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磁体式电永磁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9310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控永磁吸盘装置,特别指一种组合磁体式电永磁吸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不可逆磁体围绕铁芯排列,可逆磁体排列在铁芯与壳体之间,线圈围绕可逆磁体的电永磁吸盘,其特点是:不可逆磁铁分层围绕铁芯排列,可逆磁体分层排列在铁芯与壳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八个常规可逆磁体和十六个不可逆磁体按常规单元方式组合成一个大的单元,这样既增加了充磁线圈的布置空间,也可以在不改变充磁电流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充磁磁动势,从而提高磁力线的穿透力,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大体积永磁体生产加工困难和饱和充磁困难的难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2,其截面积可缩小到原来的1/2,吸力可达到原来的二倍,磁力线穿透力可达到原来的四倍。(*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控永磁吸盘装置,特别指一种组合磁体式电永磁吸盘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永磁产品采用的是小体积、多单元的组合方式来实现电永磁吸 盘的充、退磁功能的。吸力越大,单元数就越多,吸盘的体积就越大。根据这种方式生产的 电永磁吸盘因为可逆磁体和不可逆磁体的体积小,很容易对其进行充退磁,实现电控永磁 吸盘的功能。但是因为组合单元多,磁路多,对生产加工,尤其是装配上的要求就很高,而且 产品质量波动性大;受磁体本身的生产条件限制和充、退磁特性的影响,也不能通过直接采 用大体积可逆磁体和不可逆磁体的方法来保证吸力减少单元数;同时也因为可逆磁体和不 可逆磁体的体积小,充磁线圈的布置空间小,充磁磁动势小,所以吸盘的磁力线穿透力弱, 对被吸面的要求高,限制了电控永磁吸盘在起重行业上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创新,提供一种新的结构形式的组合磁体式电永磁吸盘,该结构形式的电永磁吸盘不仅可以简化现有电永磁吸盘的结构,而且可以提高磁力线的穿透力,扩大电永磁吸盘的行业应用范围。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由不可逆磁体围绕铁芯排列,可逆磁体排列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磁体式电永磁吸盘,由不可逆磁体(1)围绕铁芯(3)排列,可逆磁体(2)排列在铁芯(3)与壳体(5)之间,线圈围绕可逆磁体(2),其特征在于:不可逆磁铁(1)分层围绕铁芯(3)排列,可逆磁体(2)分层排列在铁芯(3)与壳体(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应创石勇朱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科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