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片式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6286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两片式滑板,包括底面设有至少一个前轮的前踏板、底面设有至少一个后轮的后踏板,所述后踏板包括后踏部及从所述后踏部延伸出的延伸部,所述前踏板与所述延伸部通过刚性连接件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弹性形变系数大于所述后踏部的弹性形变系数。所述前踏板与所述后踏板通过一刚性连接件连接,同时后踏板包括一弹性形变系数较高的延伸部,使用者在使用该滑板时,通过对滑板施力使前踏板和后踏板产生扭动,更容易被使用者操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板,特别涉及一种可由使用者反复扭动而前 进的滑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可由使用者反复扭动而前进的滑板,包括一单片式平台 以及一对滚轮组件,该单片式平台具有挠性,且包含有一对较宽的 双脚支撑区以及一较窄之中间区,此种滚轮组件分别设于该双脚支 撑区底侧;当使用者对该双脚支撑区偏心施压,而使双脚支撑区朝 相反反向倾斜时,该中间区将以该单片式平台的扭动轴为轴心进行 扭曲变形,同时,双脚支撑区可因重心提高而产生势能,并在回复 原状时将该势能转换为前进的动能;因此,使用者仅需反复扭动该 单片式平台,即可使该滑板前进,而无需蹬踏地面。这种滑板只有在以该扭动轴为轴心进行扭曲变形时,才可获得 前进的动力;由于该单片式平台为一体成形,因此该中间区可任意 变形,即双脚支撑区可朝任意方向相对扭动,假使使用者施力的方 向或位置错误,而无法使该中间区扭曲,或是仅使其弯折时,该滑 板非但无法前进,使用者也容易因重心不稳而从该滑板上坠落,因 此该滑板具有操控困难的缺点。另一种此类滑板包括具有前板、后板和将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分开地固连起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弹性体,以便当其受到扭力或弯曲力可以弹性的扭曲或弯曲,且当该力消失即可恢复原有形状。此类两片式滑板前板和后板直接通过弹性体连接,在使用者使用滑板的过程中, 弹性体可能在各个方向上产生形变,给滑板的使用者对滑板的操作带来3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 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更容易操控的两片式滑板。根据本技术提出一种两片式滑板,包括底面设有至少一个前轮 的前踏板、底面设有至少一个后轮的后踏板,所述后踏板包括后踏部及 从所述后踏部延伸出的延伸部,所述前踏板与所述延伸部通过刚性连接 件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弹性形变系数大于所述后踏部的弹性形变系数。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两片式滑板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前踏板后端设置有复数个凹槽,所述延伸部前端设置有与所述 凹槽对应的凸出部件。所述凹槽为向下开口的凹槽。所述凸出部件适于容置在与其对应的凹槽中。当所述延伸部沿所述刚性连接件径向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时,所述凸 出部件与对应的所述凹槽顶持。所述前踏板后端设置有复数个孔洞,所述延伸部前端设置有与所述 孔洞对应的插接部件。所述插接部件适于容置在与其对应的孔洞中。当所述延伸部沿所述刚性连接件径向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时,所述插 接部件与所述孔洞顶持。所述延伸部形成有一镂空的狭长孔。 所述刚性连接件延伸连接至所述后踏部的底面。具有一辅助臂设于所述刚性连接件,以及二辅助轮组分别设置于该 辅助臂两侧。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两片式滑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占.首先,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二片式滑板,所述前踏板与所述后踏板通过一刚性连接件连接,同时后踏板包括一弹性形变系数较高的延伸 部,使用者在使用该滑板时,通过对滑板施力使前踏板和后踏板产 生扭动,更容易被使用者操控;其次,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二片式 滑板,所述前踏板与所述延伸部通过凹槽或孔洞与延伸部上的突出部件 或插接部件配合,特别是在滑板车使用过程中,突出部件或插接部件与 凹槽或孔洞相互顶持,确保了滑板车操作的灵活性;再次,在所述延伸 部上形成由镂空的长孔,其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增加了延伸部 的弹力;最后,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两片式滑板,包括有可拆卸的辅 助座,安装辅助座后,可使初学者更容易上手;在不需要时只需拆除便 可。本技术附加的方面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 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方面和优点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 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l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两片式滑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两片式滑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4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两片式滑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5是图4中A-A处剖视示意图6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两片式滑板的分解结构示 意图7是图6中B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 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用于解释本技术,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能解释为 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两片式滑板,包 括底面设有至少一个前轮11的前踏板1、底面设有至少一个后轮21的后踏板2,所述后踏板2包括后踏部22及从所述后踏部22延伸出的延伸部 23。为了方便使用者,在所述前踏板1、所述后踏板2上设置有防滑踏垫; 及为了方便初学者使用,在所述滑板车上具有一辅助臂3设于所述刚性 连接件4上,以及二辅助轮组6分别设置于该辅助臂3两侧。这些技术 方案都为现有技术中较常见的技术方案,这里就不再赘述。在所所述前 踏板1与所述延伸部23通过刚性连接件4连接,所述延伸部23的弹性 形变系数大于所述后踏部22的弹性形变系数。所述延伸部23的弹性形 变系数大于所述后踏部22的弹性形变系数是指所述延伸部23相对与所 述后踏部22更容易产生弹性形变。所述前踏板1与所述后踏板2通过一 刚性连接件4连接,同时后踏板2包括一弹性形变系数较高的延伸部23, 使用者在使用该两片式滑板时,通过对该两片式滑板施力使前踏板1 和后踏板2产生扭动,使该两片式滑板向前运动,采用此类滑板更 容易被使用者操控。为了使该两片式滑板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牢固耐 用,可以将所述刚性连接件4延伸连接至所述后踏部22的底面。参见图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前 踏板1后端设置有复数个凹槽12,所述延伸部23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 12对应的凸出部件24。通过在所述前踏板1后端设置凹槽12,并在所述 延伸部23前端设置与所述凹槽12对应的凸出部件24,在所述两片式滑 板使用过程中,凹槽12和所述凸出部件24的配合使所述前踏板1与所 述后踏板2不会发生较大的扭动,保证了该两片式滑板在使用过程中的 稳定性及操作的灵活性。更进一步地,所述凹槽12为向下开口的凹槽, 所述凹槽12的开口向下可以方便所述两片式滑板车的安装和拆卸。需要 说明的是,所述凸出部件24适于容置在与其对应的凹槽12中。当所述延伸部23沿所述刚性连接件4径向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时,所述凸出部件24与对应的所述凹槽12顶持,以此来保证该两片式滑板的稳定性和操作的灵活性。参见图6、图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前踏板l后端 设置有复数个孔洞13,所述延伸部23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孔洞13对应的 插接部件25。本实施例的作用与优点与上一实施例的相同,在所述两片 式滑板使用过程中,孔洞13和所述插接部件25的配合使所述前踏板1 与所述后踏板2不会发生较大的扭动,保证了该两片式滑板在使用过程 中的稳定性及操作的灵活性。更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凸插接 部件25适于容置在与其对应的孔洞13中。当所述延伸部23沿所述刚性 连接件4径向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时,所述插接部件25与对应的所述孔洞 13顶持,以此来保证该两片式滑板的稳定性和操作的灵活性。参见图1、图2、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片式滑板,包括底面设有至少一个前轮(11)的前踏板(1)、底面设有至少一个后轮(21)的后踏板(2),所述后踏板(2)包括后踏部(22)及从所述后踏部(22)延伸出的延伸部(2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踏板(1)与所述延伸部(23)通过刚性连接件(4)连接,所述延伸部(23)的弹性形变系数大于所述后踏部(22)的弹性形变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坤都
申请(专利权)人:美尔顿车业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