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245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高安装有电子部件的轮胎在行驶时的耐久性。其解决手段为,一种轮胎,其具有胎面部、由胎圈三角胶和胎圈芯构成的胎圈部、设置于胎圈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并延伸至胎圈包布部的搭接部以及胎体层;在胎圈三角胶和胎体层之间设置有电子部件;在温度70℃、频率10Hz、初始应变5%、动态应变率1%的条件下、在变形模式:拉伸下测定的胎圈三角胶的复弹性模量70℃E<supgt;*</supgt;BA(MPa)大于30Mpa;在温度70℃、频率10Hz、初始应变5%、动态应变率1%的条件下、在变形模式:拉伸下测定的搭接部的损耗角正切70℃tanδCA与电子部件的轮胎周向长度L(mm)满足下述(式1)。70℃tanδCA×L<12 (式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埋入了rfid等电子部件的轮胎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提出了以记录轮胎制造/出厂时的信息或行驶时的信息等并与外部通信为目的,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用应答器(以下简称为“rfid”)等电子部件埋设在轮胎中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4)。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21-506676号公报

5、【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表2021-514891号公报

6、【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21-084510号公报

7、【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21-1271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但是,在将电子部件埋入未硫化轮胎的内部后并与轮胎形成一体化的情况下,由于行驶时的冲击载荷等,有可能发生电子部件与橡胶部件剥离、轮胎的耐久性下降。

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高安装有电子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其具有胎面部、由胎圈三角胶和胎圈芯构成的胎圈部、设置于所述胎圈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并延伸至胎圈包布部的搭接部以及胎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70℃tanδCA,与所述L满足下述(式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胎圈芯的上端到所述电子部件的轮胎径向距离D2,与所述70℃E*BA满足下述(式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温度30℃、频率10Hz、初始应变5%、动态应变率1%的条件下、在变形模式:拉伸下测定的所述胎面部的损耗角正切30℃tanδTR小于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其具有胎面部、由胎圈三角胶和胎圈芯构成的胎圈部、设置于所述胎圈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并延伸至胎圈包布部的搭接部以及胎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70℃tanδca,与所述l满足下述(式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胎圈芯的上端到所述电子部件的轮胎径向距离d2,与所述70℃e*ba满足下述(式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温度30℃、频率10hz、初始应变5%、动态应变率1%的条件下、在变形模式:拉伸下测定的所述胎面部的损耗角正切30℃tanδtr小于0.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温度0℃、频率10hz、初始应变5%、动态应变率1%的条件下、在变形模式:拉伸下测定的所述胎面部的损耗角正切0℃tanδtr大于0.5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轮胎重量,与轮胎的最大负荷能力满足下述(式4),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温度70℃、频率10hz、初始应变5%、动态应变率1%的条件下、在变形模式:拉伸下测定的所述胎圈三角胶的损耗角正切70℃tanδba,与从所述胎圈芯的上端到所述电子部件的轮胎径向距离d2满足下述(式5),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70℃e*ba,与所述l满足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史也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