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存储介质及存储装置。
技术介绍
1、车辆上电池加热通常利用压缩机排出的气态冷媒与电池进行热交换,气态冷媒与电池热交换,在对电池进行加热的时候气态冷媒降温降压而被液化。相关技术当在电池温度较低或者电池换热的换热面积大或者电池换热模块的流阻大的情况下,换热介质在电池换热模块中过度换热,导致压缩机的进气压力低、排气压力低(高压低),超出压缩机的运行范围,存在造成压缩机损坏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降低压缩机损坏的概率。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应用上述控制方法的热管理系统,降低压缩机损坏的概率。
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应用上述控制方法的车辆,降低压缩机损坏的概率。
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执行上述控制方法的存储介质,降低压缩机损坏的概率。
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包括上述存储介质的存储装置,降低压缩机损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子系统(80),所述电池子系统(80)包括至少1个换热支路(20),所述换热支路(20)用于与电池热交换,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换热支路(20)中的进口端(40)的换热介质和出口端(30)的温度差△T≦T2,T2为第二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所述热管理系统进入常态加热模式,在所述常态加热模式,根据所述电池的实时温度控制至少一个所述换热支路(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子系统(80),所述电池子系统(80)包括至少1个换热支路(20),所述换热支路(20)用于与电池热交换,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换热支路(20)中的进口端(40)的换热介质和出口端(30)的温度差△t≦t2,t2为第二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所述热管理系统进入常态加热模式,在所述常态加热模式,根据所述电池的实时温度控制至少一个所述换热支路(20)导通以对所述电池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子系统(80)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换热支路(20),所述多个换热支路(20)用于与电池热交换,多个换热支路(20)包括压力调节子支路(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加热模式,控制所述压力调节子支路(21)中的进口端(40)和出口端(30)的温度差△t≦t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换热支路(20)用于与电池的第一侧换热,至少一个换热支路(20)用于与电池的第二侧换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支路包括压力调节子支路和换热子支路,在所述预加热模式下,所述压力调节子支路(21)中的总流量q1大于所述换热子支路(20)的总流量q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加热模式下,所述压力调节子支路(21)的换热介质的总流量q1与所述换热子支路(20)的总流量q2的比值q1/q2大于第三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支路包括压力调节子支路和换热子支路,至少一部分所述换热支路(20)包括流量调节阀(16),控制所述压力调节子支路(21)中的阀开度>所述换热子支路的阀开度。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和平,黄伟,马锐,赖锋,罗贻利,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