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车辆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日益成熟,对电动汽车电池包的密度能量需求和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电池包往往通过电池包左右两侧的边梁安装于车身上,目前通常采用增加边梁的整体厚度以及增加加强筋的数量以提高电池包边梁的承力能力,以确保能满足侧柱碰标准。然而,无论是增加边梁的整体厚度还是增加加强筋的数量,不仅会增加成本重量,影响车辆轻量化的发展要求;还会减小边梁和电池包的电芯之间的距离,增加侧柱碰撞试验中电芯被挤压以及边梁变形断裂后刺破电芯的风险,进而引发出漏液起火甚至爆炸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池及车辆,通过在电池模组和箱体结构之间设置吸能结构,且最外侧的各电池单体沿左右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与吸能结构沿左右方向的投影相重合,从而能通过吸能结构来吸收和分散冲击力,减少了箱体结构沿左右方向的外表面发生变形的可能,并对箱体结构沿左右方向变形断裂部分产生阻碍以减低刺破电池单体的风险,实现尽可能增加车辆的安全性能。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3、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限定出容纳腔;
4、电池模组,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电池单体;
5、吸能结构,所述吸能结构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和所述电池单体中的至少一个,并位于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箱体结构之间,且最外侧的各所述电池单体沿左右方向的投影至
6、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由于位于最左侧的电池组件以及最右侧的电池组件中的各电池单体沿左右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与吸能结构的左右方向的投影重合,即吸能结构沿左右方向处于下箱体的内侧和各电池单体的外侧之间,故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箱体结构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相对两侧面中的一个最先受到撞击力,并对最左侧和最右侧的所有电池单体都起到了保护作用,从而能通过吸能结构来吸收和分散冲击力,减少了箱体结构沿左右方向的外表面发生变形的可能,并对箱体结构沿左右方向变形断裂部分产生阻碍以减低刺破电池单体的风险,实现尽可能增加车辆的安全性能。
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能结构包括:
8、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呈内部中空的长方形结构。
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体部沿前后方向贯设有安装通槽,所述吸能结构还包括:
10、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安装于所述安装通槽中,所述缓冲部的材质和所述主体部的材质不同。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部包括:
12、多个沿上下方向依次分布的缓冲段,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段的倾斜方向相反。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能结构还包括:
14、保温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
1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能结构和所述电池单体通过胶粘相连。
1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能结构由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箱体结构包括底板和分别与所述底板四周固定连接且向上延伸的前板、左侧板、后板及右侧板,用于围设形成所述容纳腔,其中:
18、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均包括竖边梁,所述竖边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和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连接,所述竖边梁沿前后方向贯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通槽,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槽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且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一通槽靠近相邻的所述第一通槽的一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面。
1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面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从两端到中间逐渐变小。
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
21、车身;以及
22、如上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车身。
23、根据本申请的车辆,通过在电池中的电池模组和箱体结构之间设置吸能结构,且最外侧的各电池单体沿左右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与吸能结构沿左右方向的投影相重合,从而能通过吸能结构来吸收和分散冲击力,减少了箱体结构沿左右方向的外表面发生变形的可能,并对箱体结构沿左右方向变形断裂部分产生阻碍以减低刺破电池单体的风险,实现尽可能增加车辆的安全性能。
24、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沿前后方向贯设有安装通槽,所述吸能结构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和所述电池单体通过胶粘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结构包括底板和分别与所述底板四周固定连接且向上延伸的前板、左侧板、后板及右侧板,用于围设形成所述容纳腔,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面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从两端到中间逐渐变小。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沿前后方向贯设有安装通槽,所述吸能结构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南,王志强,彭军龙,杨林锋,田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