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辆的感知能力、人机交互和控制策略的执行能力得到了显着增强,为驾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然而,智能网联技术在车辆碰撞安全领域的应用仍存在局限,特别是针对高重心车辆的侧翻风险预防方面。高重心车辆,如suv、mpv、救护车、箱式货车等,因其车身设计特点,在遭受侧面碰撞时,容易发生侧倾或侧翻,对车内人员构成重大威胁。
2、相关技术中,智能驾驶系统在感知到碰撞威胁时,多采取紧急制动、转向规避等措施。
3、但是,对于高重心车辆的侧翻风险预防效果有限。例如,安全带预收紧和座椅姿态调整虽能减少人员直接撞击的伤害,却无法改变车辆在碰撞时的物理状态和侧翻可能性。另外,通过调整车轮角度以改变行驶轨迹的方法,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碰撞场景下,不仅无法有效规避碰撞,反而可能因车辆转向的惯性作用加剧侧翻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运行控制方法、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每个感知对象的运行参数和所述当前车辆的预测行驶轨迹,判断所述每个感知对象与所述当前车辆是否存在碰撞风险,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当前车辆的车辆悬架调整所述当前车辆的车辆姿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测碰撞区域和所述目标感知对象的预测碰撞角度,确定所述当前车辆的车身的目标倾斜角度,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测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每个感知对象的运行参数和所述当前车辆的预测行驶轨迹,判断所述每个感知对象与所述当前车辆是否存在碰撞风险,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当前车辆的车辆悬架调整所述当前车辆的车辆姿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测碰撞区域和所述目标感知对象的预测碰撞角度,确定所述当前车辆的车身的目标倾斜角度,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测碰撞区域和所述目标感知对象的预测碰撞角度,确定所述当前车辆的车身的目标倾斜角度,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车辆的车辆悬架包括空气悬架,所述当前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庆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