朝该容室渐缩收束的锥状体;以及,一出气管组,设于该容室的出气端内,且该出气管组至少包含有一组接部及一出气管,该组接部设于该容室内,并同时向外接设该出气管。2. 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滤清器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滤管组还包含有一组接管,该组接管组设于该进气管与该滤芯之间,且该组接管与该滤芯相组接,并呈一体成型,同时,该组接管环设有一组接槽,同时,该进气管设有一环接部,该环接部接设于该组接槽内。3. 依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滤清器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滤清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筒体,其内具有一容室,且该容室二侧分别界定出一进气端及一出气端;    一滤管组,设于该容室的进气端内,而该滤管组至少包含有一进气管及一滤芯,该进气管顶部为一开阔的导流面,且该导流面朝该容室内渐缩,同时,该进气管于对应该出气端一侧还接设该滤芯,而该滤芯为沿轴向朝该容室渐缩收束的锥状体;以及,    一出气管组,设于该容室的出气端内,且该出气管组至少包含有一组接部及一出气管,该组接部设于该容室内,并同时向外接设该出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发
申请(专利权)人:黄瑞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