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悬置组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222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7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悬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动力悬置组件和车辆,上述动力悬置组件包括:悬置软垫和支架。悬置软垫用于与动力总成和车架分别连接。支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柔性衬套,第一柔性衬套内插接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悬置软垫连接。支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柔性衬套,第二柔性衬套内插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用于与车架连接。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和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垂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动力悬置组件,通过在悬置软垫和车架之间连接支架,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柔性衬套和第二柔性衬套,能够实现在不同方向上对动力总成和车架进行缓冲减振,能够有效提悬置解耦率,减振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悬置,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悬置组件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通常通过后悬置软垫和车架固定连接,由于驱动电机自身的重量比较重,运行时的振动产生的激励较强,即使通过后悬置软垫缓震依然无法完全消除其对车架的影响,尤其是在路况较差,路面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会产生明显的异响,不仅影响驾驶体验,还会降低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悬置组件和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后悬置软垫缓震能力不足的缺陷。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悬置组件,包括:

3、悬置软垫,所述悬置软垫用于与动力总成和车架分别连接;

4、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柔性衬套,所述第一柔性衬套内插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悬置软垫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柔性衬套,所述第二柔性衬套内插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所述车架连接;

5、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悬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悬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衬套上设有第一套接孔和第一减振孔;所述第二柔性衬套上设有第二套接孔和第二减振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悬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孔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减振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套接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悬置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挠度小于等于第一挠度时,所述第一减振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孔壁之间存在间隙;在所述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挠度大于所述第一挠度时,所述第一柔性衬套受到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悬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悬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衬套上设有第一套接孔和第一减振孔;所述第二柔性衬套上设有第二套接孔和第二减振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悬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孔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减振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套接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悬置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挠度小于等于第一挠度时,所述第一减振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孔壁之间存在间隙;在所述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挠度大于所述第一挠度时,所述第一柔性衬套受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的挤压,以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减振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孔壁相互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悬置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挠度小于等于第二挠度时,所述第二减振孔沿所述第二方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亮赵富成周日盛立志贺尧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