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耐久性优异的航空器用窗材及其制造方法和航空器用窗组装体。航空器用窗材具备:丙烯树脂制的膜(5);形成在该膜(5)上具有用于确保视线的透光性并且具有电磁波屏蔽性,且导电性材料形成为网眼形状的导电性网眼(7);粘贴形成有该导电性网眼(7)的膜(5)的丙烯树脂制的窗主体(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器用窗材及其制造方法和航空器用窗组装体。技术背景为了确保航空器的乘务员和乘客的机外视线,多使用例如被称为天蓬(canopy)或机舱(cabin)窗的航空器用窗材。相对于这种航空器用窗材, 为了防止机外的有害的电磁波的侵入,或者不使机内产生的电磁波1漏出 到机外,而对确保电磁波屏蔽性进行了研究。作为这种具有电磁波屏蔽性的航空器用窗材,已知记载在专利文献1 中。在该文献中公开了在使用于电磁波屏蔽性的金属网眼形成膜后,贴在 窗主体上的制造方法。特开2005 —104310号公报(图5)但是,在将作为树脂制膜一般使用的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适用于上述的航空器用窗材时,有如下问题。. 航空器用窗材的窗主体使用丙烯树脂,丙烯树脂与PET的热膨胀率的 差大。因此,在窗主体上粘贴膜后进行加热处理时,'由于热膨胀率的差, 有可能有皱纹发生。另外,在航空器的运用时,在陆地上和航行时温度差 大,有可能膜从窗主体剥离,在耐久性上不为优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久性优异的航 空器用窗材及其制造方法和航空器用窗组装体。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航空器用窗材及其制造方法和航空器用 窗组装体采用如下的方法。艮口,本专利技术的航空器用窗材的特征在于,具备丙烯树脂制的膜;形成在该膜上具有用于确保视线的透光性并且具有电磁波屏蔽性,且导电性 材料形成为网眼形状的导电性网眼;粘贴形成有该导电性网眼的所述膜的丙烯树脂制的窗主体。由于窗主体和膜是丙烯树脂制,所以热膨胀率相同。因此,即使制造 时加热或冷却也难以有皱纹产生。另外,航空器用窗材虽然随着航空器的 运用暴露在大的温度变化中,但是,在窗主体和膜之间热膨胀率差小,因 此,难以发生膜的剥离,耐久性提高。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航空器用窗材,在形成有所述导电性网眼的所述膜和所述窗主体之间形成粘结层,该粘结层可以使用氨基甲酸乙酯(urethane) 类粘结剂。在用于机动车等的玻璃中,作为粘结剂一般使用PVB (聚乙烯醇縮丁 醛),但是在PVB与丙烯树脂的粘结力这一点上,不为优选。相对于此, 氨基甲酸乙酯类粘结剂在粘结丙烯树脂制的膜和丙烯树脂制的窗主体时 具有充分的粘结力。本专利技术适用的氨基甲酸乙酯类粘结剂优选使用膜状的 聚氨酯。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航空器用窗材,形成在所述膜上的所述导电性网 眼可以配置在所述膜和所述窗主体之间。由于形成在膜上的导电性网眼被配置在膜和窗主体之间,所以导电性 网眼的导电材料和粘结层直接接触。粘结层使用氨基甲酸乙酯类粘结剂, 不含有如PVB的可塑剂,因此,导电性网眼的导电材料和粘结层不会发 生反应,不会对作为窗材的透光性带来不良影响。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航空器用窗材中,也可以在所述窗主体上隔着所述 膜有所述导电性网眼,在所述导电性网眼上,以在该导电性网眼的边部设 置用于电连接的露出区域的状态形成保护层。在形成在膜上的导电性网眼不与窗主体相对,隔着膜位于窗主体的相 反侧时,需要层叠用于保护导电性网眼的保护层。在层叠保护层时,如果 在导电性网眼的边部设置未被保护层被覆的露出区域,通过将该露出区域 用于电连接,能够确保用于电磁波屏蔽性的电连接。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航空器用窗组装体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 航空器用窗材和保持该航空器用窗材的窗框。由于具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航空器用窗材,从而能够提供耐久性优异 的航空器用窗组装体。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航空器用窗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丙烯树脂制 的膜粘贴在丙烯树脂制的窗主体上,该丙烯树脂制的膜保持具有用于确保 视线的透光性并且具有电磁波屏蔽性,且导电性材料形成为网眼形状的导 电性网眼。由于仅相将膜粘贴在窗主体上即可,因此,能够简单地制造。林外, 即使是窗主体有曲面的情况,由于膜有可挠性,因此,能够容易地粘贴膜。由于窗主体和膜是丙烯树脂制,因此,热膨胀率相同。因此,在制造 时即使加热或冷却也难以发生皱纹。另外,航空器用窗材随着航空器的运 用暴露于大的温度变化中,但由于窗主体和膜之间没有热膨胀率差,因此, 难以发生膜的剥离,耐久性提高。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航空器用窗材的制造方法,在所述窗主体上设置氨基 甲酸乙酯类粘结剂形成的粘结层后,可以将所述膜粘贴在所述窗主体上。在用于机动车等的玻璃中,作为粘结剂一般使用PVB (聚乙烯醇縮丁 醛),但是在PVB与丙烯树脂的粘结力这一点上,不为优选。相对于此, 氨基甲酸乙酯类粘结剂在粘结丙烯树脂制的膜和丙烯树脂制的窗主体时 具有充分的粘结力。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航空器用窗材的制造方法,也可以以所述导电性网眼 配置在所述膜和所述窗主体之间的方式将所述膜粘贴在所述窗主体上。由于形成在膜上的导电性网眼配置在膜和窗主体之间,因此,所以导 电性网眼的导电材料和粘结层直接接触。粘结层使用氨基甲酸乙酯类粘结 剂,不含有如PVB的可塑剂,因此,导电性网眼的导电材料和粘结层不 会发生反应,不会对作为窗材的透光性带来不良影响。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航空器用窗材的制造方法,也可以以在所述窗主体上 隔着所述膜设置所述导电性网眼的方式将所述膜粘贴在所述窗主体上,在 所述导电性网眼上,以在该导电性网眼的边部设有用于电连接的露出区域 的状态形成保护层。由于在导电性网眼的边部设置用于电连接的露出区域,所以能够确保 用于电磁波屏蔽性的电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如下效果。由于窗主体和膜是丙烯树脂制,所以能够提供耐久性高的航空器用窗材。由于使用氨基甲酸乙酯类粘结剂粘结膜和窗主体,所以能够牢固地粘 结。另外,即使是粘结层和导电膜层直接接触的状态,也不会降低用于确 保视线的透光率。在导电性网眼上层叠保护层时,由于在导电性网眼的边部设置露出区 域得到电连接,因此,能够确实地进行电磁波屏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航空器用窗材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航空器用窗材的端部的部分剖面图。图3是表示图2的航空器用窗材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航空器用窗材的端部的部分剖面图。符号说明1、 r航空器用窗材 3窗主体 5膜7导电性网眼 9粘结层 11保护层 13露出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以下,使用图1 3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图1表示例如机舱窗所示用的航空器用窗材。还有,图1所示的航空 器用窗材l为平板形状,但是根据适用位置也可以是曲面形状。航空器用窗材1包括作为基板的窗主体3和粘贴在窗主体3上的膜5和形成在膜5上的导电性网眼7。该航空器用窗材1由于导电性网眼7而 具有电磁波屏蔽性,并且,具有用于确保视线的透光性,例如,可视光的 透过率为90%左右。图2是航空器用窗材1的端部的部分剖面图。如该图所示,在窗主体3上隔着粘结层9顺序层叠导电性网眼7和膜窗主体3是丙烯树脂制,更具体地说,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膜5是丙烯树脂制,更具体地说,是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膜5与窗主体3使用相词材料。膜5的厚度例如为125um。导电性网眼7形成为格子状,作为导电性材料优选为金属,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铜。导电性网眼7的线宽为lOum左右,厚度为10um左右,间隔为300um左右。由于这种线宽、厚度和间隔,从而能够兼具电磁屏蔽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航空器用窗材,其特征在于,具备:丙烯树脂制的膜;形成在该膜上具有用于确保视线的透光性并且具有电磁波屏蔽性,且导电性材料形成为网眼形状的导电性网眼;粘贴形成有该导电性网眼的所述膜的丙烯树脂制的窗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栗和幸,冈田克人,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藤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