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发动机用导气通路的机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4481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空气管道的机动车,空气管道与罩的内表面一体形成,并形成用于将流入发动机室中的空气引导到内燃机的进气装置的导气通路。空气管道的尺寸减小且重量减轻,并紧凑地安装在发动机室中。机动车具有放置在发动机室中的内燃机(20),还具有与罩(10)的内表面一体设置的空气管道(40)。空气管道(40)与作为罩(10)的一部分的罩部分(30)协作而在空气管道(40)与罩部分(30)之间形成导气通路(60)。导气通路(60)将发动机室中的空气引导到内燃机(20)的进气装置(20i)。空气管道(40)在其安装状态下具有开放截面,在该开放截面中与罩部分(30)接触的边缘(44)形成沿导气通路(60)延伸的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其中发动机布置在覆盖有罩的发动机室内的机动车,更 具体涉及其中通路形成构件(例如空气管道) 一体设置在所述罩上的机 动车,所述通路形成构件形成用于将流入发动机室中的空气引导至发动 机的进气系统的发动机导气通路。
技术介绍
己知的机动车包括布置在覆盖有罩的发动机室内的发动机和一体附 接到所述罩的内表面的空气管道,其中所述空气管道形成将流入发动机室中的空气引导到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导气通路(参照专利文献No.l)。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公报JP-A-11-294279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当用于将发动机室中的空气引导到进气系统的导气通路仅由附接到 用于覆盖发动机的引擎罩材料的罩的空气管道组成时,所述空气管道的 更接近所述罩的管道壁夹设在所述导气通路与所述罩之间,在某些情况 下,在所述管道壁与所述罩之间形成未被利用的空间。因此,从以紧凑 的方式将与罩一体的空气管道布置在发动机室内的角度来看,仍有改进 的余地。另外,试图减轻空气管道的重量受到必须确保空气管道的刚度, 以减小由于引入进气系统中的空气脉动造成空气流动变化而引起的振动 的限制。另外,为了确保罩的所需刚度,所述罩在其内表面上具有其中在隆 起部分上设置多个凹部的不规则构造。然而,当导气通路仅由空气管道 形成时,由于通过凹部形成的空间不包括在导气通路中,因此未有效地利用该空间。该情况妨碍了空气管道的紧凑布置,并且还需要扩大空气 管道,以形成具有所需的通路面积的导气通路。另外,当试图减小发动机室的容积时,也更加需要更小且更轻的空 气管道,以及需要更为紧凑地布置这些空气管道。本专利技术已考虑到上述情形,在将用于形成将流进发动机室中的空气 引导到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发动机导气通路的通路形成构件一体设置在罩的内表面上的车辆中,(1)至(5)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旨在使通路形成构件 的尺寸更小且重量更轻,并且还能够紧凑布置通道形成构件与发动机室。 另外,方面(2)所述的本专利技术还旨在实现减小通路形成构件的尺寸 并减轻其重量,并通过利用设置在所述罩上的凹部而将通道形成构件紧 凑布置。另外,(3)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旨在增加与罩上的凹部协作形成导气通路 的空气管道的布置自由度,同时易于设定导气通路内的空气流动方向, 并且还旨在实现减小作为通路形成构件的空气管道的尺寸并减轻其重 量,以及使其布置紧凑。(4) 所述的本专利技术还旨在通过利用所述罩来抑制通路形成构件或空 气管道的振动,并且还实现其重量的减轻。(5) 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旨在通过在导气通路中设置增速部分来提高向进 气系统引导空气的引导效率。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列构造来实现。(1) : 一种机动车,包括发动机,该发动机布置在覆盖有罩的发动机室内;以及通路形成构件,该通路形成构件一体设置在所述罩的内 表面上,其中,所述通路形成构件形成发动机导气通路,该发动机导气 通路将流入所述发动机室中的空气引导到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并且 所述通路形成组件在构成所述罩的一部分的罩部分与其自身之间形成所 述导气通路,以将所述罩部分用作所述导气通路的通路壁。(2) :根据(1)中所述的机动车,其中所述罩部分具有凹部,该凹部设置在所述罩的内表面上,以朝所述4罩的外表面凹进。(3) :根据(2)中所述的机动车,其中, 所述通路形成构件为附接于所述罩的空气管道,并且其与所述罩部分抵接的边缘部分沿所述导气通路形成开口,所述空气管道布置在所述 凹部内。(4) :根据(1)至(3)中任一个所述的机动车,其中, 所述通路形成构件在经所述导气通路而与所述罩部分相对的位置中形成所述导气通路的出口,所述罩部分将所述导气通路内的空气流动朝 所述出口偏转。(5) :根据(1)至(4)中任一个所述的机动车,其中, 所述通路形成构件具有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沿当所述通路形成构件朝下游侧延伸时其靠近所述进气系统的进气口的方向弯曲,所述罩部 分具有隆起部分,该隆起部分朝所述弯曲部分隆起,所述导气通路具有 增速部分,该增速部分形成为保持在所述弯曲部分与隆起部分之间,并 且所述导气通路在所述增速部分处的面积减小,以增大被所述隆起部分 偏转成沿所述弯曲部分流动的空气的速度。 有益效果根据第(1)方面,由于所述罩形成通路壁,该通路壁与通路形成构 件一起形成导气通路,所述导气通路由通路形成构件与所述罩协作形成。 因此,与其中导气通路仅由通路形成构件形成的情况相比,通过由所述 罩形成导气通路的通路壁的一部分,相应地使通路形成构件的尺寸更小 且重量更轻。而且, 一体设置在所述罩上的通路形成构件可以与发动机 室一起以紧凑的方式布置。根据第(2)方面,由于由设置在所述罩的内表面上的凹部所限定的 空间构成导气通路,因此,可通过所述空间构成导气通路,相应地进一 步确保导气通路所需的通路面积,同时使通路形成构件的尺寸更小。结 果,通过利用设置在所述罩上的凹部,可使通路形成构件的尺寸更小且 重量更轻,并将其紧凑布置。根据第(3)方面,由于将具有沿所述导气通路的开口或所谓的开放截面的空气管道用作形成导气通路的管道,因此易于设定导气通路内的 空气流动,并且增加了与所述罩上的凹部协作形成导气通路的空气管道 的布置自由度。另外,由于空气管道布置在凹部中,因此可以减小一体 安装在所述罩上的空气管道的尺寸和重量,并使得空气管道紧凑地布置 在所述发动机室内。根据第(4)方面,由于在其中使空气碰撞而朝导气通路内的空气出 口偏转的部分构成作为所述罩的一部分的高刚度罩部分,因此在不增加 空气管道刚度的情况下,可降低因引入到进气系统中的空气脉动造成的 导气通路内的气压变化所产生的振动。结果,由于通过利用所述罩构成 用于偏转空气流动的所述偏转部分,因此可抑制通路形成构件或空气管 道的振动,并可减轻空气管道的重量。根据第(5)方面,由于在导气通路中,在通过所述弯曲部分和所述 隆起部分所形成的增速部分中,通过朝所述弯曲部分隆起的隆起部分, 沿着在靠近所述进气系统的进气口的方向弯曲的弯曲部分的空气流速得 以增大,因此通过导气通路向所述进气系统引导空气的引导效率得以提 高。附图说明图1是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的前体附近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其示 例性地示出了除去空气滤清器的内燃机,该内燃机布置在发动机室内的 略靠右侧;图2是沿图1的II-II线剖取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剖取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设置在图1中的机动车上的空气管道的立体图; 图5是当沿图2中箭头V所示的方向所看的空气管道的图;以及图6是当沿图5中箭头VI所示的方向所看的图。附图标记说明2发动机室;10罩;14、 15凹部;20内燃机;20i进气系统;22空气滤清器;22b进气口; 30罩部分;31偏转部分; 40空气管道;60导气通路;61进口; 62出口 ; 63增速部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包括作为发动机的内燃机 20,该内燃机20布置在由作为车体的前部的前体1形成的发动机室2内; 作为引擎罩部件的罩10,该罩10以可打开和关闭的方式设置在前体1上, 以从上方覆盖发动机室2;以及作为通路形成构件的空气管道40,该空 气管道40用于形成将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该机动车包括: 发动机,该发动机布置在覆盖有罩的发动机室内,以及 通路形成构件,该通路形成构件一体设置在所述罩的内表面上,其中, 所述通路形成构件形成发动机导气通路,该发动机导气通路将流入所述发动机室中的空气引 导到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并且 所述通路形成构件在构成所述罩的一部分的罩部分与其自身之间形成所述导气通路,以将所述罩部分用作所述导气通路的通路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园美由纪古贺谦司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