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丙坤专利>正文

一种车载蒸发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0938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载蒸发空调,由固定于车顶外的蒸发器(1)、置于车内的内风机(3)、循环水泵(4)和补水装置(2)组成。内风机(3)的盘管经由循环水泵(4)与蒸发器(1)的导温铝漕(1.1)形成水循环通路,补水装置(2)可自动向蒸发器(1)内的汲水矿棉(1.2)补充水份,蒸发器(1)的导温铝漕(1.1)内的水降温后循环至内风机(3),经内风机(3)传导吸收车内空气的热量,达到降低车厢内温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汽车行使中产生的风能,通过水蒸发散热达到制冷目的,解决目前车载空调制冷方式单一、耗费能源和污染环境的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调制冷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车载蒸发空调
技术介绍
现有车载空调的制冷系统大多由热泵压縮机、蒸发器、冷凝器和冷媒(氟利昂)组成, 这种方式既耗费发动机功率,又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对于小排量车型、货车型,尤其是电 动类汽车,不能安装热泵空调,在车内制冷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汽车行使中产生的风能,通过水蒸发 散热达到制冷目的,解决目前车载空调制冷方式单一、耗费能源和污染环境的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载蒸发空调,由固定于车顶外的蒸发器、置于车内的内风机、循环水泵和补水装 置组成。所述蒸发器由蛇形分布的其内中空的导温铝槽、填充于所述导温铝槽之间的吸水矿棉和 补水管道组成,所述补水管道分布于所述吸水矿棉内;补水装置由补水箱、补水泵、补水感 应器组成。所述导温铝槽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内风机的盘管进水口,所述内风机的盘管出水口经由循 环水泵连接所述导温铝槽的进水口,形成水循环系统。所述补水箱的出水口通过补水泵连接 所述补水管道,向吸水矿棉供水;所述补水感应器置于所述吸水矿棉内,并通过电路与所述 补水泵相连接;所述水位指示器位于补水箱前表面,可直观显示补水箱的存水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车外风力的作用,蒸发器内吸水矿棉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使 得导温铝槽内的水降温,降温后的水循环到内风机,经内风机传导吸收车内空气的热量,达 到降低车厢内温度的目的;当吸水矿棉水分不足时,内置于吸水矿棉的补水感应器向补水泵 发出送水信号,从补水箱出水口输送适量水源至吸水矿棉;内风机冷凝水出口连接补水箱注 水口,可回收内风机产生的冷凝水。本技术适用于所有车型,尤其是车顶面积大的车以及电动类车型,其中各部件的外 观及尺寸可根据不同车型设计,例如蒸发器可依据车顶面积和制冷需求选择采用单片蒸发板 或多片蒸发板叠加。本技术不同于传统的车辆空调制冷方式,通过利用汽车行使中产生的风能形成水蒸发散热,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既不耗费发动机的功率,又不会造成了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所述车载蒸发空调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所述车载蒸发空调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技术所述车载蒸发空调补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车载蒸发空调,由固定于车顶外的蒸发器l、置于车内的内风机3、循环水 泵4和补水装置2四个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蒸发器1由蛇形分布的其内中空的导温铝槽1. 1、填充于导温铝槽1. 1间 的吸水矿棉1. 2和分布于吸水矿棉1. 2内的补水管道1. 3组成;导温铝槽1. 1的两端分别是 入水口 1. 1. 1和出水口 1. 1. 2。如图3所示,补水装置2由补水箱2. 1、补水泵2.2、补水感应器2.3、水位指示器2.5、 补水箱出水口 2. 1. 1和补水箱注水口 2. 1. 2组成。水位指示器2. 5位于补水箱2. 1的前表面, 可直观显示补水箱2. 1的存水量。结合图1至3,内风机3盘管进水口 3. 1连接导温铝槽1. 1的出水口 1. 1. 2,内风机2的 盘管出水口 3.2经由循环水泵3连接导温铝槽1. 1的进水口 1. 1. 1,形成水循环系统;补水 感应器2.3置于吸水矿棉1.2里,并通过电路5与补水泵2.2相连接;补水箱2. l的出水口 2. 1. 1通过补水泵2. 2连接补水管道1. 3;内风机2的冷凝水出口 3. 3连接补水箱2. 1的注水 口2. 1.2,可回收内风机3产生的冷凝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车外风力的作用,吸水矿棉1.2内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使得 导温铝槽1. 1内的水降温,降温后的水循环到内风机3,经内风机3的入风口 3.5和出风口 3.4传导吸收车内空气的热量,达到降低车厢内温度的目的;当吸水矿棉1.2水分不足时,补 水感应器2. 3向补水泵2. 2发出送水信号,从补水箱出水口 2. 1. 1输送适量水源至吸水矿棉 1.2。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 所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仅以举例的方式示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 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蒸发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蒸发空调由固定于车顶外的蒸发器(1)、置于车内的内风机(3)、补水装置(2)和循环水泵(4)组成;所述蒸发器(1)由蛇形分布的其内中空的导温铝槽(1.1)、填充于所述导温铝槽(1.1)之间的吸水矿棉(1.2)和补水管道(1.3)组成,所述补水管道(1.3)分布于吸水矿棉(1.2)内;所述补水装置(2)由补水箱(2.1)、补水泵(2.2)、补水感应器(2.3)组成;所述导温铝槽(1.1)的出水口(1.1.2)连接所述内风机(3)的盘管进水口(3.1),所述内风机(3)的盘管出水口(3.2)经由循环水泵(4)连接所述导温铝槽(1.1)的进水口(1.1.1);所述补水箱(2.1)的出水口(2.1.1)通过补水泵(2.2)连接所述补水管道(1.3);所述补水感应器(2.3)置于所述吸水矿棉(1.2)内,并通过电路(5)与所述补水泵(2.2)相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蒸发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风机(3)的冷凝水出口 (3. 3) 与补水箱注水口 (2. 1.2)连通。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蒸发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由多片蒸发板叠加而成o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蒸发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2.1)装有水位指示器(2.5)。专利摘要一种车载蒸发空调,由固定于车顶外的蒸发器(1)、置于车内的内风机(3)、循环水泵(4)和补水装置(2)组成。内风机(3)的盘管经由循环水泵(4)与蒸发器(1)的导温铝漕(1.1)形成水循环通路,补水装置(2)可自动向蒸发器(1)内的汲水矿棉(1.2)补充水份,蒸发器(1)的导温铝漕(1.1)内的水降温后循环至内风机(3),经内风机(3)传导吸收车内空气的热量,达到降低车厢内温度的目的。本技术利用汽车行使中产生的风能,通过水蒸发散热达到制冷目的,解决目前车载空调制冷方式单一、耗费能源和污染环境的问题。文档编号F25B49/00GK201382505SQ20092000705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0日专利技术者吴丙坤 申请人:吴丙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蒸发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蒸发空调由固定于车顶外的蒸发器(1)、置于车内的内风机(3)、补水装置(2)和循环水泵(4)组成;所述蒸发器(1)由蛇形分布的其内中空的导温铝槽(1.1)、填充于所述导温铝槽(1.1)之间的吸水矿棉(1.2)和补水管道(1.3)组成,所述补水管道(1.3)分布于吸水矿棉(1.2)内;所述补水装置(2)由补水箱(2.1)、补水泵(2.2)、补水感应器(2.3)组成;所述导温铝槽(1.1)的出水口(1.1.2)连接所述内风机(3)的盘管进水口(3.1),所述内风机(3)的盘管出水口(3.2)经由循环水泵(4)连接所述导温铝槽(1.1)的进水口(1.1.1);所述补水箱(2.1)的出水口(2.1.1)通过补水泵(2.2)连接所述补水管道(1.3);所述补水感应器(2.3)置于所述吸水矿棉(1.2)内,并通过电路(5)与所述补水泵(2.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丙坤
申请(专利权)人:吴丙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