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扁铁连墙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6614 阅读:8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的扁铁连墙件,它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外架器材配件。它是由连主体结构梁板(1)、连墙扁铁(2)、固定销(3)、附加上锁套管(4)、连墙杆(5)、外架立杆(6)组成;外架立杆(6)置于主体结构梁板(1)外侧,连墙杆(5)垂直设置在外架立杆(6)内侧连接外架立杆(6),附加上锁套管(4)通过焊接固定在连墙杆(5)上部,其上开通销孔;连墙扁铁(2)部分埋置在主体结构梁板(1)内,另一端插入附加上锁套管(4)内,通过固定销(3)固定在附加上锁套管(4)、连墙杆(5)上;施工简单便捷,标化程度高,加工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外架器材配件,尤其是一种新型扁铁连墙件。技术背景连墙件是外脚手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建筑物或构筑物整体外架系统中的作用极其重要,事关外围护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它的设置必要性及施工科学 性对于整体外架的质量影响举足轻重。常规连墙件通常分为拉撑组合法、预埋钢管固定法、 后锚固法、箍柱法和型钢固定接结法。拉撑组合法是通过钢管的半刚性连接于结构及外架, 通过拉力及外结构的顶撑作用力接结外架的,缺点是脚手架的横向拉结刚度比刚性连接方 法小,起顶撑作用的钢管未能紧密连接脚手架结构与实体结构,因此脚手架易产生晃动,并 且在外装修时部分易被拆除而产生安全事故;预埋钢管固定法是通过结构楼板梁预埋设箍 环和钢管进行横向连接固定、支撑外架的一种方式。缺点是成本偏高,拆卸不便,且预留洞 口需进行后期封堵,增加工序和材料;后锚固方法是在结构上开洞并植入胀栓进行固定拉 结外架的方法。缺点是施工麻烦,开孔耗时成本加大,且胀栓承载力不高,易松动,对于反复 荷载的承受能力极其有限,拆除外架后锚栓报废,不能重复使用,造成成本浪费;箍柱法是 利用钢管与柱结构的四面环形固定接结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扁铁连墙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连主体结构梁板(1)、连墙扁铁(2)、固定销(3)、附加上锁套管(4)、连墙杆(5)、外架立杆(6)组成;外架立杆(6)置于主体结构梁板(1)外侧,连墙杆(5)垂直设置在外架立杆(6)内侧连接外架立杆(6),附加上锁套管(4)通过焊接固定在连墙杆(5)上部,其上开通销孔;连墙扁铁(2)部分埋置在主体结构梁板(1)内,另一端插入附加上锁套管(4)内,通过固定销(3)固定在附加上锁套管(4)、连墙杆(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项伟锋张伟仁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