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春义专利>正文

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406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插秧机,其包括载秧台、支撑架、传动机构、送秧机构,其与牵引车相连,支撑架与牵引车相连接,支撑架从侧面观察成三角形状;载秧台设置在支撑架的上部;传动机构通过万向节与牵引车的变速箱连接,以牵引车为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为送秧机构提供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送秧机构与传动机构相连,并与载秧台相配合工作输送秧苗,送秧机构包括送秧杆和送秧链;送秧杆设置在载秧台的两侧,载秧台下部设置的滑秧道与送秧链配合工作,滑秧道的横截面呈“└”状,滑秧道下方的支撑架上设有沟犁,滑秧道之间的支撑架上设有封沟器,封沟器的末端与沟犁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机具,尤其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技术背景目前,插秧机样式繁多,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功能齐全的价格昂贵,简易性的性能较差。很少有一款机型既能适用于实际农业生产需要,又经济实惠;因此插秧机在当前的农村还不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插秧机。这种插秧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性能可靠, 适宜在广大农村普及推广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插秧机,其包括载秧台、支撑架、传动机构、送秧机构,其与牵引车相连,支撑架与牵 引车相连接,支撑架从侧面观察成三角形状;载秧台设置在支撑架的上部;传动机构通过万 向节与牵引车的变速箱连接,以牵引车为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为送秧机构提供动力,传动机 构设置在支撑架上;送秧机构与传动机构相连,并与载秧台相配合工作输送秧苗,送秧机构 包括送秧杆和送秧链;送秧杆设置在载秧台的两侧,载秧台下部设置的滑秧道与送秧链配合 工作,滑秧道的横截面呈"L"状,滑秧道下方的支撑架上设有沟犁,滑秧道之间的支撑架 上设有封沟器,封沟器的末端与沟犁位置相对应。支撑架下部通过挂钩与牵引车连接,上部通过伸縮装置连接牵引车。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一个丝轴和丝扣,丝轴与牵引车相连,丝扣与丝轴匹配,紧扣支撑架。载秧台两侧设有秧苗栏。传动机构包括轴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及往复运动传动机构,轴传动机构通过万向节 与牵引车的变速箱连接,轴传动机构由两个相互垂直的轴杆并通过一对相互垂直的齿轮组合连接构成,送秧链与轴传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构成,轴传动机构连接往复运动机构, 往复运动机构与送秧杆在载秧台上端处相连。送秧杆折弯处设有限位杆,与设置在载秧台上的限位装置配合工作,限位装置的外围呈菱形,中间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下部设有扭转弹簧;送秧杆下端呈齿状结构,并且齿口朝 向内侧。本技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价格便宜,作业效率高,可将水稻秧苗均匀整齐地插 入稻田中,而且不会出现损秧、漂秧现象。这样大大能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伸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送秧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限位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限位块的安装示意图图6是载秧台、送秧链及滑秧道的俯视图l载秧台2支撑架3传动机构 4送秧杆 5送秧链 6万向节 7滑秧道 8沟犁 9挂钩 IO伸縮装置 11丝扣 12丝轴 13限位杆 14限位装置 15限位块 16扭转弹簧 17秧苗栏 18封沟器图4中虚线为限位杆的运动曲线箭头方向为限位杆的运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插秧机包括有支撑架2、传动机构3、送秧机构和四个载秧台l。每个载秧 台有一对送秧杆、 一个送秧链和一个滑秧道相匹配。插秧机与牵引车相连,支撑架2与牵引 车相连接,支撑架2从侧面观察成三角形状;载秧台1设置在支撑架2的上面;传动机构3 通过万向节6与牵引车的变速箱连接,以牵引车为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3为送秧机构提供动 力,传动机构3设置在支撑架2上;送秧机构与传动机构3相连,并与载秧台l相配合工作 输送秧苗,送秧机构包括送秧杆4和送秧链5;送秧杆4设置在载秧台1的两侧,载秧台l 下部设置的滑秧道7与送秧链5配合工作,滑秧道7的横截面呈"L"状,滑秧道7下方的 支撑架2上设有沟犁8。在插秧时,沟犁8能画出一条直线的秧沟,同时秧苗落入秧沟不易 歪倒。滑秧道7之间的支撑架2上设有封沟器18,封沟器18的末端与沟犁8位置相对应。 秧苗落入秧沟后,封沟器18将秧沟两侧的泥土推向秧苗,将秧苗埋住。支撑架2下部通过挂钩9与牵引车连接,上部通过伸缩装置IO连接牵引车。通过伸缩装 置10能够调整沟犁8与地面之间的差距,调整秧沟的深度。所述伸缩装置10包括一个丝轴12和丝扣11,丝轴12与牵引车相连,丝扣11与丝轴匹 配,紧扣支撑架2。载秧台1两侧设有秧苗栏17。为了防止载秧台1上的秧苗歪倒。传动机构3包括轴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及往复运动传动机构,轴传动机构通过万向 节与牵引车的变速箱连接,轴传动机构由两个相互垂直的轴杆并通过一对相互垂直的齿轮组 合连接构成,送秧链5与轴传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构成,轴传动机构连接往复运动机构,往复运动机构与送秧杆4在载秧台1上端处相连,往复运动机构与送秧杆4同步联动。 送秧杆4折弯处设有限位杆13,与设置在载秧台1上的限位装置14配合工作,限位装 置4的外围呈菱形,中间设置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下部设有扭转弹簧16;送秧杆4下端 呈齿状结构,并且齿口朝向内侧。送秧杆4有一定的弹性,当送秧杆4向载秧台1的出秧口 方向运动时,只能沿着限位块15的边缘向载秧合1中间靠拢。达到末端时,推开限位块15, 来到限位块15的下方。送秧杆4远离载秧台1的出秧口时,也只能沿着限位块15的边缘, 向两侧打开。达到顶端是,推开限位块15,来到限位块15的上方。插秧时,载秧台1上的秧苗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秧苗到达载秧台1末端时, 送秧杆4将秧苗向载秧台1的出秧口推去。送秧链5将从载秧台1挤出的秧苗向下带动。送 秧杆4与送秧链5紧密配合工作,使得秧苗顺利的插入稻田,不会紧压在载秧台1的出秧口。 送秧杆4在工作时,受限位装置14的约束,使得送秧杆4向送秧台1的出秧口的方向运 动时是一个收拢的动作;送秧杆4远离载秧台1的出秧口的方向运动时是一个打开的动作。 这样送秧杆4就不会夹带秧苗。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 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插秧机,其包括载秧台、支撑架、传动机构、送秧机构,其与牵引车相连,其特征在于支撑架与牵引车相连接,支撑架从侧面观察成三角形状;载秧台设置在支撑架的上部;传动机构通过万向节与牵引车的变速箱连接,以牵引车为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为送秧机构提供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送秧机构与传动机构相连,并与载秧台相配合工作输送秧苗,送秧机构包括送秧杆和送秧链;送秧杆设置在载秧台的两侧,载秧台下部设置的滑秧道与送秧链配合工作,滑秧道的横截面呈“ id="icf0001" file="Y2009200055470002C1.tif" wi="4" he="4" top= "72" left = "95"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yes"/>”状,滑秧道下方的支撑架上设有沟犁,滑秧道之间的支撑架上设有封沟器,封沟器的末端与沟犁位置相对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支撑架下部通过挂钩与牵引车连接,上部通过伸縮装置连接牵引车。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装置包括一个丝轴和丝扣,丝轴与牵引车相连,丝扣与丝轴匹配,紧扣支撑架。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插秧机,其特征在于载秧台两侧设有秧苗栏。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插秧机,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轴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插秧机,其包括载秧台、支撑架、传动机构、送秧机构,其与牵引车相连,其特征在于支撑架与牵引车相连接,支撑架从侧面观察成三角形状;载秧台设置在支撑架的上部;传动机构通过万向节与牵引车的变速箱连接,以牵引车为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为送秧机构提供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送秧机构与传动机构相连,并与载秧台相配合工作输送秧苗,送秧机构包括送秧杆和送秧链;送秧杆设置在载秧台的两侧,载秧台下部设置的滑秧道与送秧链配合工作,滑秧道的横截面呈“└” 状,滑秧道下方的支撑架上设有沟犁,滑秧道之间的支撑架上设有封沟器,封沟器的末端与沟犁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义
申请(专利权)人:王春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