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压力桶焊接结构,其设有一圆管形的桶身,于桶身内周面靠近端缘的部分结合一内环,该内环朝外的半截凸出于桶身的端缘,于桶身端缘外罩盖一形状配合的封盖,又于封盖、桶身的端缘以及内环的中间之间形成一焊接构造;由于焊接构造是形成于封盖、桶身以及内环的中间之间,且内环的周面抵靠于桶身以及封盖的内周面,因此能令封盖与桶身端缘外的内侧获得内环的支持且周围没有弱点,令耐压力桶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压力桶焊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耐压力桶的构造,特别是关于一种耐压力桶的焊 接构造。
技术介绍
现有的耐压力桶,如图10至图12所示,其设有一圆管形的桶身20, 于桶身20的端缘盖合一封盖21,封盖21是圆形的盖体,并且底缘部分向 内弯折形成一直径较小的嵌合部211,以嵌合部211嵌入桶身20端缘的内 侧,令封盖21的周面与桶身20的周面切齐成为平整的表面,又于嵌合部 211的顶缘与桶身20的端缘之间以焊接的手段形成一焊接构造22。请参看图12,上述现有的耐压力桶虽以焊接构造22将桶身20与封盖 21焊接结合,但由于焊接构造22的强度较弱,且所在位置靠近嵌合部211 顶端的转折处,因此使得该转折处成为一个强度较差的弱点A,容易在此处 因压力或者外力的作用而产生缺陷或者破坏,无法提供强度较佳的耐压力 桶给使用者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耐压力桶的焊接结构在周围具有弱点,因此使耐压力桶产生 耐压不足的缺陷问题。为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于焊接处的内 侧垫设有一内环,借此支撑封盖与内桶,避免弱点的产生而能提升耐压力 桶的强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提供一种耐压力桶焊接结构,其特征 在于包括一桶身,该桶身是圆形的管体;一内环,该内环是圆形的环体,并且以朝内的半截抵靠于该桶身内周 面靠近端缘的部分,该内环朝外的半截凸出于该桶身的端缘;一封盖,该封盖是形状配合该桶身的圆形盖体,并且罩盖于该桶身的端缘外,该封盖内周面靠近底缘的部分抵靠于该内环朝外的半截;以及一焊接构造,该焊接构造形成于该封盖、该桶身的端缘以及该内环的 中间之间。较佳的,该封盖的底缘抵靠于该桶身的端缘,并且所述内环是环绕为 圆形的板件。较佳的,该封盖的底缘抵靠于该桶身的端缘,所述内环设有一抵靠环, 该抵靠环是环绕为圆形的板件,并且抵靠于该桶身以及该封盖的内周面, 于该抵靠环的端缘朝内垂直延伸形成一圆环。较佳的,所述内环设有一抵靠环,该抵靠环是环绕为圆形的板件,并 且抵靠于该桶身以及该封盖的内周面,于该抵靠环周围的中间朝外凸伸一 凸肋,以凸肋嵌设于该封盖的底缘与该桶身的端缘之间。当运用于耐压力桶时,由于焊接构造是融接于封盖、桶身与内环的中 间,加上焊接构造的周围没有转角此类会产生弱点的构造,因此当耐压力 桶承受压力或者外力时,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此外,由于内环分别抵靠于 封盖与桶身之间,因此可令封盖与桶身靠近焊接构造处的内侧面获得支持, 使得耐压力桶的构造除了耐压、能抵抗外力以外,还具有稳固不易错位的 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9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0是现有耐压力桶的立体图。 图11是现有耐压力桶的分解图。 图12是现有耐压力桶的剖面图。(10) 桶身(11) 内环(121)底缘 (IIA)内环 (112A)圆环(IOI)端缘 (12)封盖(111B)抵靠环 (20)桶身 (211)嵌合部 (A)弱点(13)焊接构造 (111A)抵靠环 (IIB)内环 (112B)凸肋 (21)封盖(22)焊接构造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耐压力桶焊接结构,请参看图1至图3的第一较佳 实施例,该耐压力桶焊接结构包括一桶身10,桶身10是直立设置的圆形管体,并且于顶端形成一端缘101。一内环ll,内环ll是环绕为圆形的板件,内环ll下半截的外周面以 紧迫的方式抵靠定位于桶身10内周面靠近端缘101的部分,内环11朝外 的上半截朝上凸出于桶身10的端缘101。一封盖12,封盖12是形状配合桶身10的圆形盖体,并且于底端形成 一底缘121,封盖12罩盖于桶身10的端缘101上,以底缘121抵靠于桶身 10的端缘101,封盖12内周面靠近底缘121的部分抵靠于内环11朝外半 截的外周面。一焊接构造13,焊接构造13是以焊料配合焊接的手段形成于封盖12 的底缘121、桶身10的端缘101以及内环11的中间之间,借此,将封盖 12罩盖结合于桶身10的端缘101。当本技术的结构运用于耐压力桶时,请参看图3的第一较佳实施 例,由于内环11位在桶身10内、外两截的外周面分别抵靠于封盖12与桶 身10的内周面,因此可令封盖12与桶身10靠近焊接构造13处的内侧面 获得较强的金属板件支持,因此使得耐压力桶的构造稳固不易错位。此外,由于焊接构造13是融接于封盖12的底缘121、桶身10的端缘 101以及内环11的中间,加上焊接构造13的周围没有转角的构造,因此当耐压力桶承受压力或者外力时,受益于焊接构造13的周围没有弱点的设计 而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借由如此的结构制作出较耐压且能抵抗外力的耐压 力桶。本技术除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是以圆环形的板件作为内环ll以 外,亦可选用其他形状的圆环体作为设置于所述桶身10与封盖12内侧的 内环。请参看图4至图6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改变形状的内环11A设有一抵 靠环111A,抵靠环111A是环绕为圆形的板件,并且抵靠于所述桶身10与 封盖12的内周面,前述的焊接构造13是形成于桶身10、封盖12与抵靠环 111A的中间之间,于抵靠环111A底端朝内垂直延伸形成一圆环112A。由 于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余部分皆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故本实用新 型在此不加以赘述。除前述第二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改变的内环构造以外,请参看图7至图9 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第三较佳实施例除了改变内环的形状以外,并于所述 桶身10的端缘101与封盖12的底缘121之间留有间隙。在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改变形状的内环IIB设有一抵靠环111B,抵 靠环111 B是环绕为圆形的板件,并且抵靠于桶身10以及封盖12的内周面, 于抵靠环111B周围的中间朝外凸伸一凸肋112B,以凸肋112B嵌设于封 盖12的底缘121与桶身10的端缘101之间的间隙,所述焊接构造13是形 成于桶身10、封盖12与内环11A中间的凸肋112B之间。由于第三较佳实 施例其余部分皆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故本技术在此不加以 赘述。本技术时的结构只要内环11位在桶身10内、外两截的外周面能 够分别抵靠于桶身10与封盖12的内周面,令焊接构造13形成于封盖12、 桶身10与内环11的中间即可,对于内环11具体的形状本技术在此不 加以限制。并且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 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 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特征 内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耐压力桶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桶身,该桶身是圆形的管体;一内环,该内环是圆形的环体,并且以朝内的半截抵靠于该桶身内周面靠近端缘的部分,该内环朝外的半截凸出于该桶身的端缘;一封盖,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压力桶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桶身,该桶身是圆形的管体; 一内环,该内环是圆形的环体,并且以朝内的半截抵靠于该桶身内周面靠近端缘的部分,该内环朝外的半截凸出于该桶身的端缘; 一封盖,该封盖是形状配合该桶身的圆 形盖体,并且罩盖于该桶身的端缘外,该封盖内周面靠近底缘的部分抵靠于该内环朝外的半截;以及 一焊接构造,该焊接构造形成于该封盖、该桶身的端缘以及该内环的中间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林,
申请(专利权)人:黄朝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