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壳体限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984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屏蔽壳体限位结构,包括屏蔽壳体、限位手段,其中该屏蔽壳体于内侧形成有一侧具开口的插卡空间,且屏蔽壳体两侧朝下延伸有支臂,并于二支臂下方设有定位部,而限位手段则于基部两侧设有限位部,其限位手段为利用两侧限位部对接于二定位部,使限位手段定位于屏蔽壳体上,即可通过限位手段让屏蔽壳体两侧支臂同时形成限位,即可避免二支臂朝相对外侧变形产生外开的情形,让屏蔽壳体保持原样而可确实包覆于绝缘座体外侧,并可对正电路板以进行锁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限位结构,尤指一种屏蔽壳体限位结构
技术介绍
快闪存储器自问世以来便因运算功能强、速度快、可扩充性高、高储存密度 等迷人的特性,在许多可携性装置中,渐渐取代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0M, Electrical 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或电池供 电的存储器,便有相关业者利用快闪存储器而发展出各类型的记忆卡,如典型的 i己十乙卡为个人电月亩i己十乙卡 (PCMCIA , 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目前市面上大致具有多媒体储存卡(MMC, MultiMedia Card)、压缩快闪记忆卡(CF, Compact Flash Card)、智慧媒体卡(SMC, SmartMedia Card ) 、 i己忆才奉(MS, Memory Stick)、数4立安全i己忆卡(SD, Security Digital Card)、尖端数位记忆卡(XD, XD-Picture Card)等规格可供 取代,且此类记忆卡自问世以来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成为一种几乎为不 可或缺的使用工具,而相对所使用的卡连接器也随需求增加。而卡连接器通常为固设于电子产品内部的电路板上,在电路板上因具有其他 的电子零件,以致于电路板上的电子零件也更加密集,为了达到电子产品执行速 度加快的需求,其集成电路所产生的频率不得不逐渐提高,因此使得电路板上的 电磁干扰(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 erence )相对提高,而高步贞率的电磁波 干扰容易导致电子产品的失灵,影响连接器讯号的传输品质,所以在连接器外缘 通常都会罩覆屏蔽壳体,且利用金属屏蔽壳体上所制成的接地脚,并以此接地脚 来电性接触或表面粘着于电路板上,或由接地脚接触周边其他金属物件,可作为 接地(Grounding)或电磁防护(防EMI )的效果。再者, 一般连接器的金属屏蔽壳体大多为以金属片材冲压成形,其将冲压的 金属片材弯折形成中空状的容置体,并将金属屏蔽壳体包覆于连接器外缘,以达 到电磁防护的目的,然而,金属屏蔽壳体高度增高时,金属屏蔽壳体侧壁易朝相 对外侧产生变形,且屏蔽壳体与连接器所设的卡扣、卡勾或凹槽便会无法相对接合形成定位,不仅会影响使屏蔽壳体无法确实包覆于连接器外部,且若屏蔽壳体 需锁固于电路板上时,其侧壁变形便无法对正电路板的锁孔进行锁固,且连接器 又会呈翘起状而占用较多空间,甚至会接触到电路板上其他电子元件,使电子元 件损毁或断开电性连接。因此,如何解决常用屏蔽壳体组装使用上的问题与缺失,成为从事此行业的 相关厂商所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 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设计出这种屏蔽壳体限 位结构的技术专利。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该限位手段可利用基部两侧限位部装设于屏蔽 壳体两侧支臂的定位部,使限位手段定位于屏蔽壳体上,且通过限位手段对屏蔽 壳体两侧支臂同时形成限位,即可避免二支臂朝外侧变形产生外开,由于屏蔽壳 体可保持原样,不仅可确实包覆于绝缘座体外侧,并可对正电路板以进行锁固, 进而达到组装方便快速、增加产品良品率的目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该屏蔽壳体的二定位部可设有定位槽、定位片 或卡止凸部,且限位手段可于限位部设有限位槽、卡勾,使定位部与限位部相对 组装后,可利用上述结构相对卡制、抵持或挡止,以避免限位手段一受力便轻易 脱离屏蔽壳体,进而可确保屏蔽壳体进行搬运、组装或其他作业时,限位手段仍 可确实组装于屏蔽壳体上。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该屏蔽壳体的二定位槽与限位手段的二限位槽 可于两侧壁分别设有朝外渐扩的导引面、导斜角,通过导引面与导斜角让定位槽 及限位槽增加宽度以方便进行相对组装,且导引面与导斜角又可相互导引位移至 正确位置,使限位手段于组装时若产生些微倾斜、偏移,也可正确的装设于屏蔽 壳体上,因而不需重复观察、调整限位手段的二限位槽位置,可提升组装时的方 便性、加快产品组装速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屏蔽壳体限位结构,包括罩设于卡连 接器的屏蔽壳体,其屏蔽壳体于内部形成有一侧具开口的插卡空间,且屏蔽壳体开口的两侧朝下延伸有二支臂,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限位结构还包括一限位 手段,该二支臂下方设有定位部,该限位手段对接于二定位部形成限位,且该限位手段设有对接于屏蔽壳体开口侧的二支臂的基部,并于该基部两侧设有与二支 臂的定位部相对接形成限位的限位部。利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达到了避免二支臂外开,避免限位手段脱落, 加快产品组装速度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l-屏蔽壳体;10-插卡空间;1211-导引面;101-开口 ; 122-定位片;ll-支 臂;123-卡止凸部;12-定位部;13-固定片;121-定位槽;131-锁孔;2-限位手段;21-基部;222-卡勾;22-限位部;2221-弹臂;221-限位槽;23-穿槽;2211-导斜角;3-绝 缘座体.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绘图就本 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请参阅图1、 2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 解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该屏蔽壳体限位结构包括屏蔽壳体1、限位手段2; 其中该屏蔽壳体1于内部形成有一侧具开口 101的插卡空间10,且屏蔽壳体1两 側朝下延伸有二支臂11, 二支臂11设有定位部12, 二定位部12为于二支臂11 后側凹设有定位槽121,并于二支臂11末端朝相对内侧弯折有固定片13,且固定 片13设有供屏蔽壳体1锁固于预设电路板的锁孔131。该限位手段2为对接于二定位部12,且限位手段2设有对接于屏蔽壳体1 二 支臂11后方的基部21,基部21两側设有与二支臂11的定位部12相对接形成限 位的限位部22,并于限位部22前侧设有与定位槽121相对垂直插接的限位槽221, 再于二限位槽221相对内侧分别设有对正屏蔽壳体1锁孔131的穿槽2 3。该限位手段2为利用基部21两侧限位部22前方的限位槽221相对插入屏蔽壳体1两侧支臂11后方的定位槽121,使二者呈垂直交叉状,便可利用限位手段2来拉住二支臂11,使二支臂11末端不会朝相对外侧变形;再者,该二支臂11 末端固定片13的锁孔131为供屏蔽壳体1通过固定元件(如螺丝、铆钉等)定位 于预设电路板上,而限位手段2组装于屏蔽壳体1时,限位手段2 —侧恰位于固 定片13上方,通过限位手段2两侧定位槽121相对内侧的穿槽23则对正于固定 片13的锁孔131,即可避免限位手段2遮挡住锁孔131使固定元件无法进行锁固 的缺失。另,该屏蔽壳体1所设二定位槽121于两侧壁分别设有朝外渐扩的导引面 1211,且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屏蔽壳体限位结构,包括罩设于卡连接器的屏蔽壳体,其屏蔽壳体于内部形成有一侧具开口的插卡空间,且屏蔽壳体开口的两侧朝下延伸有二支臂,其特征在于: 该屏蔽壳体限位结构还包括一限位手段,该二支臂下方设有定位部,该限位手段对接于二定位部形 成限位,且该限位手段设有装设于屏蔽壳体开口侧的二支臂的基部,并于该基部两侧设有与二支臂的定位部相对接形成限位的限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盛
申请(专利权)人: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