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有支撑装置的电缆引入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316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引入器(1),用于连接电缆(7)和外壳(10)。电缆引入器(1)包含一个带有悬臂(14)的连接装置(2),一个在悬臂(14)前端固定配套件(3)的支撑装置(11),其安装在电缆(7)的护套(12)上,紧固元件(4)用于紧固装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配件领域,用于入室电缆的电缆引入器,特别涉及光导电缆,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相一致。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用于引导电缆入室的电缆引入器,同时用作消除应变部件或 抗扭曲部件。该通常类型的典型例子为一个带开口的底座,开口围绕有螺纹。开口一般用 于容纳一个卡盘,通过连接螺母和螺纹的结合夹紧卡盘。这些方案不适合带插头需连接的 电缆。通常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电缆引入器同时是用于电气检查(screening)或将外部 导体导电地连接到外壳。 在现有技术中的电缆引入器是不适合用纤维光学导体(光导纤维),或者仅在有 限的范围内是适合的。与传统的电缆引入器相比,因为光导纤维通常提供一个或多个插头 的预制形式,因此具有特别的要求。所以电缆引入器也应该提供相应的带插头的电缆的选 择。众所周知,复杂的插头状装置中的连接纤维导体的连接器集成固定在外壳里。 这些产品设计复杂,因此费用昂贵。同样地,它们一般不容易安装。 如果带有相应数量插头的多芯电缆需要与一个配套件连接,通常会出现更大的难 题。例如,往往会出现不利的情况装配工需要在头顶上一个非常狭窄空间或在狭小空间条 件下连接电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只手可用。传统的电缆引入器不能适应这种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公开了一种连接电缆和外壳的装置。另一个目的是公开了一种具有一个或多个到外壳的插头的连接电缆的装置。 本技术的独立权利要求限定的电缆引入器可以实现专利技术目的。—种电缆引入器l,用于连接电缆7和具有连接装置2的外壳10,它包括将连接装置2固定在外壳10的底座5,将电缆穿过底座5的开口 6,从底座5伸出的悬臂14,在其相对一端有支撑装置11,用于容纳一个固定在电缆7上的配套件3,其中,悬臂14具有细长的形状,使得在连接电缆7前,配套件3与连接装置2操作性地连接。 本技术电缆引入器的实施例具有一个悬臂状的连接装置,通过电缆护套和形 状匹配的配套件,在连接装置上面固定至少一个电缆。连接装置具有一个带开口的底座,适 合连接电缆或者带一个或多个插头的电缆。底座通常有固定部件,例如采用螺纹孔形式,通 过螺纹开口底座固定在外壳上。布置成与开口同轴或成某一角度或横向偏移,支撑装置安 装在前面的位置,用于容纳配套件。 支撑装置连接(以形状匹配方式)装在电缆护套上的一个或多个配套件。例如, 通过配套件的释放开口得到好的效果,释放开口由槽形成,使得配套件可被横向导入到开 槽端板里。通过紧固元件将配套件固定在端板上,使它不脱落。 端板通常在悬臂的前部,在底座上的悬臂是伸出的。悬臂最好是细长形状,或电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无阻碍地导入开口中,或者插头可以操作性地连接到相应的配套件的形 状。例如,悬臂可包含有一个或多个薄片(web),或者是半壳形状。根据应用的领域,连接 装置包含一个或多个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零件,例如通过注塑成型。如果需要,悬臂也可以 是弹性可变形的或者带铰链的。结果是,当以一定的角度拉出或作为抗扭曲元件时,悬臂与 电缆成一条直线。在某些应用领域,铰链也作为适合的手段,通过它改善进入端板开口的进 入性。如果需要,可以铰链配置为可分离的,结果是,连接装置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电缆 侧,另一部分在外壳侧。极端的例子是,悬臂布置在电缆侧,并在匹配在被相应的连接片上 时固定在底板侧上。 电缆引入器的一个优点在于电缆护套(消除机械应力)的连接不依赖于电缆配合 或者插头的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缆引入器有一个连接装置,连接装置有一个将连接装置 固定在外壳上的底板,一个使电缆穿过底座的开口和一个悬臂。悬臂从底板上伸出,在悬臂 另一端有一个支撑装置,适合容纳配有一个或多个电缆的一个或多个配套件。悬臂具有细 长的形状,在连接电缆前,配套件与连接装置操作性地连接。如果悬臂是半壳形状可达到好 的效果。悬臂能作为收发器的(暂时的)支撑/安装辅助装置。支撑装置可以是开槽端板 的形状。如果需要,抗旋转部件布置在配套件和支撑装置之间,抗旋转部件阻止电缆相对连 接装置的不需要的转动。 根据本技术的电缆引入器适合其他方面,如移动无线系统、射频远端模块 (RRHs)。 附图简要说明 下列附图进一步介绍本技术实施例。 附图说明图1显示装配状态的有电缆和外壳的电缆引入器; 图2显示图1中电缆引入器的局部剖视; 图3显示图1中电缆引入器的拆分状态; 图4显示图1中电缆引入器上的电缆装配方式; 图5显示电缆引入器的另一个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如透视图图l所示,从上部一个角度显示本技术中电缆引入器l的装配状态。 图2显示图1中电缆引入器1的局部剖视图,这样可看到内部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从上 部一个角度显示电缆引入器1在非装配状态并且拆分成单个零件,相同零件具有同样的附 图标记。 如最佳的图3所示,本技术的电缆引入器1通常包含连接装置2、配套件3和 紧固元件4。连接装置2有一个带开口 6的底座5 (底板),容纳电缆7或者带一个或多个 插头8的电缆7。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是光学连接器(LC连接器),用于光导纤维与收发 器17的连接(参见图2)。底座5通常有固定部件,例如采用螺纹孔9形式,通过此固定部 件,底座5装配在外壳10上。被定位于与开口 6同轴或成某一角度或横向偏移,至少一个 支撑装置11安装在开口的前面。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11是与开口 6同轴的,并与半壳 形状的悬臂14有一定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悬臂14显示这种形状是为了连接插头8,收发器17穿过开口 6拉出外壳10 (参见图4b)。根据应用领域或者需要的应用,悬臂14可能有 不同的形状,例如可带有一个或者多个薄片(webs)。本实施例有以下优点插头8可以无 阻碍地在开口 6的区域上连接。当悬臂完全封闭时,这是不可能的。 支撑装置11以形状匹配的方式连接在电缆护套12上的一个或多个配套件3(固 定方式参见图4)。通过下列方式可以达到好的效果配套件3为蘑菇形状或者有释放切口 或槽13的形状,锁入对应配置的支撑装置ll,并且在拉力状态下压紧。例如,配套件3可这 样安装使得至少在一定区域内成为更宽的球状,为使它能锁入相应的插孔11 (支撑装置), 因此,提供一定横向移动。本实施例中,配套件3由是相当大弹性的聚合物制造。首先,配 套件3把拉力从电缆护套12传递到连接装置2,其次,配套件3作为抗扭曲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11采用有横向孔18的开槽端板形式,带槽13的配套件3 横向悬浮在孔18中。在完成装配和得到的装配后形状中,电缆7相对于连接部件2不需要 的转动被阻止。为了这个目的,配套件3有位于前端的相对平行的两个法兰(flanks) 19(参 见图3),在其装配状态下(参见图4b),对应于悬臂14的区域中的配套表面20形状匹配形 式。其它可能的抗旋转部件是可能的。 装置由紧固元件4紧固,在这个例子中,紧固元件是套筒形状,并被推到配套件3 和悬臂14上面,并被拧向底板区域上的螺纹15。其他的紧固部件也是可能的。密封垫16 为O型圈形状,密封了相对于螺纹15和端板11的区域的外部影响与电缆引入器1的内部 运转。 图4显示了带有一个在连接装置2上的配套件3的电缆7的装配方法,连接装置 2通过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引入器(1),用于连接电缆(7)和具有连接装置(2)的外壳(10),它包括:将连接装置(2)固定在外壳(10)的底座(5),将电缆穿过底座(5)的开口(6),从底座(5)伸出的悬臂(14),在其相对一端有支撑装置(11),用于容纳一个固定在电缆(7)上的配套件(3),其特征在于:悬臂(14)具有细长的形状,使得在连接电缆(7)前,配套件(3)与连接装置(2)操作性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尼尔格瑞博莱夫加迪马马林迈克尔斯特拉瑟迈克尔洛斯尔沃尔克
申请(专利权)人:胡贝尔和茹纳股份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